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在我身边的例子,让我感慨农村婚恋市场都这么严峻了吗_风闻
东八区北京时间-不分东西南北,只知上下左右2018-12-22 23:11
刚刚接到老家一个表哥的电话,很感慨。他儿子今年23岁了,相处一年的未婚妻刚刚分手,因为彩礼等等谈不拢。据说那边是姑娘自己开的价码:首先县城已经买好的房子,68万,婚后房贷由公婆负责,彩礼38万,订婚钱8万,三金单算(强调不要黄金,要白金。)此外,老家的房子如不拆掉重还,则另加10万。
这些条件让表嫂子接受不了,表哥倒试着把彩礼钱划价到28万,其他条件照允。表侄子也不同意了,理由是我是独生子,结婚后一个养鸡场、房子等等都是我自己的,何必再要这么多的钱。于是,让媒人转告,婚事吹了。
感慨的地方在于,只知道农村婚恋市场日趋严峻,但没想到严峻成这个样子。徐州以东的彩礼从七八年前的三万三涨到六万六,然后是八万,九万,五年前是十二万,去年听说很多已经是十八万了,不过如果在县城或徐州买房子的话,彩礼可以缩减到三五万甚至不要。今年还没到春节,这就要涨到38+10+10+68万了?
更感慨的是,这一位表侄子和他的许多小伙伴一样,能说会道又聪明伶俐,曾经身边不乏小姑娘,但真到跟前却“众叛亲离”。另一位似乎不如他“聪明伶俐”的亲戚,已经有了一儿一女。他们的一大区别是前者都是走相亲“民间市场”的路子,后者是自己谈,在全国范围内寻找匹配对象,最后找到的也是在常州打工认识的。
我倒是觉得同样的条件下(外部政策和市场环境下),有的人照样娶妻生子,有的没份,更多是个体差异,责任在他们自己。换句话说,个体差异与光棍风险紧密相关。
过去一些男人走入婚姻,其实要拜政府恩赐。因为国家舆论导向是人人都要结婚生子,且不鼓励甚至不支持离婚。在二十四史里,许多朝代或某一时期男女适龄而不婚配,其父母并里长都要连带受过。现在显性或隐性的规定都没有了,逼婚的最多只有自己的父母。同样,虽然一些地方仍出于各种原因阻挠离婚,但离婚确实越来越容易。2015年离婚率是2003年的3倍多,像北上广的2017年离婚率已经高达40%。从1987-2017年,离婚数量58.1万对猛增到437.4万对,增长了6.53倍,且年均增长率达两位数!结婚离婚比例大致为3:1。
这样,结婚必然回归到一个自然状态,那就是相当多男性娶不到媳妇。一大原因是过去错误政策造成的严重性别比例失调,另一大原因是现在国家太平,而人类婴儿出生性别比例自然状态下就是105:100。本身就是男的稍多,但有没有狩猎、战争等“损耗”,所以即使在理论上他们也不可能人人都能娶到妻子。
最后可叹的是,男人们会在命运之锤落下前,拼尽全力寻找对策。譬如有的会在大学或同学群里发展,“提前卡位”,有的会在睾酮和金钱的男性魅力+经济实力的两架马车护航下,娶欧美或俄罗斯、乌克兰的姑娘,还有的则仅仅在睾酮的驱使下铤而走险,花钱娶来自缅甸、老挝或非洲的姑娘,这样的风险是新娘骗婚的多,且根据报道有相当的艾滋病传染风险…
怎么办?靠政府、骂政府都不是问题的答案。现在快进入午夜时分,多少男人还开着卡车在高速路上跑,或在工地加班,或骑着电动车从红灯下呼啸而过。男人们会在命运之锤落下前,拼尽全力寻找对策。有1%的希望,尽10000%的努力,哪怕为此付出生命的代价。说起来,这应该算是男人有男人的苦…一个统计数字是,现如今农村25-35岁的年轻男性是自杀主力,自杀率是同段女性的6倍。等70岁后,这个差异扩大到9倍。
→_→
蓝色柱状:结婚数据;橙色柱状:离婚数据
(@科学未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