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电车困境去思考超敏体质导致的医学意外是否要生产/经销商赔偿_风闻
京雀-(装?)抑郁家里蹲2018-12-25 00:47
这两天有个新闻,说职高学校6个学生在学校超市买酒,请了隔壁寝室来借点开水喝的同学,喝了一晚上酒,之后对方突发脊髓炎半身瘫痪……然后对方家长控告学校及超市,还有这6个学生,最后法庭判学校及超市因为向未成年人卖酒(可能是18岁以下)分别负担65%和5%的责任,6个学生负担15%的责任,被请喝酒的学生不懂拒绝负担15%责任,最终赔款可能有113万多吧……
不过其看病已经花掉40多万了(保险公司负担10万),实际还剩83万多吧。当时评论区排第一的居然说巨婴碰瓷。碰瓷是个什么概念?是骗子买来假的,或已经碎掉不值钱古董的瓷器,故意和人撞上,然后要求对方赔偿的这么一种骗术。
一个人能预知自己是酒精超敏体质,多喝点酒就会诱发严重的免疫排斥反应,导致特异性脊髓炎,然后半身瘫痪么?而且这种瘫痪治不好,83万够活到死的终身护理费么?
————
与这种事件类似的,我搜到的案例有,一个人是青霉素超敏体质,他还买了意外伤害保险,然后看病时被打了一针青霉素低剂量皮肤过敏试验针,然后就严重过敏死掉了,抢救都来不及!
当时医院说这是超敏体质,纯属医疗意外,不算医疗事故,因为是严格按药品说明书来操作的,不赔钱;保险公司说这是超敏体质,属于特殊疾病,不算医疗意外,所以也不赔钱!然后死者家属只能是告保险公司,或者告医院去折腾了呗,否则都是独生子女了,没有兄弟姐妹接济了,赡养老人或者抚养孩子的费用从哪儿来呢?
————
还有早期的HPV病毒疫苗,被吹成宫颈癌疫苗,可能是有氧化铝佐剂吧?英国日本都有一票女生严重过敏,闹出啥古兰巴雷托综合症?要么失明要么半身不遂的,也是告药厂啊,药厂肯定说这是超敏体质的意外,不愿意担责的,日本貌似告赢了,英国不知道怎么样了?……
————
其实就是链家那种甲醛超标的全新装修房子,住1年后有两个得白血病死了的,其中一个已经输官司了,这种说白了也是超敏体质。
因为有人搜出国外论文,说医院里经常解剖尸体的老师,或者法医,同样经常接触甲醛防腐剂,发白血病的几率没有比普通人更高;经常接触油漆,可能接触甲醛甲苯等致癌物更多的,终身发病率可能略高于普通人,1年就发白血病的也没有前例。
————
由此可见,超敏体质是一种客观存在的医疗意外事件,不能说成是碰瓷。
而且超敏体质的产生完全是随机的,譬如我还看到一个例子,有一对父母的孩子用了个,好像是脊髓灰质炎减活疫苗?然后直接残废了,医院说这孩子是免疫缺陷症,本来就要残废的……
后来他们又生了一个孩子,刻意去做了免疫缺陷症基因筛查,筛查的结果是没问题,可以正常用疫苗(而且不用疫苗不能上托儿所啊),结果用了疫苗又残废了。就是对里面的某种佐剂超敏,但又不是免疫缺陷症。
可这对夫妇自己都是正常用过疫苗长大的……也就是本来没有超敏体质的正常人生出了有超敏体质的后代……
————
后来我就想到电车困境了,就是一辆电车刹车失灵,前面的轨道上有5个再玩耍的小孩子,另一条岔道上有1个小孩子,如果你是扳道工,你选择让电车保持原来的轨道撞死那5个小孩?还是走岔道撞死1个小孩救4个?
有人就说生命无价,所以不做选择——消极处理其实也是选择,还是要死5个。我的看法是情况真恶化到要牺牲1个救5个那也只好这样决策,但那活下来的5个的家庭,应该出钱补偿被牺牲的那个孩子的家庭,当然电车公司也要做补偿并且应该是出大头吧……
把这种困境转到药品、食品等某些化工产品上,允许某些特殊的药品、食品,化工产品上市,可以拯救更多病人,或者带来更多就业机会,或者其他好处,但与之对应的,可能就有另外极少数极少数的对此物质过敏的,随机产生的超敏体质者因此而残废或者死亡了。
超敏体质不是凭个人自主意愿能控制的事情,所以对其进行道德歧视,说是巨婴碰瓷是很不科学而且毫无人道主义的。
因此在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最好能对每个家庭首次出现的受害者继续经济援助或补偿(2次或3次出现的也许有家长去故意讹诈的嫌疑?但首次出现的应该不是,或者测谎也可以)……
而补偿方么,我觉得其实找生产商更可行一些,毕竟生产商在每份产品的售价里加个几毛一块就能覆盖保险费了——越是杂质少,过敏风险小的产品,对超敏体质产生致死致残的可能性越小,要加的钱就越少,只有风险大的产品才需要加更多钱……
实际上药价、产品价格包含一定量的保险费,进而价格提升,本身能够让风险成本直观化,反而能减少一些用户图便宜,所以买风险最大的产品的可能性。而且如果价格上升降低了产品竞争力,则厂家才会注意到,并且设法投资研发降低杂质、过敏物的技术。
————
其实相对来说青霉素还算拯救细菌感染者的刚需呢,酒精虽然可以做消毒液,但酒精饮料对多数人来说都不是刚需啊,30%的人没有乙醇脱氢酶,50%的人没有乙醛脱氢酶,两种酶都有的人才能成功把乙醇分解成乙醛,再进一步分解成乙酸获得快感,这样的人在总人群中只占35%左右。
每年就是35%的人为了快感去喝酒并邀请其他无快感的人出于餐桌礼仪去喝酒,消耗100亿公斤酒,直接酒精中毒致死11万人,车祸等其他事故致死多少还不清楚……
而目前并没有法律要求酒厂也像烟厂一样在包装上注明饮酒可能致癌,并导致其他疾病等多种警告。
————
像日本为了节约粮食,减少车祸事故死亡率,干脆就对酒精产品征收与酒精含量比率相对应的附加税,譬如含酒精2%到5%的啤酒,征收酒精附加税后,价格从200日元不到会涨到200日元到300日元之间(可能收了25%附加税?度数越高收税越多)。
此类附加税就类似烟草附加税一样,可以用来转移支付给酒精肝等疾病的治疗带来的医保亏空,并且因为啤酒价格变贵,一部分人会选择无醇啤酒——最极端的麒麟无醇啤酒号称酒精含量可以在万分之1以下,更类似碳酸饮料而不是酒(也可能有些人是出于在交警面前喝无醇啤酒搞恶作剧的心理去买的),那么自然也就降低医保开支了。
————
俄罗斯那边每年酒精中毒死亡的人数有30多万了,其实他们也挺厉害的,人口就我们9分之1到10分之1,喝死的快到我们3倍了,貌似他们还发现了酒精会让睾丸萎缩导致弱精症,进一步减少出生率,所以这些年来他们也在玩命控酒,征收酒精附加税,提倡无醇啤酒,不过目前的效果并不理想(赫鲁晓夫时期禁酒最严格,结果飞机场地勤人员有去喝防冻液的;其实美国历史昂禁酒也搞出来一堆酿私酒的黑帮)……
因为还有些研究发现,吸毒、吸烟、酗酒的小白鼠的后代,会激活特殊的表观遗传学基因甲基化标记点,然后对同类麻醉品的成因概率会增加4倍。祖先沉迷麻醉品甚至会祸及后代,所以俄罗斯人代代因为寒冷环境而酗酒,早就代代激活酗酒标记点,更加难纠正了。
————
呃……又写了一篇情商低下的文章,估计会让爱喝酒的人生气(本人有些抑郁有些强迫型人格障碍,在亲戚家吃饭时也会告诉别人哪怕每天只喝一杯含酒精的普通啤酒,最后寿命按《柳叶刀》医学杂志上的大规模人口统计,也是下降0.4%,完全没有适度饮酒延长寿命的有效证据,让亲戚下不来台)……
请见谅。
————
呃,总之就是基因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即使你喝酒能产生快感,最好也不要随便因为好东西要和好朋友分享的理由,就去推荐别人去喝酒,不是所有人都有两种脱氢酶的合成基因的,别人喝酒可能真的没快感,只是出于礼貌不好意思拒绝罢了。
或者有点类似酥油茶,蒙古人喝起来就很舒服?据说和草原气候非常寒冷,急缺能补充大量热量的情况有关系,但让非寒带的汉人喝就觉得好油腻啊,茶里为什么要有奶油?
(不过蒙古人也好酒,酒精肝问题却不是特别严重,也许和酸奶里的益生菌有些关系?如果看到亲戚爱喝酒,同时也许可以劝说对方喝点酸奶保护肝?
另外如果被迫要应酬,也许可以拿无酒精啤酒装个样子?国产的无酒精啤酒做不到万分之1以下的酒精含量,低于0.5%,比普通啤酒少75%酒精应该能做到吧……
暂且思维发散到这里了,打住,抱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