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对付以色列空袭?给叙利亚支几招_风闻
席亚洲-独立军事评论员,IT业观察者-公众号:亚洲火车总站2018-12-26 16:59
昨天,以色列对叙利亚再次实施了空袭行动,与一年多来以色列多次的行动差不多,这次空袭行动主要是在地中海上空盘旋的机群向大马士革附近目标发射防区外攻击武器。
以色列仍然一贯我行我素,完全不在乎侵犯黎巴嫩领空这类的问题——反正作为世界公认的流氓国家,现代恐怖主义的创始者,以色列当然根本不在乎。
这些战略问题啊,国际法问题啊,我们今天都先不去说了,就说说以色列的空袭手段——其实此前我们也曾经说过,以色列近期来对叙利亚进行的空袭,和叙利亚的反击,可以说是现代空袭和防空作战进入新时代的一个典型战例。
在黎巴嫩上空拍摄到的发动机火光——这明显是巡航导弹的发动机(当然了也可能是战斗机飞到了黎巴嫩上空,但可能性不大,直接飞过随时可能闪出一个真主党肩扛导弹的黎巴嫩上空,飞行员心得多大啊)
这个镜头明显是“铠甲S1”短程地空弹(动态画面很明显看到导弹速度非常快,而且几乎升空后马上就命中目标了,爆炸后大量的弹片四散)
从上次叙利亚误击俄罗斯飞机的时候,我们就了解到以色列现在经常采取的战术,是让己方战斗机在地中海上空飞行,发射导弹或者滑翔炸弹,这些弹药经过黎巴嫩领空,攻击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附近的目标。而这期间以色列飞机并不靠近叙利亚防空系统具备较高效能的范围。
这里面我们得说几个问题——第一,远程防空系统的射程,并不是说在这个范围内,就能百分之百的击落敌方飞机——比如S-400系统号称拥有400公里的射程,但实际上它是利用最优弹道,也就是把导弹先发射到高空,然后俯冲下来进行攻击,然后这种攻击在击中目标前最后一段是依靠导弹上自带的主动雷达引导头进行扫描搜索目标并进行攻击。在这种情况下,高机动性的战斗机只需进行规避,导弹就很难跟上目标。当然,现在的新型防空导弹有些具备双脉冲技术,即导弹的固体药柱分两截,后半截到快要命中目标的时候再点燃,从而让导弹具备极高的机动性能,跟上高机动性的敌机,但是如果要打400公里外的目标,实际上第二截燃料肯定也是已经烧完了,导弹的能量是无法再补充的,无论如何也无法有效跟上高机动目标了。其次,毕竟导弹上能够搭载的雷达和计算机软硬件技术,并不能保证对综合采取电子干扰、欺骗加上机动的敌机进行绝对有效的追踪——这个追踪能力肯定要比较近距离上,导弹在数据链引导下进行的追踪有效,这就和我们前面说过的,“标枪”导弹理论能打4公里,但是实际上此时命中率很低一个道理,为了提高“发射后不管”反坦克导弹远距离的命中率就得在导弹的飞行中段增加“人在回路中”控制能力——防空导弹的道理也是一样的,毕竟经验丰富的操作员可以从雷达回波的变化中敏锐的识破敌机的花招,而导弹本身基本上没这本事。
大马士革遭到袭击地点
不严谨的示意图……大致上就是说明一下,要想攻击以军飞机,目前叙利亚也只能用S-200,只是基本很难奏效……
所以,即使是最先进的防空导弹系统,实际能够确保有较高拦截效能的作战距离,也就是100公里,顶多200公里。而如果飞机一方电子对抗技术有优势,而且飞行员技战术水平够高,综合采取多种诱骗、干扰和机动措施,突破到防空导弹阵地几十公里范围的风险也不会太高。
所以,即使俄罗斯向叙利亚提供了S-300防空系统,以色列飞机也仍然敢于在地中海上空大摇大摆的飞行,甚至有时候敢于抵近到黎巴嫩上空才发射弹药。
当然了,事实上,防空导弹自从问世以来,这种飞机和地空导弹间的对抗就从来都是“在危险的边缘疯狂试探”的游戏,飞机会尽可能靠近而不深入导弹的危险区,而使用导弹一方则要尽可能隐身示假,通过机动、设伏等方式,让敌机在不知不觉中深入导弹的“不可逃逸区”。但在现代条件下,随着空地武器射程的提高,飞机可以更加远离已知的导弹阵地,而具体到叙利亚和以色列的对抗中,叙利亚又没本事把导弹和雷达部署到黎巴嫩境内,或者搞出具备防空能力的战舰去地中海上作战,因此天然处于被动地位。
因此,在这次作战中,叙利亚军队也是按照此前惯例,使用S-200导弹对以色列飞机进行还击,可惜正如我们前面说的,以色列空军只用防区外武器进行袭击,而自身始终不深入S-200杀伤概率较大的范围之内。因为没有较好的射击机会,因此叙利亚的S-300导弹这次也没有加入作战。
以色列在空袭当中,使用的武器包括“达利拉”巡航导弹、“瞪眼”空地导弹和GBU-39小直径滑翔炸弹。在黎巴嫩上空飞过的“战斗机”,十有八九应该是以“达利拉”巡航导弹,因为它才会在飞行过程中发动机一直工作,相比之下“瞪眼”导弹的火箭发动机很快就会烧完燃料而GBU-39是滑翔炸弹,夜间肉眼也无法看到它。
以色列“瞪眼”导弹,基本概念相当于增加了滑翔距离的鹰击-8(火箭发动机)
达利拉巡航导弹,射程250公里,相当于一个小号空地-63……
GBU-39,或者叫SDB,滑翔炸弹,由于设计上强调了减阻,因此飞行速度相对大部分滑翔炸弹很快
叙利亚防空系统真正够得到的,其实就是这些弹药——其实这也是现代野战防空系统所面临的普遍问题,随着空地对抗技术的水涨船高,敌机可以在越来越远的距离发射空袭武器,而野战防空系统,哪怕是S-300V、或者红旗-16、爱国者这样的远程防空导弹,也难以够得到那些飞机,就更何况比它们更小的防空系统了。
因此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各国的防空系统都开始转变主要目标,将巡航导弹、制导炸弹等防区外弹药作为主要的目标。
这类目标与飞机相比,其实是更容易打——当然了,由于弹药的目标特征比飞机更小,而且有些弹药的飞行速度非常快,或者飞行高度非常低,而同时现代制导弹药命中精度高,错过一发两发就可能给己方地面重要目标造成损害。
此次以色列对叙利亚的空袭,发射了26枚弹药,也成功命中了若干目标,造成了3人受伤,目标弹药库部分受损。
可见即使拥有“铠甲S1”这样较为先进的近程防御系统,仍然无法保证击落全部的来袭目标。
当然本来任何防空系统都只能说是尽量降低敌方空袭的效能,极少能完全阻止的,只要能将最终损失控制在很低的程度,这就已经是防空系统的重大胜利了。
当然最有效的是对以色列本土进行反击……但叙利亚现在这德行——咱们还是别考虑这事儿了。
在这种情况下,叙利亚要想抗击以色列空袭,需要从两方面想办法——一方面是设法获得更高效能的防空武器系统,另一方面是对现有防空武器系统进行更有效的配置。
不过当然了,这两方面对于叙利亚来说也都有困难,在获得更高效能防空武器方面,叙利亚经过多年战争,财政状况捉襟见肘,维持使用现有武器装备就不错了,要再获得新装备,恐怕只能靠“化缘”。
当然,如果叙军能获得诸如FM-3000(参考9M96导弹技术的“第四代防空导弹”)、先进双35高炮这类武器,那自然是很好——但显然这太贵了……
如果叙利亚能部署几个营FM-3000……效果和毛子把22350驱逐舰开几艘(当然毛子总共就俩)来帮忙防御一样,那就NB咯……可惜这玩意不便宜……
那么就往低端方向考虑一下好了——这就让列车长想起今年早些时候关于我军某陆军合成营使用“前卫2”肩扛式防空导弹射击航空炸弹目标的尝试。
实际上航空炸弹在中低空飞行过程中,因为气动加热现象,是会有较明显的红外特征的——理论上如果用西安天和防务公司提供的小型低空警戒雷达与导弹射手显示器、导弹发射车、肩扛式和短程地空道导弹、高炮共同构成的小型低层防空系统,在目标附近进行部署,那么这套系统完全可以用来对付这些防区外空袭兵器。肩扛式导弹的成本比俄罗斯“铠甲S1”的廉价弹药“钉子”应该更低,因此可以较大的增加导弹部署数量,从而提高掩护效果。
此外,第二条,叙利亚应该设法将一些隐蔽性好的防空系统放到黎巴嫩境内去——目前黎巴嫩真主党与叙利亚政府合作关系良好,他们对此应该是可以接受的——这样可以大大前推拦截范围,增加一道拦截防线,从而提高掩护效果。
当然,不能用“铠甲S1”这样依赖雷达作战的武器,这很容易被以色列的电子对抗系统发现——也不能用我们上面提到的肩扛式导弹+小雷达的低空防空系统,因为一样会反向追踪发现雷达阵地。而没有雷达引导的话,肩扛式导弹射手的态势感知能力太差, 没办法有效抗击几乎无法目视发现的制导炸弹、空地导弹目标。
小雷达,单兵信息终端,加肩扛导弹,必要的时候可以再整合中短程导弹和高炮,直接把依靠肉眼和简单仪器的防空火力整合在一起,作战效能马上翻倍,放在大马士革周边,就可以弥补“铠甲S1”数量不足的缺陷
今年珠海航展上高德红外展示的一种东西就显得很有意思了——这套系统的特色是完全使用红外探测系统来对目标进行跟踪和打击,几乎没有可被搜集的电子信号,当然发射的时候需要进行激光测距,但由于拦截的目标是防区外制导武器,而这些东西当然不可能有什么激光告警设备,所以简直就是很OK了。
这套系统的宽视场红外探测器可以发现和跟踪发现数十公里范围内的多个目标,并使用红外制导的防空导弹进行打击,其使用的导弹尺寸相当大,射程可能有个20公里左右。
而且全系统仅有一辆6*6越野车(好像是3轴的“猛士”)而已,机动灵活,可以进行伪装,只要计划周密,完全可以悄悄部署到黎巴嫩境内,等待以军的再次攻击。
高德的TN-2防空系统完全可以进行伪装部署,其不依靠雷达,作战时几乎没有可被察觉的电子信号
当然了,这也只是我们作为旁观者给出的“支招”,叙利亚有没有这个敏感性和想法去弄这些武器,或者利用俄制和其手头现有的装备进行重新组合设法制造出类似功能的系统来进行类似的部署——这就看他们的本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