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革命与改革开放动力析_风闻
文磬-为文如磬的思索者——按人会怎样来创设社会怎办……2018-12-25 23:26
——写在毛泽东诞辰日之时的回顾与展望
【毛泽东领导的中国革命,调动民众积极参与的重要、主要动力性核心环节,是给人民“看得见的利益”。改革开放带来中国社会建设巨大发展的主要动力,也是“包产到户”、责任承包制以及国家相关的一系列政策,将“民企”、个体企业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成分,使“利益激励”发挥解放生产力的作用,用“包产到户”、责任到人,收益与付出计量、到人,让民众获得“看得见的利益”,调动了生产积极性。同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也创设和施用了中央对各级政府及其管理机构的发展成果排序激励机制,这也调动了各级政府主动推动建设发展的积极性。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巨大发展,是调动了领导和群众两个积极性的结果。今后,中国的继续发展,仍需与时俱进,继续“调动领导和群众两个积极性”。】
12月26日,是近现代以来对中国的变革发展做出不可磨灭贡献的卓越领袖毛泽东诞辰纪念日,同时中国在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的巨大成功与经验。此时乃作如下“中国革命与改革开放动力析”,以飨读者:
一、毛泽东领导的中国革命,调动民众积极参与的重要、主要动力性核心环节,是给人民“看得见的利益”
回顾中国近现代历史,在近代以来积贫积弱的困苦条件下,中国共产党能够经历艰苦卓绝的努力,调动团结亿万民众,成功实现革命目标,建设新中国,这与毛泽东高度重视给人民“看得见的利益”的思想密不可分。
可以说,中国革命能够得到民众的积极支持,较快的获得发展和成功,给人民“看得见的利益”,调动民众积极参与,是重要、主要的动力性核心环节。
从相关资料可以查见,自“三湾改编”始,毛泽东就强调开展土地革命,要给农民看得见的实际利益,吸引他们参加革命。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毛泽东反复强调,要使人民群众真心实意地支持和参加革命战争,巩固和发展革命根据地,把革命推向全国,必须关心和改善群众生活,给他们以看得见的物质福利。1942年12月,他在《经济问题与财政问题》一文中说:“一切空话都是无用的,必须给人民以看得见的物质福利。”毛泽东还曾多次指出:“最根本的问题是生产力向上发展的问题。我们搞了多少年政治和军事就是为了这件事。”“政治、军事的力量,是为着推翻妨碍生产力发展的力量;推翻妨碍生产力发展的力量,目的是为着解放生产力,发展经济。”(《毛泽东文集》第3卷,第109页。)
二、改革开放带来中国社会建设巨大发展的主要动力,也是“包产到户”、责任承包制以及国家相关的一系列政策,充分调动了民众的积极性
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若干重大改革,人们可见——
中国围绕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一根本任务,进行所有制领域改革和产权制度改革,摒弃了单一公有制模式,形成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在此基础上,积极探索基本经济制度的实现形式,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和混合所有制经济,从而极大地调动了各类所有制经济的积极性。
我们认知到:市场经济发挥价格机制、供求机制和竞争机制的共同作用,虽然有其相当的自发性、盲目性,但若处置管理适当、到位,可以有利于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资产阶级曾经利用市场经济这种形式,“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马、恩:《共产党宣言》)。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和目标,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实现了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制度的有效结合,从而为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体制机制保证,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建立起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贯彻按劳分配原则,完善按生产要素分配的体制机制,兼顾效率和公平,极大调动了经营者和劳动者积极性。
应该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的奇迹,是亿万人民辛勤劳动创造的。而调动社会各界、亿万民众以高昂的积极性建起万丈高楼……,正是给人民“看得见的利益”所带来的。
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也实际上产生和实施了中央对各级政府及其管理机构的激励机制,这也调动了各级政府大力推动建设发展的主动性、积极性;而这一激励机制正面临“与时俱进”的发展变革改进需要
应该说,民众的积极性要调动,各级政府负责人及管理机构的积极性,也要调动。各级政府及其管理机构,是社会发展建设的具体规划、管理方。没有适当的激励机制,各级政府及管理机构也未必能自动的戮力同心、真抓实干,主动展开改革和建设。
任何建设、改革、创新,都需要上下级共同的努力。而对下级来说,努力工作是他的成本,上级只能观察下级的业绩,无法万无一失的观察其努力程度。因此,如何把奖惩(如升迁、贬斥)与业绩挂钩是激励机制的核心。
在中国的现实领导体制中,改革开放以来,有专家研究认为,我们是用地区排序竞争方式,解决各级政府追求经济增长、推动改革的动力问题,激励地方政府大胆地进行地方试验,发挥各自优势,自主、主动的搞好改革开放、建设发展。从实际效果看,这应该说是相当有成效的激励机制。
不过,随着社会建设发展的状态、水平和需要,曾经行之有效的地区竞争机制,和在这个机制下改革开放早期取得的奇迹般的成就,还是面临“与时俱进”的需要的。例如:在政府或者制度层面,地区竞争已经不能只是一个目标:即GDP。更为理所当然的是:在社会公义和反腐重拳打击之下,调动政府机构人员积极性,更不能让官员在建设发展的同时,能够假公济私、从中非法牟利。……
因此,对各级政府及其管理机构的激励机制,也正在面临“与时俱进”的发展、变革、改进的需要。
读到这里,读者或许能够察觉到:近代以来,中国的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中国民众主动参与的伟大变革、发展,多是以“看得见的利益”调动各方、各界、各级积极性的结果。而今后,中国的继续发展、继续改革开放,应该仍然“与时俱进”,继续以“看得见的利益”,用科学正确适当的方式,“调动领导和群众两个积极性”。
陶文庆(文磬)
备案个人主页中文域名: http://www.陶文庆.cn
非中文“备案个人主页”域名:ttp://twq5105.isitesta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