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崖式”下跌的南大怎么了?_风闻
没有故事-还没写完的风闻小编2018-01-03 12:08
“第五”到“第十七”,“正三”到“倒三”。时隔5年,这是南大第三轮到第四轮学科评估的排名差别。
从均列全国高校第五,到仅获3个A+,名列第十七位。
从C9高校位列第三到位列倒数第三。
南大怎么了?
南大的公众号今天上午发了一篇名为《南京大学党委常委会专题研讨学科评估问题》。主要内容就是研究南大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暴露出的A+学科总数与兄弟高校相比偏少、部分传统学科未能保持原有优势等问题。
先看一下南大的成绩到底如何?
2017年12月28日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公布,南京大学3个学科获得A+,11个学科获得A,7个学科获得A-,虽然A类学科总数在全国高校中名列第六,但A+学科总数排名第十七位。
2017年的学科评估与以往有所不同,首次采用“分档”方式公布评估结果,即根据“学科整体水平得分”的位次百分位,将前70%的学科分9档公布,分别是A+、A、A-、B+、B、B-、C+、C、C-。“学科整体水平得分”达到前2%(或前2名)可拿到最高等级A+。
并列第一的依旧是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分别拿到21个A+,并列第一,其后是浙江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分列第三、四、五位,A+学科数分别为11、9和7。
而南大作为国内C9高校(985工程一期9所高校)之一,此轮评估仅获得3个A+,排名国内高校第十七位,在C9高校中位居第七,也是长三角C9高校的最后一位。不敌同在南京的东南大学和南京农业大学。
几年前的南大可不是这样的。
13年江苏新闻网报道,全国第三轮学科评估结果显示,南大共有32个学科参评,16个学科进入全国前五,27个学科进入全国前十,均列全国高校第五,C9高校位列第三。
南大新闻传播学院执行院长杜骏飞12月30日也通过个人微信公号“杜课”表示,有人说南大遭遇“断崖式”下跌,连隔壁高校也调侃南大成了南京第三。
南大到底输在哪儿了?
具体到参评学科,第三轮评估,南大物理学、天文学、地质学排名全国第一,外国语言文学、化学、大气科学、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四个学科排名全国第二,社会学、环境科学与工程两个学科排名全国第三。
然而到了第四轮,没有排名,直接分档。南大只有天文学和地质学保持优势蝉联第一,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从第二攀升至第一。
物理、化学、大气科学、外国语言文学等学科全都明显下滑。
南京大学部分参评学科两轮评估成绩对比 图自地产识局
南大究竟是怎么了呢?
这几年,南大的许多老教授陆续逝世。
2017年11月11日,南京大学教授、气象系原主任、中国气象学会名誉理事长黄士松先生因病医治无效在南京逝世,享年98岁。
2016年12月,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南京大学现代逻辑与逻辑应用研究所名誉所长、江苏省逻辑学会学术咨询委员会副主任、中国逻辑学会科学逻辑与辩证逻辑专业委员会顾问郁慕镛先生,因病医治无效,在南京逝世,享年79岁。
2015年8月5日,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我国著名地质学家、地学教育家,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大学原代校长郭令智同志因病医治无效,在南京逝世,享年101岁。
老教授去世虽然令人悲痛,但他们也大多年事已高,教学和科研的任务早就该放手让年轻人顶上了。
然而,理应成为南大中流砥柱的诸多学术大拿却纷纷“转会”。
捋一下报道出来的相关新闻。
2018年1月,南大天文与空间科学院原副院长、空间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科带头人徐波教授即将加盟中山大学航空航天学院。
2017年12月,知名社会学家、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前院长周晓虹教授即将前往浙江大学任教。
同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南大物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任中洲加盟同济大学物理科学与工程学院。
2016年9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南大原数学系主任尤建功“转会”南开大学,担任南开大学陈省身数学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
同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著名翻译家、南大研究生院原常务副院长许钧前往浙江大学任教,并受聘为浙江大学文科资深教授。
2016年1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南大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原院长高抒“出走”华东师范大学,并于同年10月出任华东师范大学海洋科学学院首任院长。
老人离世,新人出走,南大科研教学人才方面的青黄不接是目前很多人归结出来南大学科评估“断崖式下跌”的原因。
而南大人又是怎么想的呢?
南大新闻传播学院执行院长杜骏飞通过其微信公众号表示,学科评估成绩下滑有遗憾,但是要对南大学术保持基本自信。
对于此次学科评估,他强调
“任何评估都是一次对既定指标的外部测量,因此,对一个学校有利的评分,未必能概括它所有的优势;同样,对一个学校不利的评分,也未必能反映出它所有的问题。”
南大的问题在哪儿呢?
“我觉得南大人可以从阶段性的得失成败中,努力找出系统性的成因。在所有的主客观因素中,我们还是要首先查找自身的不足,特别是战略、管理中可能存在的缺失。”
战略和管理到底缺失了什么?杜骏飞并没有明说。
不知道这篇文章之下经过公众号筛选后显示的部分评论是否可以显现一点端倪。
最后,还是希望南大真的能如杜骏飞所说,屡仆屡起。
附《南京大学党委常委会专题研讨学科评估问题》全文
2018年首个工作日上午,南京大学党委常委会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我校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暴露出的问题。
会议首先听取我校学科建设与发展规划办公室以“南京大学第四轮学科评估工作情况的总结与分析”为题的汇报,随后针对我校本轮学科评估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与深刻反思。
2017年12月28日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公布,南京大学3个学科获得A+,11个学科获得A,7个学科获得A-,虽然A类学科总数在全国高校中名列第六,但A+学科总数排名第十七位。本轮评估结果公布后,我校A+学科总数与兄弟高校相比偏少、部分传统学科未能保持原有优势等问题,引发了学校师生和海内外校友的广泛关注。对此,学校党委诚挚感谢在校师生和广大校友对学校办学事业的关心与支持,诚恳接受师生校友“爱之深责之切”的批评与建议,也充分认识到办学治校重任在肩、改革发展势在必行。
学校党委常委会认为,本次学科评估结果中呈现出的问题虽然集中于A+学科偏少,但也客观公正地反映了当下学校在学科建设等方面遇到的危机与挑战,深刻揭示了学校在办学思路和管理上存在着一些需要认真反思和调整的问题。对此,学校党政领导班子有不可推卸的领导责任。
学校党委常委会决定,在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召开相关学科分管领导、相关职能部处、院长、系主任和学科带头人共同参加的不同层级的学科分析会议,并将今年联席会议寒假工作研讨的主题聚焦学科建设,分析针对本次评估中出现的问题逐个剖析原因,认真查找学科建设、办学思路和学校管理中所存在的深层次短板,积极调整不适应“双一流”建设新形势的结构性问题,努力化解不利于学科发展的消极因素,尊重学科特点和规律,结合学科发展实际,对症下药,综合施策,对标最领先的前沿学科,争取彻底扭转一流学科建设的不利局面。
学校党委常委会认为,大学办学事业的改革发展应该在立足国家、服务国家的同时,坚定办学的定力,坚定特色的道路,坚定发展的方向。面对本次学科评估结果,我们既要痛下决心、针对问题重新调整学科建设思路,切实加强学校管理的执行力,也要坚守115年南京大学“诚朴雄伟”的文化传统,真正变消极为积极、变被动为主动。学校党委非常感谢广大校友对母校办学发展的关心支持,大家所提出的宝贵意见建议,充分展现了校友们对母校未来更好更快发展的期许和对学校领导班子沉甸甸的信心。这份关心与信心,是开创未来办学新征程的动力之源。学校党委坚信,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南大以本次学科评价为契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团结一致、砥砺奋进,必将焕发新时代内涵式发展的新活力、新斗志、新激情,向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建设“第一个南大”的宏伟目标大踏步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