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推出信用分,怎么就是年度恐怖故事了_风闻
今天敲钟人不来-2018-12-25 20:33
【本文原创,转载联系】
都说个人诚信是社会诚信的基石,而“个人诚信分”工程的推进也将有利于信用社会的建设。
想问问观友们,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自己所在的城市有无推出相关信用分的制度。没有推出也不打紧,我们来关注一下下面要讲的这件事情:
日前,有网友注意到自己的家乡城市推出了信用分的媒体报道。不过与我们预期中的反应不同的是,该网友的社交媒体发文形容说,这是2018年底的又一个恐怖故事。
网友微博截图
媒体报道截图
根据网友提供的截图,楼主找到了原报道。
在这篇报道中,媒体提及,今年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央行公布了首批12个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名单。截至目前,首批12个信用城市已发布城市信用分的有杭州市“钱江分”、厦门市“白鹭分”、苏州市“桂花分”、宿迁市“西楚分”、威海市“海贝分”。
首批12个信用城市包括有杭州市、南京市、厦门市、成都市、苏州市、宿迁市、惠州市、温州市、威海市、潍坊市、义乌市、荣成市等。
不仅是位列名单之上的12个示范城市,北京、上海、成都等城市也都积极颁布条例制度,覆盖全部常住人口,让守信者获得“绿色通道”等便利,而失信者则将面临“一处失信、处处受限、寸步难行”的困局,付出沉重代价。守信者和失信者分别得到真正的激励和惩戒后,有利于整个社会的风清气正。
该媒体在报道最后还建言说:
近年来,在诚信社会建设方面,尤其是在治理失信行为上面,国家下了很多功夫,如建立黑名单制度。随着联合惩戒的范围越来越广,越来越多的行业都建立起黑名单,一些不良行为,不诚信事情,都将记录在案,各部门联合惩戒。唯有让失信者心有畏惧,守信者得到实惠,才能让诚信分更显金贵。当然,这就有赖于两点,一是诚信分评价的公平公正性,即确保个人信用评价,既让当事人心服口服,也能够经得起群众的考验;二是部门联合奖惩机制须完善,这也就需要各部门之间完善数据共享机制,从而让个人信用直接影响到其自身的办事成效。
仅从这篇报道来看,虽然没有提及各个城市信用的实施细则,但是希冀于达成守信者得到激励、失信者受到惩戒,构建信用社会的目标,不是美事一桩吗?怎么就成了年度恐怖故事了呢?
楼主虽然“不懂”,但是上文博主的评论区中还是有不少的“智者”存在。
这些网友认为,信用分制度的推出其实是不对等的,在允许政府给公民打分的情况下,也应该允许公民给政府打分。
也有网友将信用分制度与英国左翼作家乔治·奥威尔的著作《1984》、知名美剧《黑镜》中的故事相联系,进行评论:
因此,就有人直接耸人听闻地表示,地狱的英文单词早晚要从hell改成china。
中国都沦为了“地狱”社会,想想还真是恐怖呢!
有网友语义稍有保留,但是他也在担心信用分的相关制度被滥用
可是,上面的这些网友包括最初发文的博主是真的在担心公权力被滥用的不良情况发生吗?
有网友就直接揭穿了他们的真面目:
都说做人应当奉行“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原则,可是这些人的言行却实践着这一原则的反面。
在国内没有向西方看齐学习的时候,会被说为什么不怎么怎么做,看看西方在这方面做得多好啊;在借鉴了西方国家的先进经验之后,却依然会被这些人吐槽和指责。
反正怎么做都里外不是人就是了,还真是魔幻呢。
舆论场上类似的事件并不罕见。
在事不关己,或者是事情未发生前,我们都可以站着说些风凉话,趾高气扬地、习惯性地指挥着别人应该怎么去做事,就是学不会换位思考,而且往往还有些“被害妄想症”,把好的事情也往最坏的方向去思考。可是如果这件事情发自己身上发生时,他就暴跳如雷了,角色切换之流畅,让人震惊这一类人的演技精湛。
话说回来,大家跟楼主一样,想明白了守信用的事情怎么就恐怖了吗?
链接阅读:《现在ofo押金退不了着急了 一年前你可不是这么说的》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