杨建国:落实河南十大民生实事,离不开河南广电全媒体助推
作者:杨建国
4月18日,河南省十件重点民生实事推进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召开,安排部署2017年河南省十件重点民生实事推进落实工作。
笔者认为,今年河南省的十大重点民生实事有两个特点:
第一,以 “加快推进冬季清洁取暖”为代表,此次名单中还包括医疗、就业、办学、用电、环境等等,可以说,事事紧扣老百姓的生活,也切实瞄准了不少民生痛点和短板。
第二,此次方案从全省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工作方案遵循政府可考核、可追责的原则而制定。
笔者注意到,今年河南十件重点民生实事,每件都明确了主要责任单位和相关责任单位,河南省政府也要将重点民生实事纳入年中、年末联合督查,加强跟踪问效,确保重点民生实事件件落地见效。
笔者看来,这十件重点民生实事,事关河南老百姓生活的多个方面,而根据可考核、可追责原则制定的方案,就是要更好的落实这十件实事,体现了政府服务人民的决心。
“动员千遍,不如问责一次”,只有将民生实事各项指标任务细化分解,便于考核评价和责任追究,也正是为了更好落实政策,让百姓受益。
近段时间,河南省委主要负责同志在多个场合反复强调转作风、抓落实的重要性。而在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十二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政主要负责同志要亲力亲为抓改革扑下身子抓落实”。
正所谓,一分部署,九分落实。改进作风的关键在于抓落实,否则在空想、慵懒、被动、消极的精神状态面前,有再好的政策也会变成泡影。
失职、渎职或者是不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的这种现象,目前仍然存在,十件重点民生大事决不能在落实层面出现问题,因此严格的考核、处罚、追责有必要实施。
“落实”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基础。怎么抓?笔者认为考核是抓落实方法之一,而舆论宣传引导也是方法。
这次十件重点民生大事的公布,还要求各主要责任单位负责人要逐一接受媒体采访,向社会、向群众公开作出承诺,自觉接受监督。由此可见,主流媒体的舆论监督,在促进抓落实工作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近日来,河南广电全媒体推出《转作风抓落实》系列评论,其第一期《没有落实,一切都是空谈》刊发后就引起了广泛关注。
笔者参加活动之余,也没错过这组系列评论,尤其是第一组中提到,“千忙万忙,不抓落实就是瞎忙;千招万招,不抓落实就是虚招;千条万条,不抓落实就是白条。”写的直白、实在、一针见血,只有这样才能起到效果。”
笔者看来,在基层,很多工作在落实工作中,常会面临抓得不具体不细致不扎实,而这种态度已经影响到了河南的改革进程,耽误了老百姓的切身利益,而主流媒体应当承担起责任,敢于去点出不良之风,引导改进作风的正能量。
这组报道,也再次体现了河南广电全媒体极强的新闻敏感性。2016年推出了“打赢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系列,又推出“大气污染防治十八评”、“河南再出发”等系列评论。可以说河南每有大事,媒体中河南广电全媒体总是最先站出来,速度和深度并重。
河南广电全媒体一次次的“反应”,本就是主流媒体“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应有的“落实”。
总之,笔者认为,唯有通过层层领导的强调,考核的激励,机制的完善,还有河南广电全媒体这样的主流宣传,未来河南越来越多的改革红利会落到实处,老百姓的获得感将持续增强。(作者为中国产业集聚研究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