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团打车开始全军突击,凭借的是哪三个杀招?
【环球网科技综合报道】近日媒体报道称,美团打车即将扩张,北京、上海、成都、杭州、福州、温州和厦门等七个城市,成为第二阶段的战略据点。
去年互联网大会期间,王兴谈起“下半场”时说道,用户数不可能翻倍了,但每个用户能够创造的价值还远不只翻倍的空间。
此后不久,美团打车今年2月在南京“低调开跑”,让人不禁猜想,这会不会是美团翻倍用户价值的试水之举。
十个月后,美团点评似乎完成了网约车市场的“灰度测试”,不仅大刀阔斧地调整了组织架构,将“出行”作为四大LBS 场景之推到台前,还将打车业务新拓展了7个城市,占据最核心、最赚钱的战略要地。
虽然此次扩张的步子不小,但美团点评也刚刚完成40亿美元的新一轮融资,称得上是有备而来。
另一方面来看,美团点评试水了8个月的打车业务,融资后2个月加速扩张。可以推测,打车业务可能得到资本的认可,并掌握到打车业务的关键要素和经营方法。或许在资本看来,貌似尘埃落定的出行市场,仍暗藏着美团入局的空间与机会?
消费场景天生内嵌刚需
2010年3月4日,美团创立,王兴由生活服务切口重新杀回。3个月后,大众点评加入团购大战。经历八年的沉淀,合并之后的美团点评盘踞用户餐饮、娱乐等到店场景,建立起覆盖生活圈子的一体化平台。
自始至终,美团点评从没有放弃最开始的业务主干,反而不断横向探索更多业务需求,服务品类一度超过200个——可能用户自己也想不到,自己的生活会用到这么多的服务。
而用户在线上服务之间跳转的时候,就产生了新的需求。在线上,美团点评用7年的沉淀告诉消费者,无论是吃饭、看电影还是健身美甲,都可以在同一个平台上动动手指,找到最实惠的好店。而在线下,用户却需要跨越空间的阻隔、付出时间的成本,从一个坐标到另一个坐标。
可以说,美团点评覆盖吃喝玩乐一站式的业务逻辑,为用户提供了一个出行的刚需场景。
实际上,美团点评由用户需求起家,对需求的判断十分严苛,也同样精准。2011年,美团拒绝了一个产品经理做“午餐秒杀”的项目,后来这名产品经理跳槽到其它平台,拉起大量资源投入到“午餐秒杀”当中,没过多久便悻悻停掉项目。
这次在打车业务上,美团点评先用10个月的时间在南京悄然试水,近期又将在七城全军出击,可见是看准了“打车”这一核心需求。
体量优势使新业务没有流量门槛
刚需的风口一吹起来,无数的玩家和资本都会扑入。而在互联网的下半场,流量红利基本消失,获客成本剧增。2014年的打车补贴大战,便证明了“刚需”不是独家的硬通货,抢占流量仍需一场血腥的近身肉搏。
那时,美团和大众点评还未合并,错过了那场烧钱大战。如今江山稳固的美团点评,选择在此时出手,也是因其并不担心流量门槛。
如今,美团点评已经积累2.8亿活跃用户。作为亿级平台,并且能够提供多元服务,美团点评已经逐渐成为一个超级入口。
在大众点评或者美团上定位“南京”之后,就可以看到“打车”入口。有了用户流量的积累,美团打车并非一个严格意义上的“新平台”,更像一个成熟平台上的“新功能”。目前,独立APP看似是锦上添花的角色,长期来看也会起到沉淀用户的作用。
相比于从0到100的市场拓展,给已有的100个用户提供新选择会更加容易。
对于打车这种工具型应用,用户普遍缺乏忠诚度,只要入口方便、价格优惠,用户选择哪家平台并无区别。
相反,如果一个平台可以满足用户的绝大部分需求,用户的放弃成本将大大提升,这便是美团点评所依仗的护城河。
美团具备成熟生态,为打车业务提供土壤
说到底,美团点评做的还是流量生意。而在美团点评的生态中,流量还是最表层的优势。
八年来,美团点评已经成功孵化出美团外卖、猫眼电影、美团旅行等多个独角兽。经过生活服务各个细分领域的锤炼,推出新业务对其来说并不是什么难事。
首先,美团和大众点评这两个经历千团大战的两名幸运儿,必然已建立起高效的线下地推系统,相似的工作模式,相同的管理模式,都可以由美团打车任意复制。
其次,在极为考验调度效率的外卖领域,美团外卖也已具备智能调度系统。数据显示美团外卖活跃骑手50万,单日订单超1600万。出餐等待时间、骑手空箱运行、餐客等待时间预期……这些都是美团外卖已经通过技术解决的送分题。相比之下,网约车的调度流程似乎简单不少。
最后,面对行业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美团点评也在各个城市建立起可靠的政府关系。如今,美团点评联合政府打造的天网、天眼系统正在运行。6月份,美团外卖还联合中国烹饪协会、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与百家餐饮外卖品牌成立绿色外卖联盟,建立行业公约。此次美团打车也必定是做了功课,才有了同步推进七个城市的底气。
如此全面的生态力量,来自于美团点评“无边界”式的多元化布局。曾经被人“看不懂”的棋路,已经逐渐显现威力所在。
王兴曾在接受《财经》采访时表示,太多人关注边界,而不关注核心。这句话放在美团打车上也是一样:只要核心还在用户身上,一往无前虎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