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建国:特色小镇建设进入调整周期
作者:杨建国
12月5日,国家发改委等四部委发布了《关于规范推进特色小镇和特色小城镇建设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针对目前特色小镇定位不准、盲目发展等情况,《意见》提出,不能把特色小镇当成筐、什么都往里装,不能盲目把产业园区、旅游景区、体育基地、美丽乡村、田园综合体以及行政建制镇戴上特色小镇“帽子”。
《意见》还强调了严控房地产化倾向,要求各地区要综合考虑特色小镇和小城镇吸纳就业和常住人口规模,从严控制房地产开发,合理确定住宅用地比例,并结合所在市县商品住房库存消化周期确定供应时序。适度提高产业及商业用地比例,鼓励优先发展产业。
笔者认为,《意见》的出台,与第二批全国特色小镇名单的公布,标着着特色小镇已面临关键转折点,从野蛮生长期将进入调整模式,未来政府将会加大监管和考核力度。
诸多问题浮现
继去年10月住建部公布了首批127个全国特色小镇名单后,特色小镇的建设如火如荼,相关政策也层出不穷,但同时一些问题也浮现出来。
笔者认为,从总体趋势上来看,特色小镇自2014年兴起到现在,刚好到了一个关键的转折节点,并把过去一段时间称为特色小镇的野蛮生长期。这是因为这一时期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首先,房地产化问题较为明显,这类项目有几个特点:计划总投资金额特别高、规划面积远超小镇要求、投资方有招商经验但缺乏项目长期运营的经验、多集中在新兴产业或者旅游文化产业小镇项目。因为新兴产业小镇缺乏基础,容易概念化,旅游、文化小镇则容易避重就轻,倾向于直接利用旅游文化资源,而非结合产业深度开发。
其次的问题是过于追求高大上。当下的特色小镇风潮中,有这样一种趋势,就是大家都在求新、求高大上,主导产业很多都是以虚拟经济、机器人等新产业为主,但是其实很多地方并没有这样的产业基础,一味求时尚、求新颖、求高端,很容易让特色小镇概念化、虚无化。
第三就是没有产业。特色小镇最终的落脚点和根基还是产业集聚。现在的特色小镇都在强调环境、文化、旅游等等,而忽视了产业和特色。比如很多旅游小镇,真正形成的其实是消费集聚,集聚不了特色产业,而这些所谓的特色小镇其实就是度假小镇,还到不了特色小镇的层面。另外,有些小镇把原本的产业基础进行简单升级,将类似于劳动密集型的产业装到小镇的概念里,这种嫁接形式强调了产业,但缺乏特色,最终的成品缺乏竞争力和吸引力。
加强监管
当然,特色小镇不是一块“一劳永逸”的招牌。因为虽然利好政策不断,但对建设特色小镇的监管也随之而来。
2017年8月,住建部公布第二批全国特色小镇名单及专家组对第二批全国特色小镇的评审意见,督促检查第二批特色小镇按照专家评审意见予以整改。2016年6月,浙江省特色小镇规划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组织考核时,经浙江省省政府审定,有3个小镇被警告,1个被降格为省级特色小镇培育对象,首现“落榜生”。
笔者认为,今年开始进入调整模式。住建部、国家发改委先后发声,分别针对特色小镇建设中出现的乱拆乱建现象以及房地产化等不当倾向,提出要及时加以纠偏和规范引导,未来将会加大监管和考核力度。而第二批名单公布以及加强对第一批监管和考核,都是对转折点的又一印证。
特色小镇如何留住人才
特色小镇健康发展需要哪些因素支撑?笔者认为,要想长远健康发展特色小镇,需要在新建或者引入特色小镇项目时明确标准,提高门槛,同时要留住人才。
笔者建议,在标准方面,特色小镇项目一般项目占地不大,因此主要看实际落地的数额,还要看项目投资方是否具备长期运营能力。在门槛方面,特色小镇的门槛特别高,需要有一套好的商业模式,需要有一套精准成熟的运营模式,还需要有合理完善的退出机制。更重要的是,特色小镇投资大、周期长,无论是资金、管理,还是资源整合以及运营,对投资企业的操盘能力要求特别高,需要地方政府在引入新项目时,一定要注意把好关。
笔者看来,留住人也同样重要。就特色小镇而言,概念提的无论多么高大上,规划设计无论多么领先超前,投资数额无论多大,最后都会落脚到一个问题上,即要留住人。这就需要有产业,需要吸引特色产业工人,需要有教育、医疗等配套,需要有良好的生活服务等等。对于人的体验而言,特色小镇比产业园区更优越的地方就是生活会更加舒适。(作者是中国产业集聚研究专家、老杨会客厅创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