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德两大电视台再聚首,热议世界新规则新秩序
作者:张沛瑾
自特朗普政府上台后,美欧跨大西洋关系停滞不前,德美关系的价值基础受到侵蚀,德国在推进全球化进程中需要并且也正在寻找新的合作伙伴。而这种国际大环境的新变化给中德关系的深入发展也带来前所未有的历史契机,一种崭新的紧密关系正在北京和柏林之间出现,它们之间的共同点要超过许多人的想象,然而不信任的情绪也随之共存。德国会如何应对中国崛起,谨慎接触还是拥抱,仍是一个巨大的问号。
近日德国NDR电视台到访北京,与中国国际电视台CGTN联合制作了一期“对话世界”中德专家电视辩论。这是继今年六月两国电视台举办联合电视辩论后的第二度合作。中国国际电视台主持人杨锐和NDR电视台主持人Andreas Cichowicz共同主持节目,邀请国际知名学者、德国博世基金会研究员黄靖教授,北京大学中国与世界研究中心研究员刘扬声,德国墨卡托中国研究中心总裁Sebastian Heilmann和中国欧盟商会主席伍德克(Joerg Wuttke),就中欧关系、东北亚安全局势、中国市场经济地位、中国软实力等热点话题展开激辩。
朝核问题,德国不再是旁观者
我们生活在一个全球充满不确定的时期,而眼下在中德两国看来,最大的不确定性仍来自于朝鲜半岛。节目录制前夕,朝鲜新型洲际弹道导弹“火星-15”发射成功,引发世界高度关注。
随着半岛核威胁的激化,欧洲显然不再满足处于朝核问题的边缘位置。德国墨卡托中国研究中心总裁Sebastian Heilmann明确表示,欧盟将越来越活跃地介入朝鲜半岛事务,试图扮演沟通桥梁、谈判中介。德国也将探索解决朝核问题新途径,可以借鉴伊核谈判模式,并欢迎更多国家贡献力量。
针对西方国家普遍认为中国需在朝核问题上发挥更大作用,北京大学中国与世界研究中心研究员刘扬声强调,中国始终是和平解决朝核危机最积极的推动者。朝核问题充满挑战,中国在其中的角色最重要也最艰难。难民潮和核扩散会导致中国成为因朝核问题战略安全受损最多的国家之一。
美国不愿担当全球领袖,于是许多人期待中国填补真空。刘扬声则表示,中国可以更多介入国际事务,但中国没有想当世界警察的野心,现阶段我们还有很多内部问题亟待解决,例如食品安全、教育、环境、贫富差距等。
市场经济地位之争,贸易壁垒还是政治根源?
针对欧盟是否认可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的争议话题,中国欧盟商会主席伍德克介绍道,欧盟主要是从市场作用、会计标准、商业自由程度、立法、汇率自由度五个方面来进行评判。近年来,欧盟对中国贸易始终维持逆差,而中国对欧盟仍保持贸易顺差。德国企业对中国的市场准入制度仍有很多不满,中国欲收购德企获取技术也令德担忧。德国真诚期盼中国能把全球化这面大旗扛起来,然而要落实全球化,中国还需要解决一些问题,如新网络安全法令外国来华企业担忧、中企外企市场地位不平等、强制要求外资直接把技术转移给中方相关部门和企业等。
伍德克认为中国的投资环境亟待改变,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调查和世界银行的经商容易度排名中清楚地显示,中国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另一方面,中国在改善投资环境方面也有更大潜力,随着中国投资环境的进一步开放,欧洲企业将更加积极地进行投资。
对此,国际知名学者、德国博世基金会研究员黄靖教授表达了强烈不满,他认为,欧美国家出于自己的实际利益考虑而否定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实际上是将市场经济地位政治化,不是在真正解决问题。中国要在市场经济地位问题上最终取得胜利,还有一段路要走,但这并不妨碍中国经济前进的脚步。整个世界需要醒来,更加清醒地看到中国的崛起。美国疏远世界本已够糟糕,欧洲若与中国保持距离,不正视中国的巨大潜力,对于整个世界来说都会是有害而无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