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迷雾】十七、“两岸统一越晚,对台损害越大”已成共识,却很片面_风闻
夏朝之音-夏朝之音官方账号-中国立场 民族情怀 国际视野2018-12-21 12:23
本文是应朋友要求而写的命题作文,原标题为《统一对台湾有什么好处》,文章较长,共有十二个小标题,为了方便阅读,拟分四次推送完成,全部标题目录如下:
一、“两岸统一越晚,对台损害越大”已成共识
二、“晚损论”其实是非常片面的,不足取
三、台式“一国两制”超越港式“一国两制”
四、“一国两制”对台湾的好处
五、“一国一制”与“两制”及台湾现制的相同之处
六、“一国一制”与“一国两制”的不同之处?
七、“一国一制”对台湾的好处
八、维持现状的不统和“一国两制”的统,都是对广大台湾人民的极大不负责任
九、究竟什么时间两岸统一最佳?
十、台湾人民该如何正确面对两岸必统的大趋势?
十一、香港的历史不应在台湾重演
十二、最终结论:统一对台湾最大的好处就是不要好处,要做1949年的北平,不做1997年的香港
引 言
一位原籍台湾的美国华侨前天给我出了一个题目:《统一对台湾有什么好处》。这是一个很大的题目,我答应她我要思考一下。
这个题目让我想起了另外一个类似的题目:《中国为什么要统一》。但二者还是不太一样,后者更多的是站在宏观的角度,历史的角度,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大陆的角度来说的,政治色彩更浓厚些;而前者显然是站在台湾的角度。过去,我们似乎的确很少站在台湾人民的角度来思考这个问题,这个角度的政治色彩显然要淡很多。
站在台湾的角度,特别是广大普通台湾人民的角度上,首先想到的自然是“统一对我有究竟什么好处”的问题。
有好处,有大大的好处,当然欢迎统一,如果没什么好处,或者好处不明显,我感觉不到,甚至还有坏处,那干嘛要费劲去统一呢?大家井水不犯河水各过各的不是挺好的吗?别给我讲什么民族大义,国家情怀的大道理,我只是一个普通的小老百姓,不懂政治的,国家大事是管不了的。
我想,绝大多数的普通台湾人民大概就是这样一种朴素的认识,我们不能说这样的想法不对,因为普罗大众往往就是这样的,我们只能接地气地亲近他们,了解他们,关心他们,而没有资格高高在上,指责他们。
所以,如何能让广大的台湾人民认识到统一对他们有切实好处,愿意主动促进两岸统一,或许才可以真正实现将统一事业“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愿望。
而要想让台湾人民感受到统一的好处,首先必须要了解,广大的台湾人民究竟想要什么好处?
那么,台湾人民究竟想要什么好处呢?或者说,台湾人民究竟有什么梦想必须是统一之后才可以实现的呢?
这恐怕还是要请台湾人民来畅所欲言了,欢迎台湾同胞在此补充:
1、…………
2、………….
3、………….
……………………..
在我收集到台湾人民渴望统一的好处和想实现的梦想之前,就按照我一个大陆人,站在普通人性的角度,谈谈我个人的理解和看法,权当抛砖引玉,看看对台湾人民能否有一点力所能及的帮助吧。
一、“两岸统一越晚,对台损害越大”已成共识
两岸统一是历史必然,大势所趋,不可阻挡,所以关于两岸统一问题,大陆和台湾统派人士中有一个主流的观点:两岸统一越早,对台湾越有利,反之,则越不利,统一越晚,对台损害越大。
因为时间越晚,两岸实力差距越大,台湾的分量越轻,筹码越少,而两岸统一又是必须的,故时间越晚就越没有本钱在统一或者和平协定上,为台湾谋取一个好条件,好待遇,台湾人民想要的好处就会很少甚至没有。
这个主流看法我们不妨称之为“晚损论”:两岸统一越晚,对台损害越大。
比如,《中国时报》特约专任主笔、台湾时事评论员唐湘龙先生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科研室副主任张华先生在2018年12月7日做客央视《海峡两岸》时,就都是持“晚损论”这一观点的。
邱毅等很多台湾知名统派人士及统派政党也都是持“晚损论”观点的 大陆很多人更是如此认为,此一时彼一时嘛,所以说这个主流的“晚损论”观点已经成为两岸有识之士的共识了。
这种观点认为两岸统一之:
最有利于台湾的时机:是1992年前后,即在谈“92共识”的时候,那时台湾GDP约占大陆的45%(现在才约4%),那时谈统一肯定能给台湾谋一个最好的条件和待遇,台湾可以获得最多的好处;
**非最有利但最佳时机:**是2008年马英九刚上台执政时,因为当时马英九支持度80%以上,国民党在立法院占有四分之三的席位,民进党因陈水扁弊案正成过街老鼠,台独正成“台毒”,两岸经济、军事、科技等差距也远还没有今天这样巨大,如果那个时候两岸进行政治谈判、签订和平协议,建立军事互信,为台湾谋一个较好条件和待遇,应该是水到渠成的事。
但遗憾的是,台湾已经错过了最有利和最佳的这两个时机,统一的苗头延宕至今尚未真正出现,如再继续拖延下去,台湾就会越来越被动,最后只能完全丧失统一主动权,难免有惨遭最差待遇之可能,台湾想要什么好处只能是越来越困难了。
因此,鉴于这个趋势和事实,邱毅就主张,两三年内两岸就应该实现统一,否则越来越难统一,如果像大陆有些学者(如中国社科院台研究所原所长周志怀)说的那样,统一时间节点在2035年的话,那两岸就不会统一了,或者更难统一啦!因为蔡英文已经大幅修改了教科书,已经把中国史都拿掉了,已经把中国史并到东亚史里面了,相当于把中国史都肢解掉了。目前台湾的年轻人,念的都是修改过的教科书,他们的脑海必定在三、五年之后魔音入脑、被催眠,从骨子里不再认可自己是中国人,更不是中华文化的传承者,只认为大陆就是邻国。如果那时再统一台湾,台湾的年轻人就认为是中国在侵略台湾、并吞台湾,****会奋起反击,付出的代价可想而知(可以点击参阅《【穿越迷雾】十二: 邱毅,你终于觉醒了》一文)。
因此邱毅抛出论断:两岸统一要宜早不宜晚,宜快不宜慢,如果两、三年内不统一,一旦年轻人都被洗脑,就更不容易统一了!而在和统无望的情况下,大陆想统一,就不要寄希望岛内任何党派,包括国民党,必须迅速开启以武逼统模式,即武统开始,和统结束。
这言外之意就是,只有如此才既可以保证台湾有一个比较不错的待遇,大陆也可以大幅度降低统一成本和代价,是双赢的好事。
邱毅此论更是得到海峡两岸中国人和海外爱国华人华侨的广泛赞同。都觉得统一不能再拖延下去了,越拖延,对台湾越不利,对台损害也越大,大陆统一成本和代价也越大。
二、“晚损论”其实是非常片面的,不足取
邱毅这个时间越晚,统一越不容易,统一成本会越大的论断,与张华、唐湘龙“晚统一比早统一对台湾带来的损害会越大”的观点是一个意思,都是晚损论的意思。
总之,晚统将使台湾处于非常不利的局面,吃亏受损是必然的,其本意都是希望大陆早日采取实际行动,尽快实现两岸一统。
这种主流的“晚损论”观点对不对呢?
貌似有道理,其实是非常片面的,甚至可以说是不对的, 是误导的,带有很强的欺骗性,根本不足取。
片面之处就在于这是单纯站在台湾的立场,而且仅仅是台湾权贵和既得利益集团的立场和角度来考量的,如果站在整个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立场来看,特别是站在广大台湾人民的立场和角度来考量,就完全不是这么回事了。
众所周知,过去这些年来,大陆对台单方面让利政策不可谓不多,祖国对台湾同胞不可谓不关心,两岸一家亲的调子不可谓不高,可为什么2000年,2004年的台湾大选,特别是2014年,2016年台湾地方选举和领导人选举,都是搞台独的民进党大胜呢?
今天,我们都知道,这当中相当一部分原因是因为过去大陆的惠台让利实惠并没有惠及普通台湾群众,而是被以国民党为主(包含部分民进党)的权贵和利益集团攫取了,大多数的普通老百姓和中小企业主对大陆惠台政策的获得感普遍不强,甚至可能根本就不知道大陆有让利惠台政策,即便从中获利了,也并不知道这是大陆惠台政策带来的好处。
而台湾所谓的统派,99.9%都是源于国民党系的,是为蓝营。所以,站在蓝营统派的立场,台湾不能“独”,但两岸最好是“不统”,而不是“统”,除非是台湾用“三民主义”统一大陆。
为此,无论独派,还是统派,只要执政,就会人为设置种种条件和障碍,比如放任甚至操刀“去中国化”,修改教科书,宣扬台独、独台和皇民思想等等,却说统一要看人民愿意,人民都被“独害”了,洗脑了,还哪来“中国”统的意识和意愿呢?这无非是借民意以期长期维持“不统、不独、不武”的现状而已嘛,以此蛊惑蒙蔽台湾人民,本质上当然就是“不统”。
当感觉统一不可避免,如果坚决拒统,既得利益集团的利益可能反而要受损时,就说“不排斥统一”,实为努力争取时间,延缓统一进程,是为“缓统”。
但当发现“缓统”难以为继,大陆统一步伐有望提速且不以台湾意志为转移,甚至武统不可避免时,则又希望赶紧快速统一,甚至比大陆有些人期望统一的时间还要提前很多,是为“速统”。速统自然是基于武统的,速统的目的不过是统派想利用自己促统的功劳,争取统一后利益集团的利益可以得到继续最大化的优待和保障而已。
所以,无论“不统”,“缓统”还是“速统”,都不过是台湾既得利益集团最大限度维护和延续自身利益的手段和方法而已,它既不是站在国家民族立场上思考的,也不是站在广大台湾人民利益上思考的。他们深知只有长期游走于两岸“统独”议题上,以“92共识”和“反独促统”为密码和旗帜,在大陆和台湾才最有地位和利用价值,才可以更方便两面讨好,左右逢源,获取最大利益,也成为大陆惠台让利政策的最大受益者,实现利益集团的既得利益最大化和长期化,这应是显而易见的。而台湾广大的普通老百姓,甚至中小企业主,则可能完全无感,利益集团也不会去关注和在意。
因此,真正妨碍统一的其实并不是广大的台湾人民,而是现阶段台湾的权贵和既得利益集团。广大的台湾人民可能会因为宣传误导而对统一有不正确的认识和消极态度,但没有阻碍统一的真实动机和利益诉求,而这只有局中的权贵和利益集团才有,也只有他们才可以把动机和利益诉求用之于统独的博弈之中。
所以,如果仅仅是站在台湾投机统独事业的权贵和既得利益集团的立场和角度上来看,的确是统一时间越晚,对台湾越不利,损害越大,但是如果站在广大台湾人民的立场,则事实并非如此。
那是不是说统一时间越晚,对台湾人民反倒越有利呢?
那也未必,这要看统一的模式,准确的说是统一后的治台模式。
不同的治台模式,决定了对广大台湾人民利益的多寡不同。统一时间的早晚,并不是唯一决定性因素。
三、台式“一国两制”超越港式“一国两制”
两岸统一的模式,无非是武统与和统两种,治台模式,相应地也可以概括为大陆模式和台湾现行模式,或者说“一国一制”和“一国两制”两种模式。
先说和统,如果按照现行一般理解,和统就是“一国两制,和平统一”的模式,治台模式自然是“一国两制”的模式。
“一国两制”的治台模式,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模式呢?恐怕绝大多数的普通台湾人都未必清楚,因为台湾媒体营造的舆论氛围大概多是大陆要“吞并台湾”“霸凌台湾”等这类悲情统一观吧。
其实台式“一国两制”是比香港“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港式“一国两制”还要高度若干倍,类似国中国或者诸侯国的一种松散统一模式。
对这一模式及其具体内涵,可以先看看大陆官方权威人士是如何解释和描述的吧:
1981年9月底,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叶剑英在向新华社记者发表的谈话中说:“国家实现统一后,台湾可作为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并可保留军队”,“台湾现行社会、经济制度不变,生活方式不变,同外国的经济、文化关系不****变。私人财产、房屋、土地、企业所有权、合法继承权和外国投资不受侵犯”。
1982年1月,邓小平表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两制是可以允许的,他们不要破坏大陆的制度,我们也不要破坏他那个制度”。关于“一国两制”的概念,由此正式出台。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根本就是在共产党作为最高权力统一领导之下,全国的其他政党为政治协商,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两种制度是在与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不冲突的条件下,地区50年相对不改变现有的制度。但必须是一个以共产党作为首的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即是以共产党为先,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为先,之后才是其他的事情。
1983年7月,邓小平说:“祖国统一后,台湾特别行政区可以有自己的独立性,可以实行同大陆不同的制度。司法独立,终审权不须到北京。台湾还可以有自己的军队,只是不能构成对大陆的威胁。大陆不派人驻台,不仅军队不去,行政人员也不去。台湾的党政军等系统,都由台湾自己来管。中央政府还要给台湾留出名额”。
1995年1月30日,江泽民发表了题为《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的讲话。江泽民在这一讲话中,就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若干重要问题提出了八项看法和主张,其中第三项主张就是“进行海峡两岸和平统一谈判。谈判过程中,可以吸收两岸各党派、团体有代表性的人士参加**。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什么问题都可以谈,包括台湾当局关心的各种问题**。作为第一步,双方可先就“在一个中国的原则下,正式结束两岸敌对状态”进行谈判,并达成协议。
江泽民这一讲话继承和发展了邓小平“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思想,而且比邓小平讲的原版“一国两制”还有宽松,对台湾更为有利**,“什么问题都可以谈”曾被广泛解读为,连国号都是可以谈的**。
2017年10月18日, 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坚持“一国两制”,推进祖国统一。习近平说,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共同愿望,是中华民族根本利益所在。必须继续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
可见,如果两岸能够真正实现“和平统一”,则“一国两制”也必将在台湾由构想变为现实。
台湾“一国两制”之后,国家名义上统一了,但治台模式却并没有任何实质性改变,依然是目前台湾人热衷的所谓“民主自由”的资本主义制度模式,因为“台湾还可以有自己的军队……..大陆不派人驻台,不仅军队不去,行政人员也不去。台湾的党政军等系统,都由台湾自己来管”,不仅大陆不参与台湾本岛的治理,反而“中央政府还要给台湾留出名额”,让台湾参与对大陆的治理。
统一后的台湾,依然可以拥有独立的武装力量,这事实上是把台湾当成上宾或诸侯国来对待,这也就赋予了台湾不仅有超高度自治的权力和国中国的超然地位,而且还有染指大陆政权的特权。如果统一后的国号真的也改了,世人还以为“一国两制和平统一”是大陆被迫签订的城下之盟呢。谁说不是呢?
所以台式“一国两制”可以说对台湾是相当超级的优待,是古今中外,史无前例的,显然是也大大超越港式“一国两制”的内容与实质。
(未完待续)
【下期内容提要】
四、“一国两制”对台湾的好处
五、“一国一制”与“两制”及台湾现制的相同之处
六、“一国一制”与“一国两制”的不同之处?
推荐 阅读
【穿越迷雾】十二: 邱毅,你终于觉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