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小龄童走到现在,只因“弑父”_风闻
没人知道我是谁-何必急着给自己贴标签呢2018-12-24 19:27
我来提供一个不同的角度:六小龄童倒台于**“弑父”**运动。答案有点长,但相信你读完之后,会对这次事件以及背后的逻辑有更加清晰的认识。
要知道,年前的时候,相当一部分的“六学家”们还在为六小龄童不能上春晚的事而“万民请命”,这是他作为老艺术家的艺生顶峰。但高潮过后就是贤者时间,升得越高,摔得越狠,当初有多少人捧他,现在就有多少人骂他。
这至少能给我们一点启示:互联网是有记忆的,你的一切黑历史都会被随时挖出,如果现在还没人挖,只能说明还没有挖的价值和必要。而且随着语境变迁,之前振奋人心的光辉历史,也会成为被人利用的黑料,正如过去备受尊敬的艺术家,细细剖开之后也不过是“复读机”和“西霸”。
但问题在于,到底是什么动力支持着网民去挖这些黑料,乃至彻底推翻六小龄童?我们需要透过现象看本质,诸多黑料只是支线,六小龄童的倒台,根本原因在于整个社会尤其是新一代人的“弑父情结”,而这是虚拟与现实场域的一种整体趋势。
如字面义,“弑父”其实就是杀死父亲,这当然是一种隐喻。古希腊有一个叫俄狄浦斯的人,一生下来就被人指出有弑父娶母的命运,因此被父亲丢弃在荒野。但他长大成人之后,机缘巧合,果然做了命定之事。最后他明白这一切之后羞愧难当,亲手刺瞎了自己的双眼。这就是“弑父情结”的滥觞。
要知道,男孩子生在世上,面临的第一个巨大障碍就是自己的父亲。对他而言,父亲就是强大外部世界的代言人,是强权,制度和法律,拥有对现实的一切解释权和决定权。伴随男孩的成长,由于自我控制欲和权力欲望的膨胀,他必然会经历一个阶段的叛逆期,也就是产生强烈的“弑父情结”。
这种情结的内涵逐渐外延,象征着更广泛意义上的反抗父权、颠覆传统,打破禁锢。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一本书在英美国家特别流行,是约翰·韦恩写的《打死父亲》,内容是一个男孩因为不满于父亲的管教和学校的束缚而愤怒出走的事情,表现了那个时代青年一代与传统、权威、规范等社会流行价值标准进行决裂的一种叛逆态度。这种态度也是那个时代“弑父情结”的典型代表,并一直影响至今。
在当下中国,“轼父情结”又遭遇着两种语境的碰撞:一是互联网的非集中化取向,二是既快速流动又趋于固化的社会现实,这让“弑父情结”成为更普遍化的存在。梁文道说过,弑父情结在当今国人心理结构层面表现得尤为强烈。
要知道,互联网话语权的掌控者已经是年轻人,与上一代人相比,他们更为自由肆意,不愿遵从旧秩序,不愿意受旧规则束缚。不过,他们虽然已经渐渐成为现实权力阶层的主要力量,但各种权力关系中最核心力量还是由上一辈人所把控,他们成为年轻人进一步获取权力的障碍。于是,“弑父情结”开始发挥作用,很多东西产生动摇。“油腻中年人”就可以说就是一例:中年人虽然掌握着现实中巨大的社会资源,但是在网络话语表达上却属于弱势群体,于是他们在这场争斗中首当其冲被“弑杀”。
因此,与其说“弑父”是年轻人对老一代人的一种打压,不如说是对旧有规则和禁锢逐渐开展的全面清洗,或者说是生于新时代的年轻人的价值观对前代价值观的一种取代。
而六小龄童的倒台,实际上就是这场“弑父”行动的一个个例,因为他的一些特质和表现太契合“父权”的完美形象了:
首先,倚老卖老,大吃老本。
六小龄童艺术生涯的高光时刻是《西游记》,但他后来再也没有什么优秀的代表作。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孙悟空”这个角色就像紧箍咒一样把他套牢。虽然他进行过一些尝试,创造了许多好角色,比如在我很喜欢的一部电影《过年》里,他扮演一个怯懦怕老婆的化学老师,但这些角色都被孙悟空的光辉给遮掩了。挣脱的努力不得,六老师索性就躺在功劳簿上,大吃老本,张口西游记,闭口孙悟空。央视每年都播的《西游记》,看似是给他增加影响力,但实际上每一次播放都是将他往悬崖边多推一把。
其次,霸占高位,垄断资源。
既然决定了吃老本,那就只能吃到底。但老本也不是这么好吃的,他必须谨防后人上位,因此害怕竞争。在他看来,别人的演绎很可能削弱自己形象的影响力,特别是《大话西游》的流行,让他感受到与时代品味脱节的“中年危机”。所以,与许多权力者一样,他要垄断资源、霸占高位,抢夺对孙悟空、对西游记的唯一解释权,甚至说出“一千个观众心中只能有一个美猴王”这样的话。这种人在社会上太常见了:他们自身能力已捉襟见肘,但却因年岁原因身居高位,视后辈为后患,对年轻人只有否定,因此成为后者上升之路的阻碍。六小龄童就是新一代人将厌恶投射的对象和靶子。
最后,口是心非,言行不一。
一边叫嚷着“戏说不是胡说,改编不等于乱编”,自己却愉快地接着各种代言,消费孙悟空形象;一边讥讽周星驰的“孙悟空”吊儿郎当、不合正道,却丝毫不顾忌自己扯着公鸭嗓,在各种场合打同一套猴拳的丑态;一边高喊“弘扬中华文化”,却堂而皇之地以“剔除糟粕”的名义对《西游记》进行改编,冠上自己的名字。所以要说双标玩得六,还是您六老师最六啊。
六小龄童的这些特征,是老一代人集体特性的最大公约数。这代人是现在五六十岁我们的父辈,这可能是他们在所处时代形成的生存法则,也是在饱经磨砺后积累的人生智慧。但对于80后,特别是涉世未深的90后、00后来说,这些生存哲学显然太过陈旧,与价值观极具冲突,因而也就容易成为“弑父”运动的对象。
这么看来,六小龄童的倒台只是这场运动的沧海一粟、九牛一毛。因为这场“弑父”运动波及到社会的各个领域:政治、经济、文化观念、社会规则与秩序。但其实这没有什么不好,尘归尘,土归土,老的老去,新的新来,“长江后浪推前浪,芳林新叶摧旧叶”,从人类社会发展历程来看,“弑父”往往代表着新鲜的进步力量对既有藩篱的强烈不满和反抗,而这正是推动社会不断前进发展的一种动力。
话说回来,作为这场运动的牺牲品,六小龄童如果想要洗白,怕是只能等到仙逝的那天了,彼时对演艺生涯的公允评价或许还能为他挽回不少惋惜之词。墓志铭会这样写:“这是一个有过争议的艺术家”,这是这代人对六小龄童最后的怜悯与尊敬。
作者:苏伦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1837773/answer/555450913
来源:知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