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萧红会给人一种苦逼饿货的印象?_风闻
扶朕起来-热闹是sei们的……2018-01-01 00:37
上海昨天刚下过雨,对于北方人来说不太有过冬的体验,所以想读一些够“冷”的冬天的故事。偶然翻到《呼兰河传》,作者萧红是东北人,在书中回忆了童年的家乡,我心想总会有一些好玩的趣事吧。
可是,现在书读完了,关于冬天的却没什么收获,我印象最深的也就是一句“大地冻得要裂开了”。这个自传小说写得很散文,写了小城的街道、店铺,甚至街上的大泥坑,也写了祖父、后花园、火烧云,以及很多小人物穷苦且乏味的生活。
不过,我倒是有一个新鲜的感知,就是一旦写到吃的,萧红简直要失控了似的,都能想象到她边写边流口水的样子了。
比如写到豆腐。
关于豆腐的描写还有很长的篇幅,有那么一会勾得我都要流口水了,然后再一想到我居然为一块白豆腐流口水,难免有种上当受骗的感觉——那山珍海味还不让你写的好吃到升天了啊。
此外,在提及粘糕、麻花,甚至黄瓜的时候,都能感觉到这个吃货躁动的心。
萧红(1911-1942)出生在一个封建地主家庭,小时候自然是衣食无忧的,就算在物资贫乏的上世纪初,吃几块豆腐也是小菜一碟吧。(时间背景欢迎大家科普)
我想并不是小时候的萧红有多贪吃,而是离家出走后,一直颠沛流离的萧红被饿怕了。《呼兰河传》完成于1940年,在此之前,萧红因为挨饿肯定吃了不少苦头。
在电影《黄金时代》中,汤唯饰演的萧红就是一副总是没吃饱的样子,没钱饿到只能啃干面包;偶尔下一次馆子,吃着猪头肉还眼馋地盯着肉丸子;去别人家做客,看到桌上摆盘里的饼干,像捡了宝一样拿起来就往嘴里塞,甚至像个小孩一样招呼萧军同吃,直到被萧军嫌弃的眼神瞪得缩回了手……
鲁迅和许先生看过萧红的《生死场》后,感慨“她将贫穷写得那么触目惊心”,只有经历过饥饿的人才能写出那样的文字吧。《黄金时代》中文艺作家圈有那么多人,唯独萧红总是饥肠辘辘的样子,也难怪有影评很难听地直称萧红为“这个饥饿的贱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