谣言,以及广告效应_风闻
吕华阳-公众号“夜语春秋”作者2018-12-27 18:44
今年过节不收礼,( )
挖掘机技术哪家强,( )
怕上火,( )
基本上这三个空位不知道填什么的,要么就是不上网,要么就是不看电视——你可能一辈子都不知道脑白金什么滋味儿,也可能一辈子没去过布鲁斯特学院,还可能一辈子都没喝过王老吉,但你只要打开电视或者上网,基本上都不可能不和这几个广告打交道。
什么叫广告效应?
这就叫广告效应——一种经过蓄意高频地疲劳轰炸后,所产生的一种超脱个人情绪和感知地条件反射。
就像是听着巴甫洛夫手里的音叉发声流口水的那条狗一样,不管你多不待见这个广告以及广告推荐的产品,在你接收到到这个广告中的元素后都会条件反射一般地回忆起广告的内容。
说起来,《战国策·魏策二》里记录过这样一个故事,庞葱要陪太子去赵国首都邯郸做人质,临走前,按着规矩,作为使臣的庞葱得跟魏王见个面拉个呱啥的。
于是,庞葱问魏王:“王上,如果有人告诉您,集市上有只老虎,您信吗?”
魏王想都没想:“这孙子扯犊子呢吧?”
庞葱又问魏王:“那要有俩人跟您说这事儿呢?”
魏王想了想:“那说不定就真有这事儿了。”
庞葱继续问魏王:“那要是仨人跟您报告呢?”
魏王毫不犹豫:“仨人跟我说这事儿,那就指定有这事儿了。”
庞葱看着魏王说:“老大,咱心里都清楚,集市里不可能有老虎,可仨人同时跟您报告,您就觉得这事儿靠谱了,如今我跟着太子去赵国做人质,邯郸到大梁,可比咱们去集市远得多,而等我走了以后呢,串我闲话的孙子也肯定不止三个,到时候希望您还得明察秋毫,别信那帮孙子的话。”
魏王点点头:“你放心去吧,我知道该咋处理。”
事后证明,庞葱的预防针打了个然并卵——在他走后,关于他的闲话很快就传到了魏王耳朵里,而等到太子结束人质生活,庞葱跟着太子回到大梁的时候,再也见不着魏王了。
而这个故事后来变成了一个成语,那就是“三人成虎”。
世界未必就像“戈培尔效应”描述的那样,把谎言重复一千遍就会变成真理,但当谎言重复一千遍之后,不管你相信还是不相信,这个谎言都会被你记忆在脑袋里,并且会在任何可能与这个谎言相关的元素的触发下,想起这个谎言。
谁家过年也不可能只收脑白金,挖掘机技术最强的也不一定就是布鲁斯特学院,喝完王老吉是不是能不上火更是说不清楚的事情……但你就是能在看到产品或者只是听到广告的BGM时想起这段广告的内容。
当然,这种形式的广告营销,只是一种为了增加潜在客户认同度的商业手段,虽然有点膈应,但是却无伤大雅。然而比起这种单纯只是为了通过增加认同度进而达到增加销量的商业行为,通过利用广告效应来达到传播断章取义的各种信息以及谣言,否定国家的发展、历史、甚至存在的行为,就已经不是单纯的恶心,而是包藏祸心了。
比如说,大家都听过的,德国下水道里的油纸包,日本夏令营里的野生幼年期人形奥特曼,英国街上随地扔的钢镚儿,俄罗斯地界里随便住的房子,美国人手中可以随时召唤军队保护的护照。
事实真相到底是怎么样的,其实早已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浮出水面,有良心的下水道照样被淹,野生幼年期人形奥特曼现在成了平成死宅,大街上有没有零钱去过英国的朋友大略心里也有数,免费住的房子到底什么样儿百度上应该也能找着,至于那本能召唤军队当保镖的护照……参见也门战乱就好。
可问题是,为什么明明有的谣言已经被辟谣百八十回了,还有那不长脑子缺了心的人相信?很简单,因为这些谣言被人刷了至少万把回——听了百八十回的观点和听了万把回的观点一起摆在你面前,你信哪个?因此你总能看见中国都超过日本七年了还高呼日本不可追赶的,叙利亚都打了多少年了还认为民主阵痛过后是幸福的,美国都快把世界霍霍一遍了还觉着美利坚是天使的。
能有什么办法呢?
各有志,不强求吧。
所以,辟谣这事儿,真的挺难的。
毕竟虽说谣言止于智者这话一点不假,可问题是,肯传谣言的,又有几个不是傻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