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银行业:罚单逾2800张资管遭“暴击”
“三三四”检查引发“监管风暴”,银监会罚单剧增,同业、理财和表外业务开始下降;资管新规已在路上,迫使银行资管业务逐步回归“代客理财”本源;为寻求突破,传统银行不得不牵手“昔日对手”,推进各种新科技的应用……
2017年,对于银行业来说,可谓“严”字当头的一年。
收2838张罚单
在这一年,银行业面临更为严厉的监管。
尤其是,今年3月以来的“三三四”检查给银行的存量与增量业务带来诸多困难。
这七份文件主要涉及的监管政策被总结为“三违反”、“三套利”、“四不当”(简称“三三四”),即“违法、违规、违章”、“监管套利、空转套利、关联套利”、“不当创新、不当交易、不当激励、不当收费”。
今年8月,“三三四”自查结束后,专项治理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同业、理财和表外业务均有所收缩。
具体来看,根据广发证券发布的研报,在同业业务方面,今年上半年银行业同业资产、同业负债规模双双收缩,其中,商业银行同业资产余额和同业负债余额比年初均减少1.8万亿元,这也是 2010 年以来首次同业规模出现“双降”;在理财产品方面,自开展乱象综合治理以来,银行业金融机构理财产品余额累计减少1.9万亿元,理财产品余额同比增速降至个位数,较去年同期大幅度下降35 个百分点;在表外业务方面,自综合治理措施以后,银行业主动压缩表外规模,部分表外资金转回表内,贷款增速提升。其中,上半年银行业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 123.5万亿元,同比增长 13.2%,增速快于同期资产增速 1.7 个百分点,这也是 2015 年以来的首次。
与自查力度相协调,今年以来,监管部门的处罚力度也在进一步升级。
据《国际金融报》记者统计,截至12月21日,银监系统2017年共开出2838张罚单,其中,银监会机关29张、银监局738张、银监分局2071张,覆盖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等各类银行机构。从违约业务类型来看,罚单主要涉及领域包括信贷、票据、同业、信披违规、违反审慎经营、挪用资金等几大类问题。
从罚单金额来看,2017年的累计罚金远超2016年。据银监会数据,2016年,银监会系统全年罚单累计金额为2.7亿元,而2017年仅上半年银监会系统开出罚单金额就已接近 3.4亿元,超过2016年全年,处罚力度可见一斑。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12月,银监会还开出了“史上最大罚单”:广发银行因惠州分行违规担保“侨兴债”案件被罚没 7.22亿元。而广发银行财报显示,该行2016年实现净利润95.04亿元,这意味着7亿元的罚单占其去年净利润的近8%。
业内人士指出,这笔罚单可谓是对于此类链条过长、层层嵌套的金融乱象典型案例的重拳出击,在引导行业合规合法经营、稳健运行方面有着重要意义。
资管遭遇“暴击”
11月17日央行下发的一道“资管新规”征求意见稿震动了整个大资管行业。
据了解,2015年下半年以来,随着资产管理行业爆发式的增长,行业乱象频出,暴露出潜在的风险与隐患,这也使得 2017 年成为大资管行业的“监管年”。为整治乱象,11月17日,央行联合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外汇局等部门发布《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下称“《征求意见稿》”),向市场公开征求意见,祭出打破刚兑、严控期限错配、禁止多层嵌套、严控杠杆等“连番重拳”。
《征求意见稿》的出台对银行业的影响不可小觑。川财证券宏观分析师邸强在其近期的一份研报中指出,当前的银行理财规模近 30万亿元,大部分属保本产品,具有刚性兑付的属性。新规中对金融机构发行资管产品投资非标资产作出严格限制,或将导致理财投资的非标资产大幅下降,从而影响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
华创证券分析师周冠南也在其12月的一份研报中分析,在各色资管机构中,《征求意见稿》的出台对银行理财业务的影响最大,其中,股份制银行压力尤为明显。
周冠南指出,从不同机构的反馈情况来看,大行系统建设更完善、资产负债更加稳健,严格实施新规也有较好的应对能力;股份制银行压力最大,甚至在反馈意见中出现部分超出资管新规范畴,希望改变原有监管标准的建议,但是其影响监管的能量较小,目前股份制银行一方面积极反馈,另一方面也在逐步谋求转型;而城商行与农商行反馈不易,监管博弈能力较小,大部分出于被动接受状态,主要是过去2年同业扩张较快的银行压力较大。
“《征求意见稿》在净值型管理、打破刚性兑付、消除多层嵌套和通道、第三方独立托管等方面制定了非常严格的规定,再次凸显当下‘严监管’的趋势,进一步强化监管的专业性、统一性和穿透性。这份文件是资管业务监管的总纲,后续还将出台一系列细则配合其中的条文。”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副总经理周昆平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长期来看,随着银行资管业务逐步回归“代客理财”本源,各家银行在资管领域的分化料将进一步扩大。
周昆平认为,“此前主要依靠通道业务‘存活’的银行或面临挑战,而资管能力较强的银行则将强者愈强。”
牵手“昔日对手”
当互联网金融不断崛起,新兴科技重塑金融生态,金融公司迅速在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扩张。作为曾经“不可一世”的金融先行者,各大商业银行如今却被冠以“传统”二字。然而,从如今各中资银行对于金融科技的布局来看,这头“雄狮”正在“觉醒”,各种新科技的应用在2017年全面推进。
据了解,目前以工、农、中、建为首的大型中资银行都在积极向智能化银行方向转型。2017年以来,传统商业银行与互联网巨头频频“联姻”,实现从“相杀”到“相爱”的神转折。
具体来看,3月28日,中国建设银行与阿里巴巴、蚂蚁金服宣布战略合作。双方将共同推进建行信用卡线上开卡业务,以及线下线上渠道业务合作、电子支付业务合作、打通信用体系。
6月16日,京东董事局主席刘强东与中国工商银行董事长易会满正式签署全面合作协议。双方将在金融科技、零售银行、消费金融、企业信贷、校园生态、资产管理、个人联名账户乃至电商物流等方面,展开全面合作。
6月20日,百度与中国农业银行达成战略合作,合作领域主要是金融科技、金融产品和渠道用户,双方还将组建联合实验室、推出农行金融大脑,在智能获客、大数据风控、生物特征识别、智能客服、区块链等方面进行合作探索。
6月22日,中国银行官网公布与腾讯合作成立“中国银行—腾讯金融科技联合实验室”。
除了四大行,记者发现,不少中小银行也选择和BATJ(百度、阿里巴巴、腾讯、京东)“牵手”,希望借道科技“超车”。
对此,互联网资深行业分析师钱文颖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指出,金融科技化是不可逆的发展趋势。不仅仅是金融行业,其他传统行业也都面临着互联网化的转型问题,所以传统银行和互联网合作的种种事件完全是在预期之内。
多位业内人士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均表示,目前来看,传统商业银行与互联网巨头的联合属于优势互补,强强联合。
“金融+科技”能给传统银行带来新的突破吗?
对此,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银行业分析师许文兵对《国际金融报》记者称,金融科技对银行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效率的提高上,包括服务和风险管理的效率。感觉目前在做的一些工作只是在现有体系下对技术的应用,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银行的经营模式,所以短期来看带来突破还为时尚早。
A股银行IPO现“空窗期”
2017年,对于在排队上市的银行来说,也是不轻松的一年。
截至12月22日,A股共有15家银行在排队,目前仅有成都银行完成过会。但据业内人士表示,从过会到正式上市需要数月的时间,预计今年成都银行无法正式上市。换言之,2017年银行A股IPO现“空窗期”。
东方财富数据显示,截至12月22日,15家在A股门外排队的银行分别是成都银行、哈尔滨银行、长沙银行、江苏大丰农村商业银行、江苏紫金农村商业银行、兰州银行、青岛农村商业银行、苏州银行、威海市商业银行、西安银行、浙江绍兴瑞丰农村商业银行、浙商银行、厦门银行、郑州银行、青岛银行。
其中,成都银行状态为已过会;长沙银行、郑州银行进度较快,显示状态为“预先披露已更新”;刚报入不久的厦门银行、浙商银行和江苏大丰农村商业银行状态为“已受理”;其余银行状态均显示为已反馈。
从排队时间来看,老牌城商行哈尔滨银行于2015年11月披露招股书,是15家银行中等候时间最长的,其他银行多数也在A股门外候场超过一年。
对于今年A股IPO现空窗,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银行研究中心研究员游春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事实上,今年以来,监管层对农商行、城商行的规范要求已经变得更加严格。此外,从大环境来看,考虑到市场情绪,监管部门也会对银行上市节奏进行控制。
首创证券研究所所长王剑辉近日也公开表示,今年银行IPO审批节奏放缓事出有因。一方面,目前监管在关于融资理念上的侧重,鼓励直接融资,像银行这样间接融资的机构投入更多资源相对减少。另一方面,今年监管一直在强调防控风险为底线的理念,对银行上市持谨慎态度,也是为了防止金融市场规模过快增长,控制市场整体系统风险。
除了监管因素,这也与相关银行自身情况有很大的关系。以目前过会的成都银行为例,该行IPO共历时六年,中间遭遇过两次“中止审查”。从其近年来的财报来看,该行的业绩并未保持稳定增长,2014-2016年,该行营业收入、净利润持续下滑,不良率连连攀升,相关问题也在发审会上被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