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纪手工书籍的制作过程_风闻
diewisch-历史唯物观察者-2018-12-26 09:17
羊皮纸(Parchment)一词来自希腊化时期文化中心之一的帕珈马(pergamon,今日土耳其之Bergama)。埃及托勒密王朝为了阻碍帕珈马在文化事业上与其竞争,严禁向帕珈马输出埃及的纸莎草纸。于是帕珈马人就发明了羊皮纸。公元3到13世纪,欧洲各国普遍使用羊皮纸书写文件,从公元前2世纪起,羊皮纸与纸莎草纸同时被普遍使用。14世纪起逐渐被中国的纸所取代,但仍有些国家使用羊皮纸书写重要的法律文件,以示庄重。古代欧洲除了莎草纸和羊皮纸,日常使用的记录载体还有陶片、木板、腊板以及泥板。知识被垄断在上层贵族和僧侣手中。
在中世纪,人们使用羊皮纸制作手工书籍。羊皮纸是由动物皮制成,将新鲜的动物皮做成可供书写的纸是一件漫长而辛苦的工作。工匠选择绵羊、山羊或者小牛的皮,
先将皮肤在石灰水中软化3到10天以去松开动物的毛发,然后工匠会铲掉剩余的毛发和去除肉渣。
清理完工后将皮再浸在清水中去掉石灰(要制作精品的话还要先浸泡石灰水8天),接着在木框上绷紧干燥。使用特殊的刀具刮削成希望的厚度,这一过程通常也需要花费几天的时间。此时工匠会持续拉紧张力直到皮完全干燥。
最后从木架上裁减下来羊皮纸就做好了,光滑坚韧可保持千年。
在书写之前,我们还要做些准备。首先,用浮石粉末擦拭羊皮纸,使表面变粗糙,然后撒上粘稠的粉末。这些步骤使羊皮纸表面容易吸收油墨和颜色。
然后将整个成品羊皮纸切割成特定书籍所需页面的大小,有些大的手稿几乎就是一张单一的羊皮纸,有些小的手稿切成两开甚至更多。一般会16-20页为一叠。
中世纪书本上的图画可能比书写的内容更吸引人,但书写依旧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书写者使用的书写工具是非常简单的,这种笔称为“羽毛笔”是从鸟的身上获取的,在水中软化,并用加热的沙子干燥硬化。
然后用刀在尾端切出一个大致的形状,切出一道能吸墨的缝隙,最后根据书写字体大小的需要调整笔尖的粗细。
在书写前先在羊皮纸上用直尺划出等距离的行,在书写时如果发生了错误,可以用刮刀将错误处刮擦掉。
页面装帧上,画匠会先画上草稿,然后加上细节。在装饰上首先应用贵金属片,如金箔。
画匠会涂上以石膏粉制作的粘合剂,或者使用树胶。然后将金箔贴在页面上,去除多余的金箔并抛光。
贴完金箔后,画匠使用植物或者矿物颜料上色。先画浅色再是深色,最后画好黑色边线和白色反光,插图就完成了。
装订书本时会使用亚麻线,将折叠好的羊皮纸缝制在皮革骨架上,
然后装订书脊上下两端做额外防护。
最后将书籍固定在作为封面的木板上。
书卷常用皮革作为封页,羊皮纸会因为温度和湿度变化而膨胀收缩,所以必须加上封面然后用搭扣或者皮带固定防止变形。
手抄书的封面可能是皮革、雕刻的黄金、丝绸,最华丽的封面会用到这种贵金属浮雕。
我们说知识就是金钱,按照欧洲人书籍的制作来看,还真是没有夸张。据说一本300万字的《圣经》需要一位抄书员四年时间才能抄完。
即使是中国古代,虽然有廉价的纸张,但书籍还是十分昂贵。明初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中写道:家贫,无从致书以观,乃假借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可见即使有活着印刷降低了刻印成本,书籍仍旧不是所有人都能买得起的。
风闻社区网友关于一张羊皮纸能写多少字的问题也可以思考一下,一整张羊皮有多大。羊皮纸在古代欧洲最主要的用途还是写文件,也只有国家层面才能奢侈地使用这种昂贵的纸张。
欧洲的公共图书馆大都设在修道院或教堂内,藏书都会用铁链拴在书架上,供人们免费阅读,同时也保护这些珍贵藏书不被偷走 。铁链的一头安装在书籍的一角或者封面上,另一头锁在书架上。铁链足够长,人们可以把书籍从书架上取下来阅读,但是无法带离图书馆。只有图书管理员可以用钥匙打开链条移动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