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男”标签更容易被撕掉?连性取向也“双标”!_风闻
YAKIK-why even try?2018-12-20 16:42
作者:刀刀
转载自:乌拉尼亚21st
在日常生活中,你会不会也有类似的感受:如果两个女孩子从朋友过渡到恋人,这件事要比两个男孩子从朋友过渡到恋人更容易理解一些,或者是女孩子在街头上牵手看起来就是闺蜜的行为,但男孩子手拉手就会让人往其他方面猜测。
媒介学者詹金斯曾在他的代表作《文本盗猎者》中曾经介绍过粉丝文本对待耽美和百合的差异,为什么女性粉丝更喜欢写耽美小说而非百合小说。
他提出这可能是因为男性之间的社交关系更多是一种断续的状态,而女性的同性社交关系更具有连续性。也就是说,女性不同关系间并没有明显的界限,而男性在“兄弟”和“恋人”之间却存在着较高的壁垒。因此对粉丝来说,“如果我们想看到女性之间的紧密纽带,我们只需要看看自己的生活,这对我们来说是司空见惯的……而耽美则是远在天边的事。”
上述观点是从性别心理的差异出发,但如果要联系现实中男性/女性和异性恋/少数派性取向的不同社会地位,以及这些社会分类的不同机制,又要如何解释上述现象呢?
今年四月份,《美国社会学评论》(Vol .83(2):305-330)刊出了一篇研究男性和女性的性行为是如何被人们差异化看待的论文。这篇论文通过实证证明了在相同的性行为上,人们解读不同性别时的确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同时作者团队是以性别和性取向的不同社会地位来解释这种差异。
一、男性面临着更多的条条框框?
作者首先认为,地位越高的社会群体,比如性别中的男性,种族中的白人等,他们对自身类别有着越严格的群体边界。其成员必须满足这些严格的标准才会被认为是隶属于高地位群体,这也意味着,只要他们做出一点违反这个群体的行为举止,就会失去自己高地位成员的资格。
比如说,美国社会中对“白人”的界定是非常严格的,如果你的祖先有一名不是白人(“one drop” of black blood),你就会被认为是“非白人”。
同样,男性也面临着同样严格的界定,男性身上的男性气概通常被定义为一种“支配型”的男性气概,在这种严格的要求下,男性必须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不能表现出女性化的特征。
想象这样一个场景,一行人在一个黑暗阴森的房间里,一个男生即使自己也被吓到不行,往往也会壮着胆子走在最前面,因为不能在女生面前“掉面儿”。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经常会看到社会新闻中的家暴男,在施行暴力后不以为耻,反而觉得自己“是个男人”,即使事后发觉自己错了,也不会轻易道歉,甚至一些女性也会觉得“男人嘛,都是要面子的,只要态度变好了也可以被原谅”。
男性气概被传统的社会观念塑造为一种“勇敢的”和“能支配女性的”的气概,“向女性道歉”则被视为一种“向女性服软”的姿态,这和男性气概相违背。而男性在极其严格的群体界限下,自然不敢做出任何违反的行为,因为只要稍微“服软”一次,就会从“男性阵营”中被剔除掉。
男性平常面临着更大的由社会规范带来的压力,他们必须时刻紧绷着一根弦来约束自己的行为举止,“太阳再大也不打伞”、“受伤了不能哭痛”,因此有那么多男性哭诉着“做男人好难”,刘德华那首《男人哭吧哭吧不是罪》才会引起众多人的共鸣。
但是,男性行为规范的高标准总是伴随着他们自身握有的资源,或者说,正是因为他们有着更好更多的资源,所以有着更加苛刻的判定条件。
社会资源是有限的,那些占有更多资源的高地位群体为了维持自己的优势,就会划定出种种严格的规范要求,以传递一种“我们这个类别很难进入”、“这些资源没那么好拿到”的讯息。
那么,对比同性恋和双性恋,同样是高地位的异性恋是否也有着更严格标准的要求呢?
二、直男如果不“钢铁”,就更容易被误会?
作者和他的团队在研究中设计了一个实验,让调查对象阅读几篇描写不同情境的短文——一个一直是异性恋或同性恋的人物,某天偶然和一个同性/异性发生了性关系(也就是发生了一次偏离自己原本性取向的性关系),然后让实验对象判断这个人物是异性恋/同性恋/双性恋的概率分别有多大。
短文的内容如下:
迈克尔(男)最近单身,他过去和女人有过几段开心的交往关系,并且只和女人约会过,其中,他和艾米莉(女)有过一次超过两年的恋人关系。有一天,迈克尔遇到了马特(男),觉得自己被他吸引了,那天晚上,迈克尔和马特一起回家并发生了一次性关系(a casual sexual encounter)。
不同短文之间的区别只有文本中斜体的部分,其他内容保持不变,实验的自变量是短文人物的性别和性取向,因变量是实验对象的判断。
作者团队通过捷孚凯(GfK)找到了2035位实验对象,然后将他们的回答整理分析后发现,一直是直女的女性如果偶然发生了一次同性性行为,被认为依然是直女的概率是51%,被认为是les的概率是15%。与男性对比,后者只有31%的概率会被继续认为是直男,同时有24%的概率被认为是gay。男性和女性之间的概率差异在统计上显著(p<0.001)。
另一方面,一直是les的女性如果偶然发生了一次异性性行为,被认为依然是les的概率是40%,被认为是直女的概率是11%。与男性对比,后者有47%的概率会被继续认为是gay,被认为是直男的概率仅为9%。男性和女性之间的概率差异在统计上显著(p<0.01)。
也就是说,直男在发生一次越轨行为后,会更容易被认为不再是直男,但gay们即使发生了一次异性性行为,也很难摆脱自己gay的标签。
联系到上文提到的“更高社会地位的群体有着更严格的判定标准”,这一点在“男性异性恋”上也得到了验证。不仅如此,低社会地位的群体(男同性恋)即使做出和高地位群体类似的行为(发生异性性行为),也很难被认为是地位提升了(变成直男)。
这说明,高地位群体不仅对自身成员有着更严格的要求,同时也不会轻易让其他人进入自己的群体。
而这一点之所以在男性身上更为明显,是因为男性在现实社会中本身就属于一类高地位群体,因此“男性异性恋”作为所有性取向类别中最占(社会资源)优势的一类,其判定条件自然更显苛刻。
三、拉拉更有女性魅力?
上述也可以从另一个角度加以解释,下面这个图标是作者另一项还未公开发表的研究结果,测量不同性别对不同性取向的社会评价有什么不同。
可以看出,所有性取向类别中,“男性异性恋”得到的社会评价是最高的。同时男性中不同性取向的社会评价相差很大——异性恋的评价大幅度高于其他两种性取向,而在女性中,虽然不同性取向之间也有着类似的差异分布,但在幅度上却小了很多。
社会上,男性的地位优势往往高于女性,而男性的定义又有相当一部分是来自他们的“男性气概”。男性气概中包括了“被女性吸引”(be attracted to women)这一项,但gay是被男性吸引,双性恋是被男女吸引,因此这两类人会被认为少了一些“男性气概”,也就不能获得相应的性别优势。
女性的定义同样部分来自其“女性魅力”,而**女性魅力往往被认为是一种“吸引男性”(be attractive to men)的魅力。**女性的les或双性恋身份并不会影响到她的女性魅力,甚至还有可能增强这一特征,比如有些男性就认为les更性感,所以异性恋女性的优势并不会特别明显。
这可以理解为,女性作为社会上的弱势群体,是一类被定义、被观察的一类群体,在这种情况下,她们对于自己内部的等级分化并没有过多的发言权。相反,更明显的用以区别不同女性的标准,是以男性的审视目光作为参考,比如美女和丑女之间的差异,往往大于不同学历的女性之间的差异。
四、“被掰弯其实是深柜”?
作者团队在实验最后补充了一个开放性问题,询问所有实验对象:“你觉得是什么原因让短文中的人物做出不同以往的性行为?”同时邀请了两个不知道实验目的的研究员对这些回答进行编码,最后归纳为七种解释:
1)对方的吸引力;2)性行为不应该被二元划分;3)纯属好奇;4)产生了感情;5)性冲动;6)探索自己的真实自我;7)酒精影响。
有意思的是,实验对象更倾向于用“纯属好奇”来解释女性不同常规的性行为,但却用“探索真实自我”来解释男性。
如果一个直女和女性发生了关系,她可能只是想尝一下鲜,但如果是一个直男和男性发生了关系,他可能是因为找到了“真实自我”。
据说gay圈中一直有一种言论,如果某直男被掰弯了,说明他更有可能一直都是“深柜”。
这其实也在侧面反映了,相比女性,“直男”的标签并不稳固。一名男性如果要坚定自己作为“直男”的身份,最好能时刻保持着“钢铁直男”的做派,因为一旦发生一点“和同性要好”的苗头,就很有可能会被怀疑是弯的,甚至很难洗清。
不得不说,当男人的确挺辛苦的,他们在言行上受到了更多的限制。在这种语境下,当代女权运动倡导的“性别平权”就有着更广泛深远的意义,它不仅仅是为了解放长期作为弱势群体的女性,同时也是为了解放长期压抑自己的男性。
今年北大BBS上就曾发起过一个“男孩子也要打太阳伞”的活动,号召男同学应该从自己的实际需求出发,不要被性别的刻板印象所禁锢,同时,现在也有越来越多的男生开始注意护肤保养、社会热捧“小鲜肉”式的男性偶像。这些转变恰恰反映了性别形象在现代社会的变迁趋势,一定程度上打破了男女戒律森严的二元想象。让女性获得更多公平机会,也让男性身份更多自由,不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