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土重来,曾经叱咤风云的飞信路在何方?_风闻
观察者网用户_244027-2018-12-19 11:08
作者:王小哼 来源:财经早餐(Femorning)
在没有微信、手机依然是傻瓜、平板还没出世的2007年,中国移动推出飞信,一时风头无二。
作为当初中国移动在即时通讯领域的扛鼎之作,飞信注册用户最高时达到了5亿,高峰时拥有高达9000万的活跃用户。
飞信之所以能够起飞,无疑与它的“亲生父母”中国移动脱离不了干系。
在短信1毛钱一条,流量5块钱只有30M的年代,免流量、免费发短信太具吸引力。
不知道有多少人像当时的老王一样,靠着飞信节约了不少短信费呢?
然而多年过去,出身“高贵”的飞信却“高开低走”,逐渐消失在时间的长河里。
飞信回忆录
对中国移动来说,2007年飞信的出现实际上是矛盾的。
作为即时通讯工具,**飞信的发展壮大会直接影响运营商的短信收入。**但是,飞信要想真正获得用户,发短信必须是免费的。
这如果放在人们不怎么发短信的今天,还可以考虑,然而对2007年短信收入高达400多亿中国移动来说,几乎是不可能。
于是,这也正是为何飞信的免费发短信有了既定前提:必须短信收发双方都是移动用户才可以——短信收入不能白白牺牲。
这个限制无疑降低了大家对飞信的使用热情,不过,在当时,飞信并无竞争者,所以也算过得安稳。
2011年,微信的出现无疑给飞信带来了“灭顶之灾”。流量方面,QQ的用户数足以和中国移动匹敌;底层支持上,4G的蓬勃发展加上更优惠流量资费,给予了微信不可多得的发展机遇。
此外,中国移动规模虽然很大,但在互联网这块基本上都是采用外包的平台化操作,据说飞信当时是北京移动和易通无线公司合作开发的,后面又转到神州泰岳。
不管是谁,飞信的发展都需要高度依赖合作公司的技术和团队,这无疑降低了团队内部沟通协调的效率。对产品的运营开发都不是好事。
和飞信再出江湖
不过,最近有朋友发现在电梯里看到了“和飞信”的广告。相信很多人和老王一样,第一眼就觉得这个名字和飞信脱不了干系。仔细一看,和飞信确实跟飞信一样,系出中国移动。
不只是在上海,据北京商报报道,最近中国移动“和飞信”宣传势头很大,北京各大小区里都铺满了广告。
曾经的飞信换了个名字复活了。
在今年12月7日举办的中国移动全球合作伙伴大会上,和飞信新品正式发布,既面向toB端的政企客户,又面向toC端的消费者,颇有“钉钉”+“微信”的意思。
在政企服务方面,和飞信基于运营商移动认证能力,建立和飞信APP与IT应用的新连接,为政企用户提供Sass级解决方案,打造政企应用入口;
在通信升级方面,和飞信结合通信网与智能手机特点,推出多方电话、智能短信、必达消息、防骚扰电话等新通信功能;
在客户运营方面,和飞信将实现家庭短号网、校园短号网、政企短号网等传统圈子的线上化,其中和飞信密友圈版正努力打造家庭亲情网入口。
不过,除了通话功能,和飞信社交的**前提是通讯录朋友也有和飞信账号,**但老王调查后发现,周围朋友几乎没有使用,并且纷纷表示,和微信比没什么区别。
这也正是为何老王认为和飞信的出现并不能激起多大的浪花。
《腾讯传》中曾记录了这样一种场景:微信上线后,第一批用户来自互联网的从业人员,主流的用户多认为这款应用没有任何亮点,**反而是多此一举的产物,甚至没有短信来得方便。**如果单纯为了节省短信费,微信还不足以吸引足够多的用户使用。
2011年1月,微信1.0版本正式上线,在苹果的App Store中,依然可以看到微信上线最初两个月后,来自用户的诸多不满评论。在当时的App Store下载排行榜上,你可能需要往下划很久,才能找到微信。
创新遇到非议是不可避免的,微信用成绩回复了市场的质疑。此后,从米聊到子弹短信,无一能够撼动微信在熟人社交领域的地位。
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熟人社交有很坚固的壁垒。
如今用户的亲人、朋友甚至同事等社交关系基本都是维系在微信中,任子弹短信再高效强大,**如果不能将用户的社交相关人群一并迁移到新软件中,那也只是一个空壳,**新进来的用户迟早会流失。
同理可证,微信和子弹短信受到的质疑,此时的和飞信承受的只会更多。
靠着罗永浩与产品的简单高效,子弹短信在上线7天火速获得了1.5亿融资,上线11天激活用户数突破500万大关。但是几个月后的现在,相比刚推出时的火热,已经很少有人会点开这个软件。
对于社交软件来说,或许获取用户不是最难的,留住才是。
而和飞信还在获取用户的阶段,不管是从宣传海报还是和飞信的软件内部,都可以明显感觉到,中国移动正在用“每月送10G流量”和“抽奖送视频会员”等补贴方式获取用户。
那么,和飞信靠什么留住用户呢?
从产品本身来说,和飞信与微信的最明显区别在于可以不加好友可发短信(仍需要对方是移动用户,否则需要收费)、打电话。
首先说短信,相信除了一些特殊群体,比如给你送外卖、快递的小哥,不管是家人朋友,还是同事客户,应该都是你的微信好友,靠短信沟通少之又少,和飞信的这项功能自然相当鸡肋。
而和飞信的免费打电话、多方通话是很多用户使用它的原因,但是与微信相比,并没有特别大的优势,毕竟微信也可以群组语音。
此外,习惯是很难改变的。人们从QQ到微信,从短信到微信,不仅是因为科技的进步,更是因为微信带给了人们新的、改革性的使用体验。
但在和飞信的身上,老王并没有看到鲜明的特点和真正的创新。
也许,和飞信的再次发力不仅不能撼动微信和钉钉,反而更有可能是中国移动一次“复古”而无力的尝试。
不过,这对微信来说也是一次有力的警醒:即使看似不可超越,但始终会有人发起挑战。
子弹短信的蹿红,或许也从侧面证明了大家希望微信能够脱离自我,进行一些新的尝试(比如只允许语音转成文字发送)。
不知道正在使用微信的你,**认为微信还有哪些做的不好的地方?或者说,什么样的熟人社交软件才能打动你?**欢迎留言发表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