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耳蜗丢失”事件反转背后:情绪总是比事实传播更快_风闻
刺猬公社-刺猬公社官方账号-2018-12-23 21:05
作者:赵思强
来源:刺猬公社(ciweigongshe)
这事儿的重点到底是什么?
刺猬公社 | 赵思强
人工耳蜗又丢了。
据《北京青年报》12月19日报道:一位名叫李明的年轻人在乘坐地铁时,丢失了一个价值二十万的人造耳蜗,李明的姐姐表示,如果人造耳蜗没有找到,就需要“再开一次头颅,把脑袋里面的耳蜗拿出来。”
目前,这则报道在微博上的转发量已经达到2.8万。
一个常规且普通的新闻事件。
但“寻找耳蜗”的整体舆论在第二天迅速发生反转。微信公众号黑奇士发布文章《大骗局:20万耳蜗丢失刷爆朋友圈?媒体和商家恶意炒作滥用善心》,作者非常肯定的认为:这是一家澳大利亚人工耳蜗制造商策划的营销事件。
随后作者列举了三条理由:
1.人工耳蜗丢失,不需要开颅;
2.12月已经发生多起人造耳蜗丢失事件,报道内容套路类似;
3.人造耳蜗的价格并没有20万这样昂贵。
文章最后,作者指责《北京青年报》,在很多关键问题上并没有深入了解,是澳大利亚厂商的“帮凶”。一部分看完文章的读者,大呼上当受骗。
需要开颅的说法,早前也有媒体采用过,比如10月份的这篇《全城寻找!郑州3岁男童人工耳蜗丢失 找不回来孩子可能还要做开颅手术》。作者稍加阅读就会发现,耳蜗在媒体报道后,找到了。并且,河南省儿童医院还针对是否需要开颅,对家长做出过解释:
北青的报道确实有很多细节不够严谨。但结合之前的媒体报道,一个可能的解释是,家长也可能不确定是否需要开颅,否则家长不需要再次向医院求诊;其次,家长为了找到耳蜗,获得媒体的关注,撒谎了。
博主@realXinKee是一个双侧人工耳蜗使用者,她在自己微博里写道,大部分医疗医药产品的特征都是信息极度不对称,当事人家人对耳蜗产品认知过低是很正常的。要不是这次铺天盖地的新闻,我家人应该也不清楚手术到底是不是开颅手术。
北青的报道,很可能是同样的情况,但基本的事实是没有变的:耳蜗丢了。
网友更多的指责,针对的是“黑骑士”文中的一句话:如果家庭条件仅仅以“电动车”为交通工具,她舍得给孩子配28万的耳蜗?
非常的功利的思考逻辑。不仅缺少对听障家庭的理解,也不太明白人和人之间,复杂的情感联系。
截止目前,作者仅针对这句话的表达,做出了道歉。
最新进展是,媒体找到李明的姐姐,对黑奇士文章中的质疑逐一进行了回应。
她表示,没有参与商业合作。20万是这些年在人工耳蜗上花费的总费用,并且其实是17万,自己确实有虚报。没察觉到丢失是因为当时耳蜗在衣服兜里。说开颅是因为自己的表达有误。
情绪容易让人丢掉思考能力。对同一件事有不同的理解,很正常,但如果对自己所相信的事情过于执着,可能会在无形之中封闭自己的视线,导致无法获取更多信息,更新自己的认知。
“黑奇士”这篇文章的影响力甚广。对李明姐姐来说,耳蜗还没找到,麻烦就先找上门了。李明的姐姐在接受采访时说,“现在老是收到很多骚扰电话,我的电话一度卡顿,不能正常接听。”
社交媒体时代,类似的反转新闻始终在循环反复地发生着。两年前产生很大社会影响的罗一笑事件、知乎童瑶诈骗事件、以及时不时发生的类似“寻找走失儿童”的假新闻。
读者逐渐产生了提防心态。一旦有声音跳出来,说这则新闻有问题,就会激起他们的愤怒情绪,觉得“果然是这样!”
尤其在这次事件中,由于涉及到的核心物品——人工耳蜗——其实并不是大多数人了解的东西,读者很难去根据经验或知识来判断事情的合理性,只能凭借自己的感性和直觉。移动互联网下,碎片化信息成为消费主流,简单直接的情绪观点,胜过了成本更高,需要反复核查、梳理、思考的事实。
与基因编辑婴儿事件类似,在消息公布之初,部分媒体由于不了解专业知识,更多使用的措辞是“中国在基因编辑技术用于疾病预防领域实现历史性突破。”随着越来越多的专家介入,并且大多都在否定这项“历史性突破”。这才让人明白原来事情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简单。
为什么黑奇士抓到了这么多的“漏洞”,媒体的报道确实还不够严谨。对媒体工作者来说,要清楚,对每一个信息的取舍和判断,都会影响读者对整个事件的理解,这就要求媒体工作者要更加谨慎,尤其是一些明显会“吸引眼球”的关键因素,这次的因素就是“开颅”。
“人工耳蜗”事件的翻版,也许仍旧会继续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