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T-50/SU-57和其研发思路_风闻
TSQ-2018-12-20 18:14
自T-50首飞后中国军迷对其就有很多种说法,譬如拍扁的SU-27,隐形不行,最强三代机,没有弹舱、俄罗斯要停止T-50了,采购量只有个位数等等等等。这些看法也在不断变换,譬如2010年在微博微信还不像今天这么兴起时有很多比较资深的军迷在论坛,当时论坛很热闹,那个时候在超大论坛上的诸多资深军迷对T-50判断也有很大分歧,譬如有的资深军迷就认为T-50大小就是比米格-29大一点,然后由此认为T-50是又一个围墙保卫者。后来随着T-50的照片越来越多,和SU-27在一起可以比较大小后,这种认为T-50很小之类的说法就慢慢消失了。这种情况出现,与信息传递有关,毕竟懂俄文的军迷很少,另外俄罗斯也不是都像美国那样公开很多东西。缺乏信息然后靠拍脑袋去猜测,能判断准确才怪了。最近,随着俄罗斯电视台播放《从T-50到SU-57》的记录片,更多信息得以披露,这样就有更多信息和基础来判断T-50/SU-57到底是怎么回事。
《从T-50到SU-57》比较全面的介绍了SU-57的定位,也展示了气动、材料、发动机、机载设备(雷达、光电设备等)、隐形、短距起飞能力、武器装备等相关事项,当然还有很多出于保密的原因没有讲,或者是打了马赛克,但这些信息也比以往看到的要丰富很多。这里面可以看出以下几个中国军迷经常讨论的事项:
1、隐形 很多中国军迷对SU-57的隐形设计嗤之以鼻,有的甚至认为SU-57不隐形。本次俄罗斯电视台播放的纪录片中看到,俄罗斯是有全面的雷达反射测试,也有喷隐身涂料的镜头。俄罗斯T-50在测试期间,涂装经过多次变化,最初是迷彩割裂,现在变成了周边一圈白加数码过渡到深色涂装。由于俄罗斯战斗机涂料颜色和中美四代机颜色不同,很多人以中美涂装颜色来衡量俄罗斯战斗机,他们甚至认为SU-57就是没有隐身涂料,其判断依据是目前没有看到SU-57带龙勃透镜。个人认为,包括2017年俄罗斯在莫斯科航展露面的几架T-50飞行时并不是最终涂装,接近最终涂装的T-50并没有露面,所以没带龙勃透镜并不奇怪,后续正式涂装后是否带龙勃透镜可以继续观察,2019年是个莫斯科航展是个观察时机。
2、弹舱问题 视频中能够看到主弹舱开启,采访中也提到格斗弹舱的事情,所以弹舱问题应该不是问题。国内一些军迷之所以对此提出疑问,是因为对结构设计和尺寸判断缺乏经验。实际上,SU-57的机身中部厚度并不薄,并没有所谓掏空问题,而是留了足够的结构余量。另外,苏霍伊并不是战斗机结构设计的初哥,结构强度这方面问题还不至于犯中国军迷都认为的低级错误。
3、发动机和推力矢量 俄罗斯30发动机目前看其逐渐接近成熟,单台上机测试已经告一段落,计划安排双发30发动机进行测试,应该说起进度还是比较快的。对于矢量,到底是全向矢量还是上下两个方向摆动,从视频上还不能完全得出结论,因为视频中测试矢量推力是上下摆动,但是在摄像机和记者在推动矢量喷管时却是上下左右都可以摆动。从俄罗斯技术储备来说,实现全向矢量不是大问题,就看SU-57发动机结构是否支持。个人认为SU-57的结构支持全向矢量,但俄罗斯究竟是否采用不得而知。俄罗斯矢量发动机喷管实现方式和我们国家在珠海航展上的J-10B不同,俄罗斯矢量旋转位置更靠近涡轮出口,我们国家是在发动机尾喷口后端。就实现方式来说,有人认为国内的好,但我个人认为应该是各有优势。俄罗斯的实现方式或许更重,但是结构上喷管实现收缩放,矢量转弯和喷管缩放分开,其结构或许更为简单,寿命和可靠性或许更有保障,毕竟俄罗斯使用矢量推力已经有很长时间,也经历过实际考验。我们在矢量推力方面积累还不够多,今后那种矢量推力实现方案更有优势,还真不好说,还没有到下结论说俄罗斯方案就不好的时候。
4、机载设备和信息融合 俄罗斯机载设备其实还是很丰富的,与中美最大不同是其雷达比中美都多,多了侧面雷达和襟翼雷达。虽然国内一些军迷对侧面雷达和襟翼雷达并不看好,但是襟翼雷达实际上在SU-35上有应用,并不是在SU-57上第一次应用,相信也做过相关测试。侧面雷达目前没有在SU-35上出现过,但就侧面扫描来说相当于雷达偏转,技术实现没有大问题,只是有没有必要的问题。在信息融合方面,头盔、座舱无边框平显、大屏幕显示器、手不离杆操作按钮等都能看到,采访中也提到信息融合方面问题,所以在这方面俄罗斯肯定也做了整合,注意到了态势感知能力的重要性。
综合上面来看,可以说SU-57并不是像一些军迷认为的就是最强三代机什么的,而是具有俄罗斯自己特色的四代机(他们称为五代机)。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提俄罗斯研制五代机的思路,通过其研制思路或许能把SU-57上的很多事项看得更明白。
就苏联/俄罗斯研制战斗机历史来看,自二战后他们是有自己的思路,并不是跟在美国后面亦步亦趋。远的不说,就说三代机,俄罗斯比西方国家更早大范围采用光学探测设备和头盔瞄具,西方国家在俄罗斯之前也有发展光学探测和头盔瞄具,但是应用范围不像俄罗斯那么广,后来西方国家才大规模采用这些装备并进一步发展,可以说俄罗斯即参照西方国家的一些研制思路,但同时又有自己的思路。那么在SU-57上,应该延续的也是这个做法。具体来说,俄罗斯对隐形要求和中美还是有区别,实现的隐身可能没有达到中美的程度,但可能他们更看重隐身涂料的可维护性以及其它反隐身措施。俄罗斯国土很大而机场少,机场环境条件并不是很好,所以俄罗斯战斗机比较适合恶劣环境部署,如果他们选择类似F-22那样的涂料方案,那么维护方面可能就会造成很大问题,飞机的完好率和出动率都会成问题。个人估计俄罗斯在涂料方面有自己的要求,在隐形方面也做了适当妥协。在隐身方面的并不追求很高指标,但这不等于不和F-22等四代机对抗,所以他们加强了探测能力的建设。襟翼雷达和机身侧面雷达是增加了频谱探测范围和雷达扫描范围,在多架战斗机组成的联合作战群下,可以让几架雷达开机,其它战斗机雷达关机,增强探测能力和保留隐蔽攻击能力。相信俄罗斯也做过类似的论证和验证,他们也有他们的结论。另外,俄罗斯肯定也研究过F-22和F-35的雷达反射等特点,只要是假想敌的武器,各个国家都会研究一番,这个是必然的,各位军迷不要以为只有军迷看到的事项俄罗斯的研发人员会看不到。根据以往经验,俄罗斯应该也有专门的部门或者人员收集西方国家的战斗机资料,他们对这些战斗机的了解,远超过中国军迷,所以也不要轻视他们研制思路和做出的判断。
实话说,国内军迷目前大多数认可的是美国的战斗机研制思路,因为老美的确引领的战斗机研制潮流。但是如果以老美的研制思路来套俄罗斯研制思路,那么很容易得出俄罗斯的战斗机不咋样的结论。但是打仗并不是按照某个国家的思路来的,打仗是不受研制思路限制的,而是谁对未来作战情况判断的更准确,从这方面来说,俄罗斯在三代机方面的一些东西是领先了西方国家,在四代机上也未必不会出现这种情况。个人认为,尊重他们的想法,认真研究,有可能的话就吸收,这样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