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丨文化+元素混搭,题材细分后是否蕴藏着文化类节目发展新契机?_风闻
金牌舆情官-金牌舆情官官方账号-2018-12-22 20:59
临近年底,《上新了·故宫》、《一本好书》等一系列文化节目齐齐发力,可以看到的是,文化类节目早已抛弃早期的“诗词歌赋”等旧几样,转而积极寻找题材蓝海,以期寻得类型节目新的突破口。
文化+ 赋能文化类节目创新
长久以来,汉字、成语、诗词可以说是文化节目的重要板块。一段时间内,文化类节目弥漫着浓浓的中国风,比如回溯中国猜谜传统的,央视《中国谜语大会》。比如,讲述历史人物故事的贵州卫视《最爱是中华》等等。
而随着《中国诗词大会》等爆款的诞生,以及大量同质化节目的出现,进一步促进了此类节目的创新发展。如天津卫视的《国色天香》,创新地提出了“歌改戏”的节目形式,这档全国首档原创明星戏曲真人秀节目,虽然水花平平,但其传统与时尚碰撞的节目形式,还是给了业界一定的思考。
又如,今年开播的《经典咏流传》,将古诗词和部分近代诗词配以现代流行音乐,“和诗以歌”的创新形式,让观众耳目一新,更是在豆瓣上拿下8.7的高分。
北京卫视《非凡的匠心》则是将传统工匠精神与文化结合,以故事推动节目叙事发展。《王者历史》甚至将游戏和历史做串联。
此外,《我在故宫修文物》、《国家宝藏》等等文化节目以年轻的视角重新解构了古老的国宝文物,传统的文化得以更鲜活地展现在观众面前,也进一步拉近了与年轻观众的距离。相关数据显示,2017年各大电视台和视频网站推出的文化类节目数量超过50档。其中包括,《朗读者》、《见字如面》等爆款。
而在18年,随着年底几档文化类节目,《国家宝藏》、《一本好书》、《上新了·故宫》等节目的开播,我们也看到,文化类综艺也迎来了更细化的分类。
《赢在博物馆》以博物馆为观察主视角,号召观众走进博物馆、熟悉博物馆、爱上博物馆;《国乐大典》则以民乐为切入口,通过邀请不同民族的乐团同台竞演,展现出民乐的不同侧面。《小镇故事》中,中国散落各地的特色的小镇,则成了有待挖掘的瑰宝。 山东卫视的《非遗说》则打出了中国首档非遗传承创新文化类节目的旗号。
文化类综N代何以难常青?
可以看到,文物、博物访古、采风、工匠、诗词歌赋、文化类节目的节目样式愈发的丰富多样。而在表现形式上,文化类节目早已打破,过去以演播室为主的固定样式,既有延续演播室竞技的,也有强调角色互动的,当然实地探访的不再少数。当然,文化类节目愈发精致的节目包装也让观众称赞不已。
有意思的是,越来越多的文化节目将视角外延下沉至下线,以期通过线上线下的联动提高节目热度,如《上新了·故宫》就通过顶尖跨界设计师,每期诞生一个引领热潮的文化创意衍生品,进一步延展故宫文创IP的热度。
值得一提的是,旨在唤醒了观众特别是年轻观众对于文化的探索兴趣的文化类节目出发点虽好,站位虽高,但文化类节目保持常青,仍属难事。据统计,央视的节目除外,除了浙江卫视《中华好故事》和河北卫视《中华好诗词》做到了第5季之外,其他地方卫视的文化类综艺节目有综N代的寥寥无几。
此外,如今的文化类节目口碑虽高,但普通一个硬伤,就是,歌曲改编的,很难有流传的,pk比赛的,则很难有引起众人讨论的选手,读书阅读的,则很难形成对作品的广泛讨论。一言以蔽之,距离下一个爆款,路漫漫。
将经典文化、古风传统通过节目载体演绎,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要考虑到观众的接受度,也要考虑到这类的还原度。**切忌浅尝辄止,走马观花。
需要指出的是,文化类节目除了愈发细分之外,我们也看到不少的节目变得“古风”十足。古筝、古琴等频繁出现。但专业的点评、专业的表演却是缺位的,甚至对于文化的基本认知都是错误的。特别是某些节目,为了吸引年轻的观众,而不得不选用了流量型选手,但不知所以的点评,让人不禁反问一句,面对自己不熟悉的领域,是否应该先补一下课呢?
“文化”元素或只成了这些节目揽在身上的一块招牌,文化类节目,应避免过度娱乐化而带来的负面影响。
那么,不断细分精细化经营,就能成为文化类节目焕发新生的新契机吗?文化节目如何才能跳脱出曲高和寡的困境,真正地实现向年轻人地传播和扩散呢?这显然不是一个节目、或者是两个节目就能解决的。
(作者: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