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宝首告知产流氓索赔110万 呼吁治理网络黑产
【环球网科技综合报道】因恶意投诉平台商家售假,杭州网卫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网卫”)被淘宝以不正当竞争为由诉至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法院,索赔110万,并被要求公开道歉。据悉,此案也是国内首例电商平台状告“知产流氓”案。
在等待了10个月后,此案于12月19日下午召开庭前会议,双方就证据进行核实,原告表示,阿里在知产保护上的巨大投入绝不能被“知产流氓”消耗,此案只是开端,未来阿里还将继续穷尽一切手段,打击网络黑产,净化网络环境。
淘宝举证 “网卫”诬陷平台商家
被告“网卫”是一家知产代理公司,也是阿里向“知产流氓”宣战后首个被封杀对象。大数据显示,“网卫”曾在全平台上投诉过数千个卖家,涉及女装、运动鞋、化妆品、家用电器等上百品牌。大量商家举证证明自己并未售假。
庭前会议上,原告淘宝拿出18份证据,其中一份证据表明被告在2016年2月至2016年12月其间,代理国内某运动品牌,仅以“假货”为由,就利用投诉系统进行了163起虚假投诉。
如此高比例的申诉引起淘宝公司的怀疑,并进行了追查,最终发现的虚假投诉的严重情况。原告代理律师北京嘉润律师事务所律师朱晓宇表示:“‘网卫’还服务多家知名品牌,其海报明确显示其服务项目包括价格管控、渠道管理等,这很可能才是被告利用原告知识产权保护平台进行虚假投诉的真正的不正当目的”。
淘宝认为,“网卫”在明知不存在假货的情况下,为实现其不正当的商业目的,恶意投诉原告平台上的入驻商家,滥用投诉权。其行为严重影响了商家的正常经营,违反了诚实信用原则和公认的商业道德,大量消耗了阿里投入的知产保护资源,扰乱了正常经营秩序和公平竞争环境。
考虑到索赔金额已经不足以弥补实际最终损失,淘宝综合考虑后提出经济损失100万、合理开支10万的象征性索赔,并要求“网卫”就虚假投诉行为公开赔礼道歉、消除影响。
非法牟利 知产流氓遭阿里封杀
今年2月7日,阿里巴巴首次针对利用虚假投诉骚扰勒索淘宝商家的恶意知识产权代理公司发布“封杀令”。“网卫”因屡屡对商家进行虚假投诉,成为首个遭封杀对象。阿里决定在全平台停止受理网卫代理发起的任何知产投诉,也公开呼吁品牌权利人与该公司终止合作。
据了解,阿里对“网卫”的注意源于2016年7月的一起投诉。“网卫”指认一家女装淘宝卖家盗用国内某品牌图片,事后商家陆续拿出证据申诉,证明店铺图片是原创拍摄,阿里决定撤销处罚。
随后,阿里平台治理部连续收到多起针对“网卫”的商家申诉。阿里通过平台大数据发现, 2015年以来“网卫”投诉遭卖家申诉后,主动撤诉率超过60%,远超正常值。
“网卫”实际上已成为一些品牌及经销商合谋打击对手的黑色工具,更趁机勒索商家。进一步调查显示,一些被投诉商家曾私下联系“网卫”负责人袁某,在私下付费后,他表示可以将“假货投诉”改为“盗图投诉”。此外,今年上半年“网卫”原离职员工魏某在合肥注册知识产权代理公司,3个月内以官网盗图为由投诉平台商家并进行敲诈勒索,涉案金额达20多万。魏某遂已涉嫌敲诈勒索罪被检察机关提起公诉,目前案件正在审理中。
亟待破局 专家呼吁恶意投诉入刑
目前,由于缺少有效判例,对这类“知产流氓”该如何管尚待讨论,亟需淘宝卖家、品牌方及社会各界达成共识,推动破局。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互联网法治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刘晓春认为,当恶意投诉达到相当危害程度时,应该追究投诉人的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
据阿里巴巴年初公开的一组数据表明:2016年阿里巴巴平台总计发现有恶意投诉行为的权利人账户5862个,近103万商家和超600万条商品链接遭受恶意投诉,造成卖家损失达1.07亿元,而绝大部分恶意代理公司投诉成立率不足10%。包括NIKE等品牌权利方被恶意抢注,甚至“微信”商标证明和马化腾签名都被伪造,以达到李鬼投诉李逵式的骚扰勒索。
刘晓春主任分析认为,法律要求电商平台建立的“通知-删除”机制,是为了保护正当维权的权利人,如果有证据证明是恶意投诉,而非正当的维权,那么平台有权利拒绝。
“除了电商平台建立黑名单制度外,法律上也应尽快制定出配套方案,包括恶意投诉行为的法律认定、恶意投诉导致损失的救济性规定以及相应的平台免责措施等等。”刘晓春主任呼吁,甚至在恶意投诉达到相当危害程度时候,建议追究投诉人的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