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瞧不上的长城,怎么就成了中华民族的象征?_风闻
夙兴夜寐刘沫沫-2018-12-19 14:35
来源:微信公众号“历史研习社” 作者:殷九洲
这几年,张艺谋导演一直在考虑怎么样拍几部电影,让国外的观众了解中国,了解中国的文化。展示中国文化就得有一些特定的符号,比如大红灯笼、书法、竹林、抹胸……只是这些符号还是有点小气了,真正能突出民族形象的是什么?
去年,张导给出了一个答案,《长城》。这部电影请来了好莱坞男星马特·达蒙领衔,刘德华、张涵予、鹿晗、景甜、王俊凯等一票一线明星共同出演,好莱坞顶尖特效制作团队倾力打造,10亿元人民币的鸿篇巨制……
豆瓣评分,4.9.
▲电影《长城》海报
电影中的长城内部机关重重,宛如“陆上航母”,由无影禁军世代镇守。如果长城仅仅作为防御夷狄(电影中为饕餮)入侵的边防工程,那又怎样理解长城在今天被视为中国人意志、勇气和力量的标志、中华民族精神象征的呢?
在2000多年前,“基建狂魔”秦始皇大修长城的时候,几十万农民工付出了血与泪的代价,一个农民工妻子还因为丈夫离奇失踪,闹出了一个上演千年、流传甚广的“孟姜女哭长城”谣言。
300多年前,坐稳江山的康熙皇帝对于前朝大修长城的举动嗤之以鼻,“本朝不设边防,以蒙古部落为之屏藩耳。”就这么一句话,长城在康熙皇帝眼里可是国力衰弱的表现,大清朝可不用靠长城解决防御问题。于是,长城在清代就近乎于废墟。
细思极恐,康熙瞧不上眼的长城,怎么就成了我们现代人脑海里中华民族的象征符号呢?历史上作为防御工事的长城,最终转变为中华民族和中国精神象征的过程,恐怕并非一部“国师”的电影就能道尽。
一、鲁迅:伟大而可诅咒的长城
在18、19世纪的欧洲,人们喜欢将中国的长城与埃及的金字塔相比,启蒙时代的思想家伏尔泰十分欣赏中国文明,他在《风俗论》一书中虽然盛赞中国长城是超过埃及金字塔的伟大建筑,但也认为作为防御工事的长城已经丧失了本来的功能,只是古老中国悠久历史的一大证明。
**▲**19世纪八达岭长城摄影与版画的比较
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伏尔泰的上述看法也成为中国人自身看待长城的方式,长城与金字塔、罗马石渠一样,都是地球上最伟大的先人遗迹,可作为考古实物留存。在与埃及、罗马、巴比伦等文明古国的对比坐标下,“古老”的长城及它所代表的中国,确立了自身文明古国的地位。
长城在民国初年被赋予了多重的身份含义,它因其古老而受到尊崇,但同样因为“老”,在面对现代社会时亦常常遭遇批评甚至诅咒,褒扬和嘲讽的双重声音此起彼伏。
▲《真相画报》上的长城照片
鲁迅1925年的散文《长城》激烈地显现出了这一矛盾冲突,诗中称长城为**“伟大而可诅咒的长城”**,结合鲁迅及当时新文化运动的语境,可以认为这里的长城是在隐喻中国的文化传统。1935年在同样以《长城》为题的一篇诗作中,作者鲁郎称长城虽然标示着古老国家的文明,但现今的荒凉却使人伤心泪下:
唉,长城,你如我
衰老的祖国,几时重兴?
长城的伟大犹如古代中国的辉煌,而如今的荒凉则是中国衰微的真实写照,衰老且凄凉的长城在荒野与狂风中挣扎求存,犹如风雨飘摇的中国在列强环伺的时局中摇摇欲坠**。此时长城所蕴含的象征与我们今天所熟知的理解全然不同。**
▲《良友》画报中的长城与纽约摩天大楼,1930年
简言之,到了20世纪20、30年代,长城开始获得多种价值内涵,就其本身而言,长城被视为伟大的古物、东方文明的标志,但在现代象征含义下,长城即使散发着昔日的光辉荣耀,却终究被认为是“**老而无用”**了。
二、抗战:长城被推到了第一线
长城在20世纪获得全新的意义要拜日本所赐。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军占领东三省,并开始不断侵扰关内。1933年初,战事已蔓延至长城沿线,日军对长城沿线关隘的进犯极具象征意味,触动着国人的神经。战局的发展以及随之而来的强烈危机意识使“老而无用”的长城重新进入了公众的视野。
1933年初,山海关失陷,山海关在中国人的记忆里一直存在着特殊的情感和含义,作为长城起点的“天下第一关”,山海关的失守不仅意味着日本入侵中国内地的开始,也意味着作为防御工事的长城已无法阻挡侵略者的脚步,长城毁坏所带来的废墟景象象征着****“家国山河”的破碎。
▲丰子恺《关山月》,1933年
1933年2月17日,日军进犯热河,3月4日占领承德,兵峰直指长城沿线的古北口、喜峰口、罗文峪等关隘,著名的“长城抗战”随之展开。在战事初期的喜峰口与罗文峪战役中,宋哲元领导的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九军与敌人激战数日,一度击退日军攻势,取得了长城抗战初期阶段的重大胜利。
这两次长城保卫战是“九一八事变”以来,中国军队极少数能与日军相持并取得胜利的战役,消息迅速传遍全国,提升了士气、振奋了人心。
▲《河山破碎》,《摄影画报》,1933年
二十九军的坚决抵抗和胜利让全国民众看到了希望和曙光,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血肉”与长城的关联也正是此时通过新闻舆论建立和传播的。在报纸和广播的宣传中,新闻里反复强调着前线将士的**“牺牲精神”**,以及“敌有枪炮,我有血肉”的拼搏气势。
1933年3月的诗作《喜峰口》将在战场上战斗的将士们比喻为“铁血的长城”,呼吁社会青年“投笔从戎”,在另一首名为**《守卫我们的长城——献给守卫长城英勇的弟兄们》**的作品中,诗人写道:
眼看看中国将沦亡,
中国亡了为奴心多痛!
起!起!一齐起来救国上前去抵抗!
上前去抵抗!
血染长城也荣光!
1933年4月的《时事月报》上刊载了一幅梁中铭所绘的插画,描绘了一个巨人般的战士紧握步枪,正要迈开脚步,跨过低矮的城墙,冲向前方,脚下正是万里长城,表达了长城本身可以被敌人摧毁,但用**“血和肉”做成的长城,则坚不可摧**。
▲梁中铭《只有血和肉做成的万里长城才能使敌人不能摧毁!》,1933年
1933年初的长城抗战成为长城象征意义蜕变的关键时刻。
在长城抗战中,人们真切的感受到“砖石的长城”不足以保护民族和国家,唯有身躯做成的万里长城才能不被敌人摧毁。长城抗战的新闻报道将长城、血肉宽泛地联系在一起,促使**“人的长城”、“血肉长城”**等观念开始浮现,自此,长城开始与民族、与国家有了更加紧密的关联。
三、“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
1935年中国左翼文化工作者推动完成的**《义勇军进行曲》**歌词,为新的长城观念确定了一个经典化的表达文本,使“长城”与“中华民族”的关系得以确立并广为传唱、深入人心。
▲《电影半月画报》,1935年第2期
今天的国歌《义勇军进行曲》最早是作为电影《风云儿女》的主题曲出现的,《风云儿女》是一部关于革命、爱情与抗战的电影,长城的意象贯穿电影始终,既作为情节的一部分参与叙述,又象征着不屈不挠、勇赴前线的万千国人。
▲1935年5月24日《申报》刊登的《风云儿女》广告
田汉作词的《义勇军进行曲》不仅紧紧贴合电影的主题,更是将长城抗战时期出现的**“人的长城”、“血和肉做成的万里长城”等概念纳入其中。早在1934年,同样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苦力歌》**中,出现了新长城的意象:
让我们结成一座铁的长城!
把强盗们都赶尽!
让我们结成一座铁的长城!
向着自由的路,前进!前进!
这座“铁的长城”,到1935年创作《义勇军进行曲》时最终凝结为**“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这一经典传唱的文本。长城在这一过程中获得了涅槃重生,从原本注重历史性和物质性的长城,升华为一座更具精神层面意味的、新的长城。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注重舆论宣传工作的国民政府,开足马力发动国家宣传机器,全力动员抗战。长城以及作为国家和民族象征的**“长城”形象**借助官方媒体和宣传渠道的复制和传播,进一步深入人心。
▲刘良模在上海西门公共体育场指挥数千群众高唱《义勇军进行曲》,1936年
《义勇军进行曲》从一部电影的插曲转化为国家意志的具体体现,迅速在国内流行。由于其激昂的曲调和振奋人心的歌词,被认为可以媲美法国大革命时期的《马赛曲》,该歌曲也从民间歌咏演出必备曲目上升为官方力推的抗战歌曲。
▲力群《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1938年
新的长城观念和话语正是在官方宣传机器的推广下普及全中国,长城中原有的多重象征意义,尤其是历史上的负面价值被体制化的“血肉长城”一一剔除,留下了其中最积极、奋进的一部分。“长城”将“我们”与“中华民族”熔铸成一个整体,“新长城”自此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
著名的历史学家霍布斯鲍姆认为,传统事物只有在摆脱原先功能的基础上,才能获得当下珍贵而崇高的象征意义。
从古老而伟大的“砖石”长城到由战士构成的“血肉”长城,在抗战这一特殊的历史背景下,“长城”完成了从物质到精神的转化,而这一转化也一直延续至今,并不断产生新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