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元丰:加班文化正在扼杀“工程师红利”
作者:王元丰
2012年中国16至60周岁劳动适龄人口开始减少,已经达到经济学上的“刘易斯拐点”,也就是廉价劳动力无限供给的时代结束了,能够提供相对便宜要素价格的“人口红利”正在逐渐消失。
不过,有专家说不必对“人口红利”的消失过于忧虑,因为中国还有“人才红利”。中国过去10年培养了6000多万大学毕业生和450多万研究生,人才累积雄厚。这些数字在未来几年、十几年还会有较大增长。
在“人才红利”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工程师红利”。瑞士银行(中国)有限公司日前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中国正在信息技术、新兴工业等创新能力较强的行业大力推动创新,而这些行业需要大量的工程技术研发人员。中国每年大学理工科的毕业生数量超过300万人,为美国的五倍。而且,与美国研发人员的薪资相比,中国的研发人员仅为其1/8左右,世界上的很多企业愿意在中国开展这些行业的研发活动。
然而,在现实中,并不是说有产业需要工程师,并且有大量工程师人才,“工程师红利”就能产生。这里面还有一个关键的问题:这些工程师是否得到了恰当使用。如果我们让工程师、尤其是很有活力的年轻工程师,每天超负荷工作,长期在巨大的压力下搞研发,他们能做出有创新性的工作吗?创新不仅要有人、要有平台,更要有良好的环境。而中国很多企业的工作环境不但不利于创新,甚至在令创新窒息。
我说的就是企业以及很多其他机构的加班文化。有些公司不但要求员工实行“996工作制”,即早9晚9,一周上6天,不能请假,而且没有任何补贴和加班费。有记者调查发现,在互联网行业,“996”是家常便饭,能够做到准点下班的寥寥无几。在创业公司,加班则是一种“365天、全员式的”常态。
中国有这样大量的年轻工程师,这是中国的资源和财富,我们应该让这样的人才发挥出更高的价值。如果让他们每天在公司紧张地做着任务型工作,没有充分的休息时间,没有足够时间来学习积累,工作几年后,他们还能有多少创新性和创造性?有人会说,企业招人就是来干活的。这话可能有一定合理性。但是,干活是要在正常的环境下。这样压榨式的工作,把很多人变成了工作机器。我见过很多大学、研究生毕业的学生,工作几年后,知识就剩下工作上用的那一点点,脑子想的都是赚钱和提职,素质和气质都大大退化了。再加上长期处于精神紧张、身体亚健康或者不健康状态,能指望他们创造出红利吗?
希望政府部门、企业负责人以及社会有关方面,重视加班文化的危害,让中国的工程师们回归正常的工作状态,让中国的“工程师红利”变成现实,而不只是高企的数字。(作者是北京交通大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