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建国:用招商引资激发实体经济新动能
作者:杨建国
实体经济再成焦点。
12月12日,习主席在江苏考察,这是中共十九大后习主席首次调研,“实体经济”是此次调研的关键词。
调研中,习主席强调,中国这么大,必须始终高度重视发展壮大实体经济,不能走单一发展、脱实向虚的路子。发展实体经济,就一定要把制造业搞好,当前特别要抓好创新驱动,掌握和运用好关键技术。
实际上,仅从今年来看,对于"实体经济"的重视和强调,一直是各类政策和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
今年两会,习主席在参加辽宁代表团审议时指出,不论经济发展到什么时候,实体经济都是我国经济发展、在国际经济竞争中赢得主动的根基;
7月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习主席明确提出,金融业要“回归本源”和“服务实体经济”;
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
笔者认为,即将结束的2017年,可以看做振兴实体经济元年,无论是重视程度,还是政策配套、要素资源,都在加速往实体经济上集聚,发展实体经济,特别是先进制造业,成为了各地经济发展的着力点,提振壮大实体经济也被放在了更重要位置上。
这种变化也反应在了发展标语这个细节上。笔者谈到招商引资时,曾提到,很多地方都提出“把招商引资作为一号工程”,而到了今年,这个口号大都多了一个后续:“把招商引资作为一号工程,把发展实体经济作为首要任务”。
笔者认为,上面这个口号,其实反映着地方对振兴实体经济的重视程度,也从侧面说明了这样一个事实:对于地方来说,振兴实体经济,必须与招商引资更加紧密的结合起来。招商引资应该也能够激发出实体经济发展的新动能。
为什么这么说呢?
除了加强创新驱动和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振兴实体经济需要扩大有效投资,强化项目支撑。
十九大报告也给出了“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实现路径: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众所周知,招商引资一直是产业结构调整、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是实现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加速崛起的关键支撑。
对于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来说,招商引资也仍然是最现实、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尤其是对于地方,也只有通过一个个实打实的项目来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率,才能更好更快地加快改造提升传统动能、培育壮大新动能,进一步做强经济实力。
如何才能通过招商引资更好地激发出实体经济的新动能呢?
笔者建议:首先,要把实体经济作为招商引资的重点,进一步提高投资的集中度,围绕实体经济,将投资重点聚焦在重点园区、重点产业集群、重点产业、重点项目,以此来促进实体经济不断做大总量、提高质量。
其次,要做好招商引资体制机制同步升级,探索完善重大项目招引机制,推动招商引资质量和效益提升。
这方面,笔者建议各地可以学习借鉴两个地方的经验。
一个是杭州。杭州把招商引资作为推进经济转型、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的关键路径,推出了弱化和取消街道招商引资功能,推动招商引资工作由“各自为战”向“全市一盘棋”转变,同时还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一把手”工程,完善以质量和绩效为导向的考核机制,推动各级各部门的主要负责人做到重大招商活动亲自参加、重要客商亲自接洽、重大项目亲自推动、重点问题亲自协调解决。
另一个是淮阴。这方面,淮阴创造了包括:招商引资任务“一下三年”的考核方法;将乡镇部门捆绑,从而更好地资源互补、互相促进;目标差别化考核,来激发招商活力;帮办服务延伸到企业落地生根各个环节,形成了项目过堂、问题过堂一整套“帮办机制”等等。
这些招商机制体质的升级,能够为振兴实体经济,尤其是实体经济项目的落地,提供更多助力。
第三,做好招才引智,激活实体经济。
振兴实体经济,同样需要落实在人才的引入上。在创新发展越来越重要的当下,更需要做好“招才引智”,本土市场需求规模和结构优势,将全球创新人才更好地结合起来,积极培养与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以此来完成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转型需求。
第四,需要借助市场化招商的力量。
还是杭州,在招商引资中,提出了这么一个概念,将“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有机统一。
杭州提出的浙商回归工程,已经为各地招商引资提出了一个示范:要更加注重发挥中介机构作用,推动招商引资工作由“政府主导力为主”向“政府主导力、企业主体力、市场配置力‘三力’同向发力”转变。
就像笔者创办《老杨会客厅》委托招商平台的初衷:对于地方招商来说,市场化招商机制,将成为实现地方经济快速发展、科学发展的最有效途径之一,对于实体经济的振兴,也是一样。(作者是中国产业集聚研究专家、《老杨会客厅》创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