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势造英雄_风闻
观察者网用户_238636-2018-12-20 10:08
本文自微信公号姜汁满头
ID:linlinisdead
作者:西岛
illustration by Kate Pugsley
1999年1月3日,《雍正王朝》在央视一套黄金时段开播。
说1999年前,我们先来回顾一下1998年。
稍有些年岁的长者们都还记得,1998年,是中国经济出现波折的一年。用上头的话来形容就是四个字:稳中有变。
受内需不振、特大洪灾和东南亚金融危机的拖累,从1997年下半年起,中国经济增速出现了明显下滑。1998年上半年,更进一步跌落到8%以下。国有企业累计亏损800多亿,大型银行的不良贷款加起来超过总资产的三分之一。
刚刚升任国务院总理的朱镕基站出来喊了一句我们非常熟悉,后来又被多次提起的话:经济增速要保住8%。
增长要从哪里来?增长要向改革要。
1998年,中央大刀阔斧地推动了一系列改革。其中有两项非常有名,一项叫国企改革,一项叫房地产市场化改革。
房产市场化改革没有起到立竿见影的功效,它要发威还得等到七八年后。
但国企改革的亮剑一出,谁都能看到刀刃上头闪着明晃晃的光。
从1998到2000,国企改革疾风骤雨般推进的三年,总计约有2550万人下岗。好消息是,大批国企因此很快扭亏为盈。
改革的成效很显著。从1998年下半年起,经济增长率一路回升,很快又突破了8%。1998年全年的经济增长率为7.8%,虽然离“保8”的目标还差一点点,但总算有惊无险。
国企和房地产,从此以后成为我们扭转经济运势的不二法门。一说改革,就得先动动二位太岁头上的土。
说完1998年,再来看看1999年。
1999年也不是个安生年份。若说1998多的是内忧,那1999则多的是外患。
1999年3月24日,北约向南联盟发送了大规模的空袭。5月8日,一枚导弹落到了中国驻南联盟的大使馆头上。
3名使馆工作人员死亡,20余人受伤。一时间,全国上下都掀起了反美示威的高潮。那等架势,不是今天嘴上骂骂加拿大政府拘留孟晚舟的阵势能相提并论的。
大批北京民众聚集在美国驻华使馆门前示威,甚至焚烧了美国国旗。而如今嘛,大家都就只是嚷嚷抵制加拿大鹅来华开店罢了。
若说中美交恶,1999年绝对算得一个箭在弦上、千钧一发的年份。
但我们忍了下来。
为啥?1999年,中国的GDP总量1.65万亿美元,仅为美国的六分之一。
1999年7月,对岸的李登辉公然抛出了“两国论”,拿他一点办法没有——如今的蔡英文胆子再大,也不敢在公开场合发表如此这般的言论。
国内是荆棘,国外是地雷——1998年的年关,真是难熬至极,以至于逼得德艺双馨的老艺术家黄宏不得不跑到春晚舞台上振臂高呼一声:工人要替国家想,我不下岗谁下岗?
《雍正王朝》就是在这样的年份里,和电视机前的观众朋友们见面的。
《雍正王朝》改编自二月河的小说《雍正皇帝》,编剧是刘和平和二月河两人——二月河虽挂了个名,但实际主刀的是刘和平。因为剧本对原著的改编较大,据说二月河本人对此还颇有微词。
但结果证明了,这个决定是对的。
在《雍正王朝》之前,刘和平没有给电视剧写过剧本。但他这部电视剧处女作,却表现出对波澜壮阔大历史的强大掌控力。后来经过多次锤炼,他的才华在《大明王朝1566》中达到巅峰。
而后者,是许多历史迷至今追捧的神剧。
借古说今的本事,刘和平是信手拈来。《雍正王朝》后,刘和平编剧的《李卫当官》也深受欢迎。可惜《大明王朝1566》的立意太高,玩脱了,收视率不尽人意,成了一部小众神剧。
刘和平对此颇有悔意。倒不是嫌自己编得不好——在原本的构想中,《大明王朝1566》还有部续集,叫《大明王朝1587》,用两部剧写全万历一朝的历史。可惜《1566》收视惨淡,投资人的钱打了水漂,续集的制作只能胎死腹中。
二月河本质上只是一位通俗小说家。《雍正王朝》的原著《雍正皇帝》,本质上也只是一部写写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的通俗历史小说。不说和严肃文学比,就是和自己的处女作,《康熙皇帝》相比,差的也不是一星半点。
刘和平拉了原著一把,立意才上去了。
约莫首回操刀电视剧,刘和平用力不好过猛,正好把原著拉到一个观众、评论和时代都喜闻乐见的高度——于是成就了一部中国电视剧史上的经典。
可见一个人的成功,自我奋斗固然重要,但是离开了历史进程,那也是不能成事的。
1998年是改革的时代,雍正接盘康熙的时代,也是个改革的时代。
康熙看似开创了一个盛世。可盛世的壳子底下,正涌动着暗流:
吏治松弛、国库空虚、既得利益者们结党营私、皇子们为争权夺利打作一团……
雍正接过手的,是一个摇摇欲坠的盛世。
时代在呼唤改革。但改革,是需要亮刀子的。
刀子砍到身上,谁痛谁知道。
雍正的第一刀,就砍到了那些自以为端着铁饭碗的人身上。
摊丁入亩的一把刀,砍到了地主身上:征税不再按人头算了,而按地产大小来算。家里田多地广的地主阶级们,掏钱也比从前多了。
火耗归公的一把刀,砍到了官绅身上:地方干部收税时没空子可钻,雁过拔毛的余地也小了,一项吃了好几百年的灰色收入,就这么没了。
俗话说得好: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雍正做事这么绝,也难怪惹得官绅地主们恨之入骨。
当然,读书人造反,十年不成。官绅地主们心里恨绝了他,明面上还是不敢造什么次。于是只能在各种小说传奇里为主子编排了千奇百怪的死法:有被刺客谋杀的,有被宫女缢死的,有被曹雪芹毒害的……直到过了两百多年,还被当代文人们消费,安排了一个妃嫔下药的情节。
可见中国知识分子的想象力实在厉害。
《雍正王朝》把一代皇帝树立得这么伟光正,最后还是逃不了一个油尽灯枯过劳死的下场。
雍正的例子说明了,改革的路从来不好走。难怪朱镕基甫一就任总理,就要放狠话:
准备好一百口棺材,也有我的一口,无非是个同归于尽。
毕竟改革的刀,也是砍到了端着铁饭碗的国企身上。
但是改革之下,是没有什么铁饭碗可言的。曾经那些以为考上秀才,便能逃过纳税的书生们一样;从前那些以为进了国企,便可衣食无忧一辈子的工人们也一样。
如今那些乘着时代的浪潮扶摇直上,便以为自己可以俯瞰众生的中产者们,以为自己可以长长久久保持小布尔乔亚的生活情调吗?我看未必。
改革为了人民,是要付出代价的。只是很多时候,当局者迷,我们不知道自己是改革后头的那个人民,还是那个代价。
在这样一个时代,雍正皇帝以一个万死不辞的改革家面貌出现在荧幕上,自然有他的道理。
戏里头的改革轰轰烈烈,戏外头的改革也轰轰烈烈。相映成趣。
观众看了《雍正王朝》,皇帝大臣们为改革殚精竭虑,似乎也就能理解领导同志们的辛苦了。
所以说,《雍正王朝》不是歌颂神仙皇帝,是在歌颂改革者,富有鲜明的时代背景。
这个道理二月河不懂,还埋怨把他的原著改了。这个道理很多后来的编剧也不明白,看到《雍正王朝》受欢迎,就瞎拍了一大堆的辫子戏出来,甚至还要让一个封建帝王“再续五百年”——搞得乌烟瘴气,逼得国家最后不得不站出来立规矩:
清宫戏要少拍。要多拍现实主义题材的东西。
马克吐温曾经说过一句名言:
历史不会重复自己,但会押着同样的韵脚。
改革是永远不会止步的。二十年过去了,您瞧,如今的经济增速渐渐慢下来了,中美关系也说不上是很好。可能我们又到了一个改革的临界点。至于这次要怎么改,往哪儿改,可能还有些争论——但在要不要改这点上头,大家早就达成了高度的共识。
文艺界这时候不顶上去,怎么能说得上是拥护现实主义?
可惜2018年马上就要完了,还没有一部像样的现实主义电视剧蹦出来。
偏偏赶在这节骨眼上,二月河老师还离世了。
可能这个时代的民众并不呼喊改革。大家宁愿沉溺在《延禧攻略》的欢快闹腾里面,开开心心地迎接明天——无论是悲是喜。正如鲁迅在《呐喊》的自序中所言:
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闷死了,然而是从昏睡入死灭,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