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寄明月》“血洗B站”的SING女团,究竟是如何圈粉阿宅的?_风闻
ACGx-ACGx官方账号-2018-12-25 19:49
题图 / SING女团
本文由ACGx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从互联网O2O到“电子国风”,这是一段人气女团的成长史
如果你留意过今年国产游戏和动画的主题曲,那么你很有可能会发现一个在二次元极为活跃的女团。不论是手游《方舟指令》的《神域法则》、《云裳羽衣》的《云裳谣》,还是动画《魔道祖师》的片尾曲《不羡》、《猫妖的诱惑》的主题曲《前尘》,背后的演唱者都有同一个名字——SING女团。
实际上,这个带有“二次元”、“中国风”标签的SING女团,在B站有着极高的人气。她们不但凭借一首《寄明月》“血洗”音乐区、舞蹈区,你甚至还能在游戏区、鬼畜区见到与之相关的作品。即使没有了解过这个女团的B站用户,也可能对它的名字有所耳闻。
在B站,《寄明月》舞蹈版MV的播放量已经突破540万,SING女团官方账号的粉丝达到了34万。该女团的高人气,也让很多人产生了一个疑惑:“中国的女团千千万,为什么SING女团能获得B站用户的喜爱呢?”
互联网概念女团的风格摸索期
其实,中国的各个经纪公司,对于“打造中国女团”这件事一直都很有热情。大概从2015年起,中国每年至少会涌现出几十个不同的女团,可最后的结果大家也都知道,真正能在国内火起来偶像团体的屈指可数。而SING女团,就是在这样竞争激烈的环境中成立的。
2015年8月,由酷狗音乐与酷狗繁星网共同打造的SING女团,被确立为“互联网O2O概念女子偶像团体”。那时候的O2O是一个极为流行的创业概念,因此被用到了女团的打造上面。线上线下共同推进,进行偶像“养成”,粉丝可以从网络综艺观看海选过程,与十位出道的女生一同感受去韩国参加培训的经历,你还能pick喜欢的小姐姐,陪伴她成为真正的爱豆。
由于中国缺少打歌节目,SING女团在作品的宣传渠道方面,就正如它的互联网概念一样,主要通过网络直播进行,同时也会接商演,参加电视节目的录制。出道后的SING女团推出过不少单曲,音乐、舞蹈风格大都与 “青春”有关。不过它和国内其他女团的情况差不多,都在模仿日本或韩国那些较为成熟的女团风格。像当年的圣诞节单曲《灵儿想叮当》,走的是日系活力少女的风格,而如《kiss me》等风格的单曲,却极具韩国女团的特点。这样看来,SING女团初期在风格定位方面,仍然是处于迷茫的摸索阶段。
由于宣传渠道以及团队定位等原因,尽管SING女团一直在发新歌,宣传效果却并不好。最初SING女团的粉丝群体,主要为三四线城市的中小学生。他们会怀着对SING女团的喜爱,学习她们的歌曲和舞蹈,参加学校的文艺汇演。不过,这些小粉丝的传播力和影响力都不算大,更不用说给爱豆疯狂打call(钱)了。
可以说,当时的SING女团,出道一年就经历了难以跨越的瓶颈——风格不突出、知名度也低,并没有为公司带去理想的经济效益。
也正因为如此,在2016年4月,酷狗音乐与AKB48的运营管理公司AKS签署全方位战略合作时,就有不少人猜测,SING女团可能会被转型成48系女团。从2016年下半年起,SING女团几乎没有通告,公司也降低了SING女团的运营预算。这一时期,团队成员的变动比较频繁,这个女团一度面临被解散的困境。
从“背水一战”到“血洗B站”
2017年,对于SING女团而言是极为重要的一年。
虽然团队仍然在解散的边缘挣扎,但公司似乎找到了新的解决方法:回到女团最初的互联网定位,加大在网络平台的内容输出。像B站这样拥有众多年轻用户的平台,成为了SING女团的主要战场。
在B站,SING女团的官方账号几乎每周都会发布新的视频。不仅如此,SING女团负责人高静曾在采访中提到,公司还给SING女团的成员分配了KPI指标,妹子们需要在各个平台开通账号并拍摄视频,努力达到公司的对播放量、粉丝增长数的要求。像赖美云、秦瑜等成员,很长一段时间都坚持在B站周更,投稿包括翻唱、翻跳、原创编舞、日常生活等多个方面。
当时,《极乐净土》作为2016年的“万恶之源”,在B站掀起的翻唱、翻跳、制作MMD的风潮仍未褪去,这些衍生出来的作品长期霸占各区的排行榜。就连SING女团个人以及团队在B站的视频投稿,也没能逃开这一首歌曲:赖美云的个人翻跳视频冲进了B站全站排行榜;全员“红红火火”版的《极乐净土》广场舞,还让SING女团收获了“广场舞女团”的戏称。
不过,《极乐净土》的热度持续近一年,B站的用户们的确需要换换新的口味了。可惜的是,GARNiDELiA在《极乐净土》之后推出的《桃源恋歌》,并没能继续在中国维持“从圈内火到圈外”的盛况。倒是几个月后SING女团的《寄明月》,接下了新一轮“B站神曲”的称号。
这首《寄明月》,将中国风与电音两大元素进行结合,旋律欢快且十分“洗脑”。另外,活力十足的扇子舞比起《极乐净土》的蝴蝶步,动作简单的同时也不失美观,更加便于粉丝复制。
事实证明,SING女团的《寄明月》的确抓住了B站用户的心。这首歌吸引到许多B站UP主进行翻唱、翻跳,另外在“MMD寄明月联动企划”中,也有不少的视频投稿。再加上前期成员们投稿的粉丝积累,《寄明月》成功走上了当初《极乐净土》的道路,顺理成章地成为了又一首“血洗B站”的歌曲。
说到这里,我们不得不提到一位《寄明月》的幕后功臣——鬼畜区UP主“T2o”李懋扬。除开鬼畜区大佬的身份之外,他还是SING女团的新制作人,担任《寄明月》的作词、作曲以及编舞的工作。李懋扬曾在学生时期组建过女子组合DREAMIX,推出过一首国风电音歌曲《缭花绚烂》,正是《寄明月》的前身。
SING女团借着《寄明月》的大热,直接转型成“电子国风女团”,随后还发布了《如梦令》《倾杯》等多首相同类型的歌曲。其中的《寄明月》和《团团圆圆》还被确定为“双本家”歌曲,洛天依、乐正绫等V家歌姬的演绎,进一步巩固了SING女团歌曲在阿宅们心中的地位。
与此同时,网友们也对SING女团“到底是不是真的中国风”产生了争议。但不能否认的是,转型后的SING女团,音乐、舞蹈和MV的风格与不少B站用户的喜好相契合。而且这些歌曲旋律“洗脑”的特点,也非常适合在互联网平台进行传播。
正如文章开篇所讲的,SING女团演唱过许多游戏和国产动画的主题曲,这些作品也让这个团队在B站的人气越来越高。这时候SING女团的粉丝群体,已经逐渐从最初三四线城市的中小学生,向一二线城市的高中生、大学生等年轻群体发展了。
特殊的运营模式及团队定位,是SING女团突围的法宝
实际上,SING女团能够获得B站年轻用户的支持,取得如今的成绩,还是得益于这个团队特殊的运营体系和风格定位。
前文我们也提到,中国的女团竞争其实非常激烈,不断有新的团队涌入,有老团解散。而且在中国,许多经纪公司都在模仿韩国的练习生模式,或是模仿日本的养成系偶像模式。就拿走日系风格的爱豆来讲,中国就有SNH48、1931、Idol school等多个女团,剧场、握手会、总选的运营体系,致力于为粉丝展现偶像们的成长过程。
但其实,在中国并不完全适合照搬日本的偶像养成模式。毕竟从素人到偶像的培养,再到剧场公演、握手会的养成体系,背后经纪公司所走的都是漫漫烧钱路。而且在中国,只建一家剧场、在一个地区举办握手会,根本无法满足全国各地的粉丝需求,因此需要更多的资金在各地区组建新的小分队。更何况,中国的养成系偶像市场,基本都被SNH48占领,即使像1931这样较早诞生的养成系女团,最终还是都败给了SNH48。
原本SING女团也有机会向48系的养成偶像靠近,但现在看来,SING女团不走48系路线,才是正确的选择。
虽说SING女团也是偶像“养成”,但却更加注重互联网平台的作用,与48系的模式完全不同。借助网络平台,与粉丝直接沟通交流,不但可以丰满成员的个性形象,还能给予粉丝“偶像陪伴着你”的体验。不过,也正因为网络宣传节省经费,初期的SING女团总是透露出贫穷的气息。据粉丝描述,初期的SING女团从造型到音乐宣发,无一不显示出“贫民窟女团”的特质。虽然转型前的SING女团非常艰难,收益也并不理想,但这却帮助SING女团避开了与SNH48的正面竞争,最终在竞争中存活下来。
如果说SING女团独特的运营体系使得这个团队成功存活,那么《寄明月》之后的“国风电音女团”的定位,则是她们能在B站火起来的重要原因。
近几年来,中国风和电音都是深受年轻人喜爱的热门元素,这两者的结合也让转型后的SING女团,在作品方面的辨识度极高。再加上之前成员们在各个平台投稿的粉丝积累,以及较高的音乐质量,SING女团能够在B站火起来也就并不奇怪了。
今年夏天,SING女团的赖美云、许诗茵、蒋申参加的《创造101》,让更多人知道了这个女团的存在。赖美云更是以“火箭少女”限定女团的名义出道,为SING女团带来不少粉丝。
用饭圈的话来说,近两年的SING女团都是在“走花路”。可即便如此,目前的SING女团仍然需要面对一些问题。
过去的SING女团,大有“一人拖起全团”人气的架势——SING女团曾经的王牌担当林津伊在2017年正式退团,之后获得超高人气的赖美云,也必须在近两年内以火箭少女的身份进行活动。这样一来,在大众眼中,SING女团少了两大王牌,要如何才能使整个团队继续“走花路”,是有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另一方面,SING女团主要活跃在B站,而且“国风电音”的风格,比起流行音乐也显得较为小众,那么如何提升团队的国民认知度,则是SING女团需要考虑的又一问题了。
按照现在的境况,SING女团在推出高质量新歌的同时,仍然需要将团队运营的重点放到“打造偶像”上面来。毕竟不论是“团粉”还是“唯饭”,最终还是要依靠爱豆的“人”来留住。只有增加现有团队成员的辨识度,才能让更多的人记住这个团队,从而让SING女团“歌曲比人更红”的局面得到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