缉毒警察:在这个“看脸”的世界,他们却总是挡住自己的脸躲避镜头……_风闻
百姓堂前燕-2018-12-26 00:04
201812月24日,很多人自发前往贵阳景云山,为一位平凡的英雄送行。就在冬至前的一天夜里,年仅30岁的河南籍民警马金涛在抓捕涉毒案件嫌疑人的过程中被利器刺伤,经抢救无效,因公牺牲。身后留下年仅一岁的女儿和清贫的家庭。
连日来,媒体对贵阳缉毒民警马金涛的英勇事迹和遗体告别仪式进行了报道。网友们都可以看到,出于安全考虑,此间的所有报道,凡涉及缉毒警察的镜头都作了打码处理。
以缉毒为主题的电影《湄公河行动》曾一度热映。有人在看过电影后问:为何给牺牲的警犬立碑,没有给牺牲的缉毒警立碑?一位警察给出了答案:因为毒贩会跟随前去祭拜的亲友进行报复。
众人皆知,缉毒警察是一个高危职业。尽管缉毒警察的职业训练和安全保护正不断加强,其死伤率仍是其他警种的数倍。缉毒警察面对的毒贩大多都是亡命之徒,比一般歹徒更为穷凶极恶。曾有媒体报道指出,边境一些地方的毒贩们运输毒品时均配带手榴弹、手雷、手枪甚至小钢炮,一些大毒枭会告诉他们,遇到警察就将手榴弹扔出去炸死民警。
这并不是危言耸听。
然而,警力的不足,又使缉毒警察常年处于高负荷运转状态。
据报道,刚刚牺牲马金涛警官作为非公安院校毕业生,肯学肯干,善于钻研,“一年跟着干,两年单独干,三年成骨干”,用最短的时间实现了从门外汉到职业警察的转变,得到各级领导、同事一致好评。因为基层公安工作根本就等不得民警慢慢提高专业素养。
马金涛警官工作的地方,一个基层派出所十天的任务要抓90个毒品犯罪分子,导致一个社区民警被迫带着两个巡防队员加班加点。事发当天,马金涛警官并不当班,本来打算陪伴生病的妻子到医院进行治疗。但派出所得到了一条涉毒案件的线索,在得知这一情况后,他主动请缨,要求参战。
就基层警务工作的实际而言,马警官的这种选择其实很正常:警力有限的情况下,出现案情,大家能上就上,根本就谈不上通常意义上的“轮班”。而在出警过程中,马警官的这种做法亦属正常。不可能等到所有准备都周全了再实施抓捕;也很难顾及到自身安全而放弃抓捕。
对我们而言,这些是出现在影视剧中的情节,可对缉毒警察而言却是血淋淋的现实。生活中他们的遇到的危险,比很多影片中的还要有过之而无不及。
有网友这样形容他们:“与死神擦肩而过,真的都算说轻了,纯粹是刀剑上的舞蹈。”
“在这个‘看脸’的世界,有一群人却总是挡住自己的脸、躲避镜头,为了更好的完成任务、避免报复。他们公开的照片,大多是遗照。”
这句话是那么的残酷,却又是如此的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