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海峡两岸学生棒球联赛落幕 球棒挥舞出跨越海峡的“朋友圈”
作者:徐亦超
【环球网报道 记者 徐亦超】第一届海峡两岸学生棒球联赛总决赛3日在深圳落下帷幕,来自两岸的32支队伍经过三天的激烈角逐,决出了各个组别的冠军。在最为引人瞩目的大学甲组决赛中北方工业大学以2:0击败台湾世新大学夺魁。而大学乙组、U18青棒组、U15青少棒组及U12少棒组的冠军则分别由台湾大学、新竹市成德高中、桃园市新明中学和北京大成小学获得。
作为迄今为止两岸规模最大的单项体育交流赛事,同时也是纪念两岸交流30周年的重要活动,此次赛事从预赛、复赛再到总决赛,共吸引了两岸百余所大中小学的队伍参加。总决赛的赛场上,两岸学子之间的较量白热化。而在场下,几名参赛的台湾球员、教练员以及特地由台北赶来为球队助威的啦啦队员也纷纷对环球网记者谈起了他们此次深圳之行的感受。
大学组的选手是本次赛事中年龄最大的,接触棒球时间相对长,就读世新大学四年级的张道恩从小到大就喜欢看棒球,大学四年一直在校棒球队。此次参赛是第一次来大陆,他表示,大陆给自己的印象非常不错,人民很亲切,而且很热情,自己希望毕业后可以继续打棒球。台湾的棒球起步较早,而大陆的棒球现在逐渐开始发展起来,水平提高也很快,如果有机会,他也会考虑日后到大陆发展打比赛。
而来自台湾大学的大二学生张天恩这次是第二次来大陆,首次造访大陆的经历就是年初在北京举行的初赛。他对记者说,在海峡两岸棒球联赛举办之前,自己没有什么机会与大陆球队交流。此次来到大陆参赛,感受到大陆很用心地在推动棒球事业的发展。虽然在基层、学校棒球的层面两岸目前仍有相当的差距。但他分析,有很多参赛的大陆选手是在读大学之后才开始接触棒球的,相对台湾选手(普遍在初高中)较晚,是造成这一现象的主因。相信再过几年,大陆棒球事业的发展一定会变得更好,他也希望自己将来可以有机会多来大陆交流。
相对于心理上已经渐臻成熟的大学生,中学生在面对记者提问时的回答则略显稚嫩,也更为淳朴。在台南市归仁中学读初三的郑益彰是球队的队长,从初一开始打棒球的他,自评目前的棒球水平只能算是“中下“。在谈及对深圳这座主办城市的印象时,他就表示,感觉深圳相对台湾来说非常先进,尤其是共享单车令人印象深刻。自己第一次离开台湾比赛,感到很兴奋,而且他的母亲也是重庆人,所以这一次来大陆参赛有一种特别的亲切感。而这一说法也被他的初一学弟、母亲来自吉林省的涂兆维同学认同,他还笑言,自己过去趁着放暑假时去过四次吉林,相比之下,他还是对深圳的气候更加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