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首座半明半暗换乘车站 中国建筑启动创新示范工程
【环球网报道 记者 张金金】“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12月20日,由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简称“中国建筑”)举办的中国建筑2017年基础设施科技创新示范工程启动暨中国建筑管廊创新技术发布会在徐州成功举行。此次大会深入贯彻落实了基础设施科技创新专项行动计划,启动了2017年中国建筑10项基础设施科技创新示范工程,发布了中国建筑城市综合管廊创新技术,致力于做中国基础设施领域创新发展的领跑者。
徐州市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王安顺,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毛志兵,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基础设施事业部总经理张翌,中国工程院院士杨秀敏等众院士及媒体出席会议并一同前往参观了中国建筑基础设施科技创新示范工程——徐州市城市轨道交通1 号线一期工程彭城广场站。
国内首例明挖、暗挖、半盖挖为一体的施工车站
据了解,彭城广场是徐州主城区东西主轴客流走廊上最为繁华的商业中心,彭城广场站为地铁1号线和2号线的超大规模换乘车站,其周边环境十分敏感、工程与水文地质问题格外突出、车站结构异常复杂。鉴于此该车站也被江苏省住建厅专家组评价为“全省最难,全国罕见”。并且,该车站同时采用明挖、暗挖、半盖挖三种工法进行施工,同类车站在国内尚属首例。
启动基础设施科技攻关与创新专项行动计划
近年来,中国建筑加快转型升级步伐,大力开展产业结构调整,投资建造了一大批关系国计民生的大型基础设施工程。随着国家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快速发展,“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一带一路”三大战略的强力引领,中国建筑基础设施得到了跨越发展,业务覆盖高速铁路、轨道交通、高速公路、隧道桥梁、机场站房、能源核电、市政管网、水工港务等几乎全部基础建设领域,承接的高难度、大体量基础设施项目越来越多,其中承建的铁路里程1800公里,公路里程近20万公里,轨道交通里程数百公里,地下管廊占全国三分之一,海外基础设施业务已占公司海外业务总量的40%。
此外,为了更好的支撑中国建筑基础设施业务的迅猛发展,2017年中国建筑启动了基础设施科技攻关与创新专项行动计划,要以国家发展战略与寻求公司差异化竞争优势为导向,以创新能力提升、重点领域技术突破和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为重点,通过逐步完善基础设施业务科技管理体系,持续加大基础设施领域科研投入,构建并完善企业基础设施标准体系,进一步发挥基础设施科技示范工程的引领示范作用,不断提升基础设施工程的科技创新能力,实现基础设施工程“绿色化、智能化、工业化”建造。
增加基础设施领域科技创新示范工程
针对基础设施的研发方向和工程特点,今年中国建筑新增加了10项基础设施领域科技创新示范工程。这些示范工程覆盖面广、代表性强、示范推广性好,在示范工程的实施上,一方面,强化研发立项与工程结合,对工程履约提供支撑,另一方面,在保证工程安全质量基础上,以形成在中国建筑范围内可广泛应用的技术储备为目的,将研发与示范全面结合,实现研、用密切互动。
据介绍,科技示范工程将从超前技术储备、关键技术突破、成套技术总结三个层面承担基础设施领域的重要研发创新任务,全面提升基础设施科技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