俚语村言 | 解放思想再前行_风闻
俚言-俚语村言2018-12-23 14:42
今年12月18日,在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大会上,习主席讲到:“改革开放每一步都不是轻而易举的,未来必定会面临这样那样的风险挑战,甚至会遇到难以想象的惊涛骇浪。”他还讲到:“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可以说,解放思想始终都是人类社会得以发展的基础。
四十年沧桑巨变,无论是国家还是个人都经历了历练。1978年我在干什么?很多事情已经不太记得了。回想起来,对于“关于真理标准的大讨论”还是有印象的。其实,印象最深的一幕,要算是1978年的阿根廷世界杯足球赛了。那时,父母单位宿舍的每一个楼道配了一台14吋电子管黑白电视机,被统一安置在一楼的院子里,有专人管理。每晚自己搬凳子去抢位子。阿根廷世界杯决赛(阿根廷--荷兰)是中央台第一次转播世界杯赛事,比赛的电视信号是由香港电视台提供的。赛事的激动人心以及插播广告的震撼(苹果牌牛仔裤),至今记忆犹新。
可以说,沉睡的中国逐渐苏醒了。如果不睁眼看世界,思想解放也许就是奢望了。
回顾中国近代史,有几次的思想解放是值得大书特书的。 比如1920年代,毛主席关于农村包围城市的论断,就打破了苏联革命的教条,这无疑是思想解放的一次成功的范例。
再者,四十年前,邓小平对于“两个凡是”的大胆否定,以及倡导“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成为了改革开放的思想基础。
以上都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国人耳熟能详的典型例子。如果,我们把视角移向国外,也会发现,思想解放运动也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例如,马丁·路德参与发起的宗教改革运动就是一例。
在1500年代的欧洲,无论是在宗教世界还是在世俗世界当中,天主教罗马教皇都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教皇的地位相当于耶稣基督在人间的代表。
为了修建位于梵蒂冈的圣彼得大教堂,教皇利奥十世颁布律令销售新一轮的赎罪券。对于天主教徒而言,购买赎罪券可以减轻自己或者亲人在人世间的罪孽。
这时,一名年轻的德国奥古斯丁派修道院修士---马丁·路德,向罗马教廷以及教皇本人发起了挑战。1517年10月31日,他在威腾堡教堂外墙上贴出了《95条论纲》,这标志着宗教改革运动,即一场轰轰烈烈的思想解放运动的开始。
马丁·路德认为,基督徒是以信耶稣基督而被称为基督徒的,“信”是唯一的基础,即唯信称义。在上帝面前,教会甚至教皇与普通平信徒相比,没有超然的地位,而赎罪券是鼓励基督徒用金钱贿赂来赢得好处,所以是不能获得上帝的拯救的,甚至赎罪券只可能是教会和教皇揽财的手段。
马丁·路德参与发起的这场运动是影响整个西方以至于整个世界文明发展历程的重大事件。他与罗马教廷分庭抗礼,他的言辞是犀利的,而在行为上却是慎重的,他并不赞成极端的武力抗争的行为。随后的几十年间,相对于传统天主教来说,新教的教派林立。虽然,各派别不一定都是完全赞成路德的教义的,但其反抗特权和追求平等自由的核心思想是一致的。新教以及新教信徒对促进新兴的资本主义取代没落的封建主义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可以说,马丁·路德是人类解放思想的先驱,是现代资本主义制度的奠基人之一。
有西方学者认为,宗教改革运动与19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兴起,都是人类思想史上石破天惊的创举;同样的,马丁·路德与列宁,都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伟大思想家和践行者。那么,中国近四十年来的改革开放以及睿智果敢的邓小平,是否也可以与其等量齐观呢?
俗话说不破不立。不过,打破思想禁锢与砸烂一切旧传统并不是一回事。是不是说,矫枉必须过正呢?比如破四旧是不是扬弃传统文化的最佳手段?现在,孔夫子又被恢复名誉了。几千年来,他老人家的毁誉沉浮,也印证了人类思想解放历程的曲折与艰辛。
再比如中西医学,能不能并行不悖?也许,非此即彼的决绝态度是片面的。相信只要秉持开放包容的态度,道不同也应该可以相为谋的。
近日,一名标榜行为艺术的模特儿,在梵蒂冈的圣彼得教堂前的广场,上演了一出叛逆的“好戏”。她裸体坐在《圣经》之上,不知是艺术还是亵渎呢?
可以确定的是,社会变革不是行为艺术,如果激进的话,也许会适得其反。比如前苏联倒台之后,俄罗斯社会的变革之路就走得有些崎岖和艰难,至少出乎当初的预期吧。所以说,对于戈尔巴乔夫的历史定位,还有待时间的检验。
鲁迅先生说过,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不过,路怎么走,在目标一致的前提下,各自也难免有各自的走法。思想解放也是如此,怎么解,怎么放,确实考验智慧。
对于旅行者,有一条是普遍认可的,那就是,鞋子是否合适,只有脚知道。
(文中引用图片均来自于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