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手机市场回顾:AI或成未来主流
2017年的手机市场有两个关键词,一个是全面屏,另一个则是AI人工智能。
而从2016年底开始,智能手机市场已经燃起了AI人工智能热,安卓智能手机厂商发布新手机或者新系统UI时都突出强调人工智能。
2017年上半年三星推出了Bixby人工智能助手,下半年苹果推出了搭载A11 Bionic仿生芯片的三款全新iPhone,还有华为推出了麒麟970 AI芯片,无疑将人工智能从软件层面延伸到了硬件层面。
而对于普通大众来说所看到的AI人工智能手机都是经过营销包装之后的,当下的人工智能还处于初级阶段,目前市面上的手机没有一种AI采用的是系统层级的通用算法,也就是说当下的AI相比之前的计算机编程并没有革命性的变化。
什么是人工智能?
百度百科对于人工智能的解释是: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英文缩写为AI。
它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
人工智能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它企图了解智能的实质,并生产出一种新的能以人类智能相似的方式做出反应的智能机器,该领域的研究包括机器人、语言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和专家系统等。
这里面有个关键词“人工智能企图了解智能的实质”,研究AI的目的是为了创造人造的智能机器/个体。
现在的AI编程多数都是面向特定目标的编程,是针对某一特定需求而设定的指令,并不是更高层级的自主学习,现在的AI人工智能只能说是人工编程,并没有那么智能,厂商过度强调人工智能充其量只是一种面向大众的营销手段。
人工智能在手机上的运用要从谷歌开始,谷歌Pixel以及Android N的发布正式打响了智能手机上的人工智能(AI)热,智能手机之所以强调人工智能,是因为目前遭遇软件交互创新瓶颈,而人工智能恰好是未来的趋势;但目前的人工智能仍然处于初级阶段,只是其发展史上的一小步,不足以充当救世主的角色。
三星在发布Galaxy S8系列时也同步推出了Bixby人工智能助手,并在手机上配备了专属物理按键。
对于国内用户来说,由于语言方面的差异,三星直到第四季度才在中国市场推出中文版Bixby。三星的Bixby说白了其实就是对应用的深度定制,而不是机器学习,超过了编程之外的东西Bixby是解决不了的。
可能是由于语言的差异,汉语版的Bixby在语音识别上的准确率并不是很出色,而三星Bixby的核心优势是支持在应用内使用,像日常的微信,Bixby支持语音输入,发朋友圈甚至是发红包功能。
Bixby还支持支付宝的扫码功能,不过Bixby能够支持的软件还是少数,简单来说Bixby其实就是深度整合进入APP,通过一个一个的应用适配来达到应用内可用的目的,Bixby还支持用户自定义,可用通过学习来理解机主想要做的事。
2017年下半年苹果发布了iPhone X等三款机型, 均搭载A11 Bionic仿生芯片,如果说“人工智能”这个词目前有些言过其实,那么用“仿生”这个词可能更适合目前的状态,人工智能现在称作机器学习更合适,而人工智能以后真正成熟其实是进化到“人造智慧”。
苹果A11 Bionic仿生芯片搭载神经引擎(Neural Engine)和图形引擎(Graphics Engine)。Neural Engine(神经引擎)这对双核引擎能认出人、地点、物体,还能以每秒6000亿次的速度处理机器学习任务。
A11 Bionic 里的Neural Engine只进行专门的一些任务处理而已,并不进行通用化用途,具体用处为Face ID脸部识别、AR物件侦测以及在即时状态下进行生动表情符号(Animoji)脸部追踪等。
2017年另外一个AI手机领域的亮点是国产手机厂商华为,华为在下半年发布了搭载NPU(Neural network Processing Unit神经网络单元)的华为麒麟970芯片。
华为Mate 10系列是首款搭载麒麟970的手机,官方宣称相较于四个Cortex-A73核心,处理相同AI任务,新的异构计算架构拥有约50倍能效和25倍性能优势,图像识别速度可达到约2000张/分钟。这一NPU单元来自中科院寒武纪科技。
在拍照上华为也针对NPU做了专门的优化,华为Mate 10的相机可以识别花草,动物以及夜晚等场景,并进行专门的拍照优化。
虽然AI是未来手机发展的方向,但目前AI仍然处于初级阶段,麒麟970的NPU应用范围还不是很广泛。
可以看出2017年虽然有部分旗舰机型号称搭载AI人工智能技术(不管是软件层面还是硬件层面),但局限性都比较多,只是在部分特定场景下才能发挥作用,说到底还是因为AI人工智能产业链还不成熟,整个市场还没做好充分的准备。
人工智能发展到今天仍然处于初级阶段,关于机器学习等方面的东西虽然一直在进步但更多的是增量升级,谷歌Alpha Go以及Master战胜中韩顶尖棋手是人工智能的最新体现。
但要认清一个本质的东西是谷歌的Alpha Go只是AI算法上的进步,仍然是基于机器学习。
Alpha Go本身并不能真正理解围棋的奥秘,它的优势在于通过算法与练习不断提高获胜的几率,并且在每步围棋走法中,避免出现失误,而人类在长达数小时的下棋时间里总会出现或多或少的失误。
多数的人工智能都是初级智能,仍然基于计算机程序,只是为了完成特定功能所写的冷冰冰的编程语言,不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
我觉得苹果A11处理器的后缀“Bionic”(仿生)一词用得非常好,目前AI人工智能还处于初级阶段,自然界一个小蚊子都能飞翔自如,这么高效的东西在生物界比比皆是,人类却不能制造出这么高效的机器来。
未来的终极计算机会是类似人类大脑的活的智能个体,人工智能当下有许多是通过仿生手段,模拟自然界的各种高效率的生物,这并不是AI的终极形态。
这两年科技新闻时不时听到关于人工智能伤害人类或者类似事故的报道,但多数人都误解了AI(人工智能),现在的担心完全是杞人忧天,现在的AI还是原始的电子设备,根本没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只有人创造出活的智能个体才会对人类有威胁。
所以说未来的AI专家会是生物学家,基因编辑学家,而不是工程师。冷冰冰的机器永远不会理解这个世界是如何运作以及它做一项工作的意义何在。
人工智能会是未来,而人类现在的担忧有点过头了,人工智能危险的不是人类制造的机器人或者开发的编程软件,而是驱动机器人的大脑模块处理信息的方式。
AI与人争夺主宰权会出现在人造生物大脑被用在机器人上,供能用的不是电,而是生物能ATP(腺嘌呤核苷三磷酸,生物体内最直接的能量来源)。
所以现在的有识之士担心的不是机器威胁人类,而是人创造的生命个体威胁人类。
在新闻报道中看到特斯拉和Space X CEO埃隆·马斯克(Elon Musk)与著名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Stephen Hawking)经常警告AI人工智能的危险之处。
霍金称,发明AI可能会成为人类历史上最大的灾难,如果管理不善,会思考的机器会为文明划上句号。霍金认为:AI必然出现自我意志,这可能是最美妙的事,也可能是最糟糕的事。
而人工智能还处于初始阶段,类似于目前AR/VR的发展境况,用在手机上并不能显著提示交互体验。
即使是Siri或者三星的Bixby功能也很有限,现在厂商做手机不能舍本逐末,把最基本的东西做好同样重要,比如手机外观设计,续航等,而AI人工智能则是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
AI会是未来手机的趋势,但目前手机上的人工智能还属于“弱人工智能”,在智能手机上强调其重要性还为时过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