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常识:目前呼吁中国大幅度减税的,都只是在替资本家的利益发声_风闻
吕建凤-批判批判者的批判者2018-01-04 13:12
这标题不准确。应该说“目前呼吁中国大幅度减税的,都只是在替资本家的短期利益发声”。因为资本家的利益说到底还在于经济的健康发展。而目前中国如果大幅度减税,只会在短期内让资本家们获得利益,长期来看会导致经济走弱,那么资本家们的根本利益也会受到严重损失。
国民经济价值的构成,是由工资、利润、税收三部分组成。简单地从逻辑上分析,税收部分大了,工资与利润部分就会小了。因此公知们的这个民粹式忽悠很容易让人们上当。
一般的人们不会明白,打工者只需要顾及自己的工资收入;资本家只需要顾及自己的资本利润;政府却不能只顾及自己的税收增长。
因为税收增长如果压低了资本的必要利润空间,经济就会呈萎缩趋势,社会的就业问题就会严重起来,社会就可能出现越来越多的问题,经济会进一步萎缩,结果会导致财政支出压力增大、税收来源减少,这还是好的,如果进一步恶化,会导致社会动荡,危及政府的根本利益。所以政府不会不顾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任意增税的。
在政府、资本家、一般劳动者中间,资本家们是最可以肆无忌惮的。这个地方的利润空间小了,他们可以把资本投到其他地方去。因此它只需要有合适的利润空间,不会特别在意某个特定地区的社会是否稳定。于是,减税给资本带来的利润未必会被使用于既有市场上的经济活动。
资本获得超额增值以后,不但未必会在既有的市场上增加投入,相反有的资本势力还可能通过对特定市场的破坏,打压市场资产价格,迫使更多资本逃离与消失,然后再低价掠取资产以牟取暴利。这样的现象在亚洲金融风暴中即为典型;在中国的股市上也表现得很明显。
一般劳动者则是最弱势的一方。因为他们只能在既定的环境中谋生活。因此他们与政府一样,需要所在地方的社会和平与稳定。
而政府一方,则为了实现社会的持续和平与稳定,既必须维持一般劳动者的必要收入水平,又必须满足资本的必要利润空间要求。
从这个分析我们知道,政府的收入能够越多,就越能够满足社会各方面的需要。但是政府的收入水平,会受工资必要水平与利润必要空间的限制,不可能想要多少就能够实现多少。
而且,由于经济越发展得越快,资本增值速度就越快,资本所需要的利润总空间就会越大,而随着经济的发展,边际消费倾向会越低,利润空间相对于资本增值的速度会越慢,资本利润率会加速降低,于是对于减税的要求又会增大。
如此恶性循环,政府的收入在经济价值中的比重会越低,政府调控经济的能力就会越来越弱。西方国家政府调控经济的能力就是这么降低、乃至于几乎丧失殆尽的。
因为政府收入越多就越能够满足社会各方面的需要,同时政府收入水平又必然地会受到工资必要水平与利润必要空间的限制。所以我们要衡量政府收入水平是否过高,只要看经济发展的状况如何就好。
如果经济发展得不好,就证明政府的收入水平过高,压制了资本的必要利润空间;如果经济发展得很好,就证明政府收入水平合适。如果经济过热了,就证明政府收入水平太低。当然,这里的政府收入水平“过高”或者“过低”,也可以解释成为财政支出的“过少”或者“过多”。
有人会说了,你这是以中国经济发展好,作为中国政府收入过高的辩护,故意忽视了如果中国政府收入降低一些,经济会发展的更好的可能。这是不懂经济发展规律的表现。
上面已经分析过了,经济发展得好,会导致资本增值速度快。于是市场上争夺利润的资本会增加。利润空间决定于生产效率与成本的变化:效率提高而成本不增加,则利润空间增大。效率不提高而成本增加,则利润空间减少。
争夺利润的资本越多,会导致市场资源价格上升,如果生产效率不能够同步上升,利润空间就会缩小。在资本利润预期降低的环境下,经济发展就会停滞。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有两个:
1、政府扩大财政支出,增加市场有效需求,维持资本的必要利润空间;
2、通过科技进步手段,提高生产效率,抵消资源价格上升导致的成本增长。
很显然,后一个方法才是根本的方法。也就是说,应该通过促进企业实行科技进步,实现产业升级、提高生产与经营的效率,来维持资本的必要利润空间。
可是资本的唯一特性就是逐利。如果现有的生产力水平上就可以获得足够的利润,资本家们是不会用高成本投入,进行有风险的科技进步投资的。所以,在国民经济发展速度可以满足社会就业要求的环境下,用减税的方法刺激经济,会促进企业的惰性。
这一点在发展中国家体现得特别明显,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都不能让他们摆脱贫困落后,原因就在于他们的科技进步缓慢,生产力水平落后,导致了他们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力。
原因就在于,那里的资本只想,也只能在既有的科技水平上赚钱。当即有环境不适合赚钱了,资本就离开了,或者被消灭了。倒是发达国家的资本集团,因为自己不努力创造先进技术出来,就只剩下死路一条,才会不得已只好进行科技进步的投资。而因此所冒的风险,必须有国家财政的支持为条件。
从上面的事实与逻辑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工资、利润、税收三者之间,存在着客观规律决定的分配关系。分配的关系符合客观规律要求,经济就会发展得好;反之就会发展得不好。
目前中国经济发展是世界主要经济体中发展的最好的:在世界经济不景气导致全球有效需求萎靡的情况下,中国经济依然保持着西方发达国家即使在他们的黄金增长时期,也难以达到的增长速度,意味着中国的经济价值在工资、利润、税收的分配关系,相对是最符合客观规律要求的。
相对其他国家,中国的经济价值分配最符合客观规律,不等于中国的经济价值分配关系就完全合理了。因此必要的结构性调整也是需要的。其中就包括了税收体制的适当改变。因此我并不反对一些结构性的减免税行为。只要这些行为的动机与结果是与经济发展向好所联系的。
可是现在一些主张中国大幅度减税的人们,只因为中国的税收制度与西方国家不同,认定中国政府收入比中国大,就要求大幅度减税。
凡是有理性的人都知道的一个逻辑就是,一般的大幅度减税的实际受益方往往不是人民群众,只是资本利益群体。于是不顾经济发展的状况,只根据西方国家的理论教条,主张通过大幅度减税、降低政府收入比重的人,很明显就是站在资本利益群体的立场上发声。
而这样的发声因为不是从理性要求出发,所以很容易就会表现出他们的愚蠢来。比如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副所长 周天勇——我很奇怪,这么愚蠢而又持与当局相反意识形态的人怎么会在中央党校任要职的——就是其中一个。
周天勇在他发表于FT中文网上的文章《应对美国税改,中国也应减税清费降成本》中,鼓吹中国应该大幅度减税。他的观点不足为奇,值得一说的是,他的言论中表现出明显的无知。
第一,他以为减税就可以降低企业成本,于是就可以刺激经济增长。就不会用脑袋而不是身体的其他部位想想:如果减税就可以做到这些,世界上还会有经济危机这回事吗?
经济发展的充要条件在于市场上的有效需求。减税的主要受益者往往是富裕群体。他们对于既有的消费领域与品种已经消费饱和,不会将因减税而增加的财富用于消费;同时当然会导致财政收入的减少,于是政府的投资能力与民众的福利收入会减少,市场有效需求就会减少,经济发展的环境会更加恶化。
减税让市场经济价值更大比重的转化为资本,于是在市场有效需求进一步减少的基础上,追逐利润的资本增加,必然导致预期资本利润率的降低,当然就会进一步降低资本向实体经济的投资欲望。这样怎么可能促进经济增长?
第二、他说中国现有税制【引导企业更多和快速地用自动生产线和智能机器人来替代劳动成本,对多增加就业极为不利。从制造业生产来看,截止2017年11月底,工业机器人完成的产量为104793套,比去年同期增长了68.9%,而且销售供不应求】,居然把企业的技术进步当做了不好的现象来说!
过去我们羡慕西方国家的技术先进,生产线上几乎看不见工人的身影。如今我们的企业用机器代替人工,怎么就成了不好的现象了呢?而且伴随着自动生产线与智能机器人的使用的是,我国社会的就业情况连年好转。这在事实与逻辑上,都找不出把中国的企业技术进步当做不好的现象的理由。
很明显这样的现象更进一步证明了中国目前税制对于经济发展的良性促进作用。因为经济要可持续发展,就必须以企业技术不断进步为基础。没有技术进步提高生产效率,仅仅靠减税来缓解企业困难,只会增加企业惰性。
至于说自动化生产线与机器人的运用【对多增加就业极为不利】这样的蠢话,一般的经济理论者是说不出来的。因为按照这样的逻辑,岂不是农业社会更适合【多增加就业】吗?
第三、他说【因为技术进步和创新是高智力的劳动,其投入的研发表现为技术人员和其他创新人员的高报酬。由于这样巨额的投入,不能在增值税前作为成本抵扣,特别是一些小型的创业公司,其投入绝大部分脑力劳动不予抵扣,而抵扣的只是不值钱的电脑、纸张、硬盘、家具等,其实是一种严重抑制,或者重创技术进步和创新的税制】。
企业技术进步与创新的动力在于可以通过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或者创造出市场上没有的新产品,从而形成强劲的市场竞争力,获得高额经济效益。这里与高薪获得者的税率没关系。因为只要技术进步了,或者创新成功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就会暴增,没有谁会因为收入高了要交税而放弃技术进步与创新的。
【特别是一些小型的创业公司】——我不知道他本来在说技术进步与创新,为什么会突然说到【特别是一些小型的创业公司】。要知道创业与【技术进步和创新】是两回事。
就算把他这里说的【小型的创业公司】理解为小型的创新企业,作为这样公司的职员,当然更加在乎的是创新成功以后的公司大发展,会给自己以丰厚回报,而不会在乎薪资税是多少。
要知道能够拿到高薪的人,必然是有特殊能力。这样的人如果不是为了获取特别的财富回报,完全可以进入大型企业获得稳定而高薪的职位。如果这样,现行税制才是对他有较大影响的因素。只有他不满足于这样的状况,才会放弃稳定高薪的职位,投入到自己创业中去。也就是说,正是这样的税制,有利于促进人们积极创业,而不是安享稳定收入。
仅从上面三个方面的分析,我们就看到了周天勇思维逻辑的混乱,与对于实际情况的无知。但是他与其他主张大规模减税的所谓经济学家们一样,中国经济发展得好,人民收入增长快,这些事实他们都不管。他们不能忍受的就是资本利润增长遇到了一些阻碍。在这方面,周天勇与他们一类的人确实不糊涂。
可这样的人怎么会做到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副所长 位置的?这应该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