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赴美留学50人,他们把什么带回了祖国?_风闻
补壹刀-补壹刀官方账号-为民族复兴鼓与呼,与中国崛起共荣辱2018-12-27 16:28
优秀的中国青年,留学去!
为了中国的未来和你们自身的未来,留学去!
1978年12月26日,新中国派出的首批50名留美人员抵达巴黎机场,转机去纽约。出国前夕,他们去做了统一的西装,甚至是帽子和包,都是一样的。
有人笑着回忆说,“巴黎可是时髦之都,我们到了那,仿佛成了‘外星来客’。”
这些“外星来客”是抓住改革开放先机的一批人,也是见证中美关系重大历史的一批人。
“中国人民是伟大的人民,美国人民也是伟大的人民。我们不仅为学习美国先进的科学技术而来,也是促进中美两国人民的友谊而来”。
自此,中国的赴美留学热潮掀开大幕。
一锤定音
1978年5月20日华盛顿时间凌晨3时许,美国前总统卡特被叫醒接听电话。除了遇到危机,很少会出现这种情况。电话是从北京打来的,卡特问:为什么这么早打电话?
助手向他报告说,此时正和邓小平在一起。
卡特问:是有什么坏消息吗?
对方回答,不是坏消息,是因为邓小平问你能否接受5000名中国学生到美国大学留学。
卡特回答:你就对邓小平说,我们可以接受10万中国学生。
由于早年留学法国,邓小平对留学生和现代化建设的关系有切身感受。1978年,“文化大革命”刚刚结束不久,邓小平就对留学工作作出重要指示。
“我赞成留学生的数量增大,主要搞自然科学。要成千成万地派,不是只派十个八个……这是五年内快见成效、提高我国科教水平的重要方法之一。现在我们迈的步子太小,要千方百计加快步伐,路子要越走越宽,我们一方面要努力提高自己的大学水平,一方面派人出去学习,这样可以有一个比较,看看我们自己的大学究竟办得如何。”
邓小平强调:“这是五年内快见成效、提高我国水平的重要方法之一。要成千成万地派,不是只派十个八个。教育部研究一下,花多少钱,值得。”
两位领导人的智慧和魄力,让首批50人赴美留学生的行程一锤定音。
50人名单中:北京大学11人,清华大学9人,中国科学院、国务院各部委15人,北京其他大学5人,北京工厂2人,上海4人,天津两所大学4人。
在学科分布上,50人全部集中在理工农医学科,其中理科29人(58%),工科18人(36%),医科2人(4%),农科1人(2%)。理工科共计94%,占绝对多数。
1979年2月23日,8名美国留学生抵达北京,中美互派留学人员的大幕正式拉开。中国相应地对不少希望研究中国、与中国交流的美国学者敞开了大门。
大开眼界
那时候的中国和美国,在科技水平和科研条件上的差距,不是一点半点。
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教授柳百成,是首批留学生之一兼50人的领队。他回忆说:
“我那时刚到麦迪逊,住在一个普通美国人家里,看到房东太太七八岁的儿子正在玩苹果电脑。我感到十分惊讶,因为出国前自己从未见过电脑,但在美国,连儿童都能自如操作。” “我感觉到,或许有一天计算机会改变人类的生活。就一杯咖啡到凌晨三点,和本科生一起学习计算机高级语言。”
除了电脑等“新兴事物”,美国顶尖的科研设备,也给这批留学生的学习和科研注入了强心剂。柳百成说,“出国前,我用光学显微镜只能将材料微观结构放大1000倍;在威斯康星大学的实验室里,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可以放大20万倍,对材料微观结构研究的深度有了质的跨越。”
既然“大开眼界”,那就也要“打开眼界”。这批留学生当时最大限度地融入了校园,吸收了不少前沿科学知识和思维,为以后的科研工作打下基础。
环境宽松
来到美国几天后的1979年1月1日,这批中国留学生在华盛顿见证了中美正式建交、中国驻美大使馆挂牌的历史性时刻。
由于中美长期敌对,两国学者已经相互隔绝了近30年,以至于美国著名学者费正清曾感慨道,“从1950年到1971年,华盛顿送上月球的人比派往中国的人还多,虽然后者离我们更近,旅途也更为安全、省钱。”
所以不仅仅只有中国留学生怀揣着对外面世界的好奇和惊叹,美国人看到他们,也是一样的激动。从纽约一下飞机,他们就被成群的记者和镁光灯包围。
柳百成回忆说,“我们到美国后,立刻就成了新闻人物。走到哪儿,都有记者跟着,他们对中国人的吃穿住行样样感兴趣。”
虽然是改革开放初期,但这50个留学生已经开始享受宽松的环境和国家的支持。
邓小平直接指示说:“留学生的管理方法也要注意,不能那么死。现在规定每晚一定要回大使馆,怕同社会接触,这样不利于学好外文,也不利于了解社会。跟人家搞到一块,才能学到东西。”
中国原子能研究所研究员、最初赴美留学50人之一的李祝霞回忆,在前往美国前,国家组织了对这批人的培训,主要内容是去国外的注意事项和外交礼仪。
“当时的领导说,到了国外要注意身体,要多喝牛奶,要知道当时在国内很少人有喝牛奶的习惯。”“提醒我们最多的是,到了国外要不卑不亢、堂堂正正,如果接到外国朋友的邀请,即使一个人也可前往参加活动,这令我们感到很宽松。”
据柳百成回忆,“学校的师生对我们也很友好。有一次,一位教师主动跟我们说,他能买到很抢手的NBA门票,4美元一张,需要的请举手。虽然我们很想去,但没有一个人举手,因为没钱。”
几天后,柳百成不经意间和大使馆的一位领导说起这事。那位领导立刻说,“这怎么行,不能让美国人觉得中国人对什么都不感兴趣,以后再有这种情况,你们就去,回来我给报销。”
艰苦学习
“失去的时间我们要拼命抢回来。”这是当时很多留学生的心声,“经历了‘文革’的停顿,国内的许多研究与国外差距实在是太大了”。
李祝霞回忆说,当时的学习非常刻苦,不论白天、晚上还是休息日,不是在做研究就是去听一些相关的研究生课程和前沿讲座。
图书馆、实验室、计算机房是留学生的常住地。当时的留学生张楚汉说,我们日以继夜,每天晚上搭午夜末班校车返回住地,为的是返国后可以向全国人民交出一份合格的考卷。
和张楚汉同窗的赵南华称留学两年,是自己工作强度最大的两年:12点从实验室离开,没有周末节假日。
而当时的生活条件也是艰苦的。这批留学生在美国的生活学习费用,国家给实报实销,但当时中国也没有多少外汇,这些人就能省就省,中午通常只吃食堂里最便宜的鸡肉。“后来有人问我,中国人都爱吃鸡肉吗?我哭笑不得。”
“我们当时经济落后,外汇奇缺。我们50个人只有50个美元,在领队兜里揣着。”赵南明说,“我们当时听说国外到处要小费,上厕所也要给小费,就特别紧张,害怕拿不出美元来。我们当时先从中国到巴黎,飞机要降落的时候,互相使眼神,排队一个个上厕所。”
学成归来
肯定有人担心,这些人学成之后,会不会“赖在美国不回来了”?事实上,这一批50人,除一人延期归国外,均在两年后按时归国。
在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谈及留学问题时,非常有魄力地直接说:“不要怕出一点问题,中国留学生绝大多数是好的,个别人出一点问题也没什么了不起。即使一千人跑掉一百个,也只占十分之一,还剩九百个。”
老人家是对的。这些留学生研究的领域虽各有不同,但都成绩斐然,仅当选院士的就有7人。
这批归国学者获得了为数众多的中国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凡在大学任教和在科研单位从事研究者,全部成为各自领域的教授、知名专家或学术领军人物。
从第一批的50名留学生,到2017出国留学生数量达60.84万,一批又一批的留学生成为了中国开放富强的亲历者。
结语
转眼就是中美建交40周年,上一辈的故事,在今天看来是那么久远。在这个期间,中国,还有中美关系都发生了巨变。中国和美国的差距在缩小,美国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却还有很多。但华盛顿对中美人文交流的态度发生了变化。
身边不止一个朋友告诉我,现在赴美留学越来越难了。
中国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这是通过改革和开放,抓住了机会,释放了中国社会压抑多年的巨大潜力的结果。外部环境是重要外因,但根本还是靠中国人自己艰苦奋斗,一砖一瓦垒起来的。
中国的快速发展,也带动了整个世界,包括美国在内的发展。可以说,中国崛起,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具体体现。它绝不是美国的施恩。现在一些美国人以恩主自居,这实在是可笑的。
就像第一批的50名赴美留学生。他们代表的是一种奋斗、开放、爱国的精神,只要这种精神生生不息,中国的崛起就是谁也不能阻挡的。
(文章图片和资料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