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决定未来——中美食品行业与文化思考_风闻
994-2018-12-26 12:02
今年暑假,我与23名同学一起前往UIUC参加暑期研究交流项目。
从食品专业学习者的角度,本次交流项目既没有参观当地工厂也没有参观当地后厨,也没有进行超市调研,而从食品爱好者的角度,却切身得到了不少两国关于食品的对比和差异。这些对比或许不是来的那么准确,毕竟自己的固有观念会使得观察和了解的过程不够客观公正,但这样的对比时常强烈深刻,以至于我有强烈的意愿想要把它们记录下来。
古语云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但在这个时代,人类对于自己生存的那片土地亦有着深远的影响,两者在相互影响之下走过了千万个春秋。或许有时文化的产生正是来源于此:一方土地的自然环境条件决定了在其上生存的民族的物质生活条件,最直接地,决定了他们的吃鱼肉更多还是吃木薯更多(饮食结构),决定了他们住石头房子更多还是吊脚楼更多(建筑特点),然后自然而然地决定了他们用何种颜料何种颜色装饰自己,用何种身边的物件为灵感制作花纹,用何种大地的声音吟唱自己的故事。。。。。。而从另一方面,这里的人或受外族入侵,或有各地移民入迁,生活在土地上的人变了,土地上的文化和土地本身也会变。美国作为一个著名的移民国家和目前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文化上也有着自己独一无二的风格,这样的文化总的来说是包容多样的,没有特别厚重的哪一种的文化,但是很多种文化的特点这里都有。博物馆里有中国馆,有藏传佛教馆,有印度馆,也有非洲、印第安、欧洲文化的藏品展出。各种人的加入让这个国度的自由开放成了必不可少的条件。
在这里开Uber 的司机可以是跟女朋友来美国的波兰人,开远东超市的可以是信佛的柬埔寨华裔,餐馆的服务员可以是美国黑人,多种文明多种人种可以生活在同一座拥挤的都市而相安无事,这样的包容开放体现在食物上便是在芝加哥之类的都市之中美食的种类是多样的,但是这不是为了取悦任何其他种类,更像是自己种族的“专属”,毕竟美国传统(或者说主流)食品不外乎汉堡沙拉热狗披萨之流,它们本身也是包容的,但是对于不同文化来说还是需要自己特色的东西才好。正如一个美食节目的主持人所说的那样,一个地方的特色美食会体现当地人民的精神文化,美国文化中的随和效率,在汉堡热狗中体现无疑。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便是中国美食的多样性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数千年的美食文化被最大程度上保留了下来,因为无论战乱或是太平,一日三餐是不能被忽视的。因此我们的食物从中国文化的最深层中来,也到中国社会的最基层中去。人们日常的食物不仅可以引经据典找到起源,而且也能从中找到文化变迁的蛛丝马迹。两广粤菜鲜美养人,取材广泛,便是因为其自古以来通商频繁,物资丰富,同时当地人们生活安详和睦,也有大量外来人口,美食文化便欣欣向荣一路高歌;蜀地气候湿热,丛山遍野,于是好辛辣刺激,再加上人民豪放随和,于是蜀地文化中的美食也随之享誉全国;东北物资种类相对单一,但因清朝关中人民北上,人们吸收外来文化较多,因此也很快形成了当地特色。凡此种种,不尽其数。中华自古以大国相称,独一国便形成了亚洲最大的汉字文化圈,声誉远播,为其他亚洲小国所不能及,虽然工业革命之后日本成为了最能代表亚洲文化的国家,但中国文化的特色依然没有被夺走,反而成为无数海外华人赖以发奋的精神支柱。尽管至今洋人所见之中国尚非真正之中国,但那样的文化魅力依然让人们倾心不已,单这一点便足矣。
然而,在工业化角度评判我国文化产业,便有些相形见绌了。涉及意识形态的暂且按下不表,单就当今国内外对于我国文化产业尤其是音乐、饮食、戏剧上,往往由于不如电影电视剧等“来钱快“、”赚钱多“,而且从一定程度上可能挑战人们的日常习惯或者审美,所以还处在前工业化阶段,工业化水平还远远不够。如今国人印象之中的中国美食,所涉及的工业产品相较之下少之又少,虽然我们还有吹嘘自己“纯天然”的资本,但这样的说法讲重一点和“反智反科“其实没什么区别。食品科学的发展,说到底是要革新技术,将国人饮食更加产业化、现代化,让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充分体会到食品保鲜、食品包装技术、食品加工技术的发展成果。
相比核工业、航天业、制药业、建筑业等“热门“专业、”核心战略“专业,国家和民众都似乎没有很重视类似食品科学、市政规划、心理学等”软学科“。确实在对比国家国力和地位时人们往往不会对比这些领域,然而若不把它们纳入国家发展计划,国家在民生方面的努力也难见真章。当面对各路国人洋人对我国食品安全问题、高离婚率低生育率、城市内涝、青少年心理问题、校园霸凌问题等社会问题提出诘问之时,是否能找到一个途径让我们有自信告诉所有人中国正在改变而且必将在不久的将来得到改变?
或许食品科学与工程的发展就是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