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说有机农业威胁世界,怎么算的?_风闻
马前卒-马前卒工作室官方账号-万丈高楼平地起,NB社区在这里2018-12-23 08:40
上一期《自然》杂志登载了一篇结论极其炸裂的文章,声称现代工业化农业比有机农业更环保。如此反“常识”的论文,当然会被各大媒体转载。然而,在中文互联网上看了一圈,马前卒工作室发现大多数媒体只是引用了文章的结论,并未涉及研究过程。
下面是马前卒工作室根据原文编写的科普性文章,和大家聊聊为什么70亿人口的世界会被有机食品推向末日。
有机食物到底环保吗?这个问题全球争论了几十年。
这里说的“有机农业”是指生产过程中,基本不使用人工合成的肥料、农药等添加剂,代之以有机肥料和饲料来满足作物和禽类的养分需求的生产方式。用这种方法生产的农作物,既避免了化肥生产给带来温室气体排放,也能让土壤充分休养生息。
直觉上,这可能是最环保的农作方式了。但有机农业也意味着不同程度的减产。虽然占用了更多的劳动力,但有机水果和油料作物的产量比传统农业低3%-11%,而有机蔬菜和谷物的产量跌幅达到了26%-33%。四十年前美国农业部部长就曾经怒斥:“谁提议发展有机农业,就叫他先决定一下要饿死美国公民中哪5000万人”。从更大范围看,如果全球都推行有机农业,谁来喂饱人类?
《Nature》刊载的这项研究,考察了有机农业和传统农业的土地效率。瑞典查莫斯理工学院副教授Stefan
Wirsenius的研究团队发现:有机农业产量低的弊端,完全抵消了它貌似“环保”的优点。有机农业不使用肥料,这意味着在全球食物需求日益增加的情况下,要开垦更多土地用于种植农作物,碳排放量由此要增加70%之多。
1****有机农业更不环保
在说论文之前,我们首先要默认一个研究前提:有鉴于全球食品需求量不断增加,环保不能以牺牲食品产量为代价。如果你不希望看到饥荒和战争,那么一块土地减产,意味着另一块土地就要增产。
于是,科学家给出了一个土地“效率”概念。凡是单位面积生产农产品更多的土地,就是“高效”的土地。因为全球食品需求恒定,土地面积不变,这块地产得多了,就节约出了别的土地,就有可能用来植树造林、休养生息。
那么怎样量化一块土地的效率?科学家又提出了一个概念,叫“碳收益”。这个数字统计的是一公顷土地,用于某种农产品生产或者退耕还林之后,排放出的二氧化碳之差。计算“碳收益”要求把一块土地变化前后,碳储存量的变化都囊括进来。
在科学家给出的公式中,“碳收益”等于这样4部分之和:
1)生产一定数量农产品,“锁住”的二氧化碳。(COCs乘以产量)
2)改变生产过程后(比如使用化肥后),温室气体排放量的改变(PEMs的改变量)
3)土壤和植被每年碳储存量的改变。
4)使用生物能取代化石能源后,温室气体排放量的改变。
第3点和第4点,科学家套用现成的模型进行计算。需要费神理解的是第1和第2两点。
上面简写COCs被科学家们称为“碳机会成本”,表达为CO2(kg)/1kg农产品,也就是生产1公斤某种农产品增加的二氧化碳当量。它表征的是一块土地用途变更后,CO2排放的增量。退耕还林的情况很容易理解,林地比农田储存的碳更多,排放自然就少了。
问题是,为什么原始土地转变为农业用地,COCs也是正值,原始土地的中的碳不是被消耗了吗?
这里需要重温一下本节开头的研究前提:不牺牲全球食品产量,那么一块土地减产,另一块土地就要增产。反过来,在此处生产某个农产品,意味着别的地方的土地被节省下来,那里的碳就不会被消耗,有可能的话还可以被用作“环保”的用途。所以从全球范围来看,在这里生产某种作物的COCs,仍然是正的。
同理,第二点PEMs的改变量。PEMs被译作“经常性生产排放”。在此处的农田中使用化肥,可能造成当地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上升。按照COCs的思路,放眼全球,这里的损失是别处土地的“福音”。
这样一来,科学家计算出了64种农产品的全球平均COCs和PEMs。下表是其中有代表性的几种。
这里可以关注一下COCs特别高的牛肉(红框),尽管生产一公斤牛肉消耗的二氧化碳很多,但把这块土地用于(集约化)牛肉生产,在别的地方释放了更多的土地。总体上,生产牛肉更加环保。
2****科学家们还有“惊人之语”
讲清楚了“碳收益”的四个组成部分,我们就可以把这个公式套用到不同土地用途上去了。
针对不同国家,科学家们调整了公式中的参数,计算出森林和农田、有机农业和传统农业各自的“碳收益”。
于是他们得到了下面这张图。
可以看到,在西非的玉米地里,使用农药的土地“碳收益”更高,也就是更环保。瑞典的小麦和豌豆也证明,传统农业尽管排放更多的二氧化碳、产生更多的生产性排放,但由于更高产,同等产量用地更少。而节约下来的土地有机会产生正面的环保效果。即传统农业比有机农业更环保。
除了这个结论,这群科学家还评估了其他的气候政策相关的土地“碳收益”。结论有:
1)增加巴西牛肉产量,产量越高越环保,到一定程度,可以等同于把牧场还原成雨林。
2)美国爱荷华州“玉米-大豆”轮作农田产生的“碳收益”,要远高于大多数种植生物乙醇的土地。
3)在众多生物燃料中,大豆柴油最环保。
4)有钱人如果能改变以牛肉和乳制品为主的饮食习惯,多吃点素,甚至改牛肉为猪肉,这部分碳排放最多可以降低70%。
看完论文结论,我们把视线收回国内。中国近年农业生产模式可以说非常贴近《自然》论文对环保的设想。
一方面,近40年来,我国粮食产量持续上升。
而在生产方式上,农业生产是日益“非有机化”的,比如化肥使用量不断攀高。
我国1980 年农作物化肥使用量为1269.4 万吨,2014 年是5995.9 万吨,增长了3.7 倍,年均增长率为4.67%。
直到2016年,我国农用化肥用量5984万吨(折纯),比2015年减少38万吨,这才实现我国农用化肥用量自上世纪70年代(1974年)以来的首次负增长。
与其同时,中国森林覆盖率稳步提高,很多坡地从农田重新变成了森林。
解放初期,由于低效率的“有机农业”需要开垦更多的山地,中国的森林覆盖率一度低至8%。经过几十年恢复,到2016年,这个数字上升到21.66%。和其他国家相比,这并不算高。不过能扭转森林减少的势头,也算很了不起的事情。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我国还将完成造林1亿亩以上,相当于一个宁夏的面积。我国甚至是全球为数不多森林覆盖率仍在增加的国家。
不可否认,中国农业生产中还有许多缺陷,比如化肥利用率低等等。但是把中国的实践和《自然》的研究放在一起,相比于理想而“无用”的有机农业,现代农业生产更具有“环保”潜力。下一步发展的趋势,只能是继续消灭小农和“有机”农业,继续推广工业化的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