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中企抛售海外物业 海航60亿美元甩卖海外地产
【环球时报报道 驻澳大利亚特派记者 李锋 记者 倪浩 显扬】去年一些中国企业在境外“买买买”,而今年风向突变,成了“卖卖卖”。据外媒19日报道,曾是最活跃海外并购买家之一的中国海航集团,正考虑出售境外的物业。无独有偶,复星、万达等也被媒体爆出从海外撤资。中国学者张茉楠19日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称,近两年海外许多国家对于来自中企的收购加强安全审查,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风险在逐步加大。“中企此时选择退出海外收购项目,有利于减小风险,规避不必要的海外损失”。
总值超百亿美元
美国《华尔街日报》19日报道称,据知情人士透露,海航集团正考虑出售位于纽约、伦敦和其他大城市约20处总价值60亿美元左右的地产,其中包括位于曼哈顿中城、伦敦金丝雀码头和旧金山教区的高级写字楼,位于法国波利尼西亚的度假村和澳大利亚的建筑。海航集团在全球拥有价值约140亿美元的商业地产,待售资产占该公司海外地产组合的很大一部分。海航集团对上述报道没有立即置评。
旗下拥有太阳马戏团、地中海俱乐部和葡萄牙最大银行千禧银行的复星也在澳大利亚出售地产基金。英国《金融时报》称,复星将其在一只房地产基金中持有的份额以1.5亿澳元(约合7.6亿元人民币)的价格出售给合作伙伴Propertylink。2015年复星向Propertylink的一个办公地产基金投资了1.17亿澳元,成立该基金的目的是投资悉尼北部商业区的一座办公楼。
在海外拥有很多地产项目的万达集团也爆出卖地传闻。香港《南华早报》称,万达将以50亿美元的价格把旗下位于英国、美国和澳大利亚的5个大型海外物业项目出售给某一买家。但万达随后对外声明称,卖地传言并不属实,尽管“第三方不时就本公司物业项目与本公司接洽”。
因为“差钱”和监管?
中国企业海外抛售物业,或与债务到期以及中国加强企业对外投资监管有关。《华尔街日报》称,过去两年,海航集团达成超过80笔交易,收购德意志银行、希尔顿酒店以及其他多家公司中的大量股权,负债超过1000亿美元,其中约1/4的债务将在一年内到期。其信贷成本已大幅上升,在投资者越来越担忧它是否有能力偿还明年即将到期的数百亿美元债务之际,该公司拿出了资产出售计划。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研究员张茉楠19日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中国这些企业退出海外不动产投资,将明显降低企业的负债水平,有利于企业的财务健康和长期稳健发展。另外,从国家政策导向上看,包括海外不动产、文化娱乐、体育俱乐部等行业的收购均不在鼓励范围内。
在人民币汇率和外汇储备不断承压的国际环境下,2016年中企海外并购金额创下历史新高,不少民营企业频频收购海外房地产、酒店以及体育俱乐部等项目。商务部、发改委、国家外汇管理局等相关负责人在不同场合表示这些海外并购存在盲目性。国家相关部委也联合出台办法,对海外并购的真实性加强甄别。今年11月,中国新成立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以“强化人民银行宏观审慎管理和系统性风险防范职责,落实金融监管部门监管职责,并强化监管问责”。12月18日,发改委等五部门公布《民营企业境外投资经营行为规范》,以解决 “恶性竞争”和“盲目决策”问题。彭博社称,中国加强对外投资监管,是帮助稳定人民币汇率行动的一部分,遏制非理性投资。
海外投资回归理性
中企是否还会继续卖地的脚本?《南华早报》称,虽然海航不会盲目出售资产,但是一直在按照集团战略处置非核心业务。美国《纽约时报》援引海航的话称,“国家不支持的行业,不会进行投资”。《金融时报》报道称,万达和海航等中企已经出售过去3年中抢购的部分外国资产,或宣布准备从部分境外资产中撤资,以更好地遵守中国政府对于跨境投资的规定。
张茉楠告诉《环球时报》记者说,近几年中国企业走出去所发生的并购良莠不齐,尤其是一些民营企业的并购项目与其主业关联度并不大,急速扩张的海外并购表现得非常不理性,加大了企业经营风险。张茉楠说,十九大报告已明确提出,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从国家战略布局上来讲,应该加强对海外投资审慎监管,以提高海外投资效率,这也是国家战略和政策的一个指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