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气不热,煤不好使_风闻
叁里河-叁里河官方账号-2018-12-27 11:05
文章首发于公众号:叁里河
作者:一姐
上
每年进入12月份之后,供暖问题就成了华北城市居民关心的头等大事。尤其是去年“煤改气”的失利,今年的天然气供应就成了民生和资本市场的双重焦点。
《西安日报》报道,首个供暖日,市政12345热线收到1万件投诉,七千是投诉供暖问题的,供暖之后的8天,5万个投诉工单,也有一半是供暖工单。澎湃视频报道,西安有小区暖气不热,一位老人手持“甩锅高手,制冷标兵”的锦旗和业主一起到物业反映问题。
北方城市无非是市政供暖和小区自备锅炉集中供暖,市政供暖有限价,居民5.8元/月·平方,非居民7.5元/月·平方。自备锅炉的市场定价,通常比过去要高,还会遭遇各种乱收费。过去单位统一供暖的,本来享受着免费的福利,现在转成市场化小区自备锅炉供暖,价格问题就头疼了。
投诉反映的问题,无非是以下几种,“暖气不热”,“暖气不热还这么贵”,“暖气不热物业态度还不好”。
去年供暖季结束之前,就有媒体总结冬季西安市政投诉,70%的投诉指向“暖气不热”。2015年有一个媒体测评过西安供暖投诉最多的15个小区,最差的一个小区供暖季最低温度只有7℃。
西安今年新实施《集中供热条例》,规定供热室内最低温度不低于18℃,过去这个标准是18±2℃,实际上在执行中就成了16℃。而且还规定供热温度低于18℃的退还热费的20%;供热温度高于或者等于低于16℃的退还50%;低于14℃的全额退还。
西安并不是状况最差的省会城市。
在11月1日就开始供暖的太原,有一个康乐街片区,这个片区始建于70年代,厕所和供暖设施都远不达标。2013年“拆迁市长”耿彦波从大同来到了太原,这些年一直有居民在他的留言板下面反映康乐街片区的问题。
经过了几次征收拆迁之后,这个区域还有85户自建房。本来过去两年的棚改是解决问题的绝佳机会,但是由于入户摸底调查同意率不到70%,所以就没有拆。
根据澎湃新闻的报道,今年冬天康乐街片区所在的迎泽区组织了环保检查办公室,派人把住了片区街道的入口,一块煤也不准运进来。一位居民后来说:
“他们三番五次告诉我们不能烧煤,只要煤不拉进来,不管你烧什么他们都不管,只要不烧煤就行。”
所以一到晚上,康乐街片区的居民就把收集到废旧家具,木料纸箱,甚至家中刨开的地板放到炉子里燃烧取暖,整个街区黑烟滚滚,气味扑鼻,空气污染不减反增。
这个时间最终以太原市政府组织工作组,逐户发放电取暖器和3万公斤清洁煤告终。康乐街片区终于得以正常取暖了。
清洁煤从理论上来讲,是一种热值高,污染少,低硫的新型燃煤。但是真正到了华北农民的炉子里,清洁煤成了不耐烧,烧不透,价格贵的代名词。有说法叫,
“散煤封炉子一簸箕到天亮,清洁煤要一簸箕半”。
今年清洁煤的价格普遍在1200元左右,各地的补贴400-600不同,补贴后价格800左右,和散煤价格差距并不大,但是因为用量大,过去一冬天要两吨,现在需要三吨,一个冬天的取暖费就多了1000块钱。这对收入不高的华北农村是一笔不小的费用。
最近北青报深度调查了河北保定曲阳“乌龙拘留”的事件,两名农民被行政拘留,32人被训诫,起因就是村民使用去年冬天留下的散煤进行燃烧。烟囱中冒出的黑烟被环保工作组抓了个正着。
如此大的环保督查力度,来自于曲阳县石县长,今年8月份和北京通州区、河北石家庄赵县、山西晋城城区、河南新乡辉县地方领导一道,被生态环境部约谈。
改组之前的环保部大气环境管理司司长刘炳江曾经表示,对暂不具备清洁能源替代的地区,可采取优质煤替换、配套使用节能环保炉具等过渡性措施。长期来看,还是要以电代煤、以气代煤,完成向清洁能源的转型。
下
今年夏天,国际能源署发布的《天然气市场报告2018》还提出了两个特别让人不安的预测:一是中国很快将成为世界最大的天然气进口国;二是未来美国将贡献大量的天然气新增产量和出口增量,成为全球最大产气国。
报告发布的时候,正是中美贸易摩擦正式横眉冷对的时候:川普宣布对中国的500亿商品加征关税后,我们立刻作出了同等的反击,其中清单附件二中包含不少美国的油气能源产品。
但那份名单小心翼翼的避开了LNG(液化天然气)。
土库曼斯坦是中国管道天然气进口第一大国,09年我们跟土国签订的协议是每年400亿立方米的供给,13年又签订了每年增供250亿立方米的合同。海关总署数据显示,去年来自土库曼斯坦的进口量占同期管道天然气进口总量的84.6%。
实际上,在土库曼斯坦以各种理由减供前的3个月,《经济日报》才刚刚发过一篇《中土天然气合作:投产以来向国内供气无一日断供》的文章,赞美中土友谊。
但是去年春节前,全国气荒最严重的时候,中石油发过一个《关于再次重申严格执行日制定计划的通知》,里面写道:“目前供气形势持续恶化,中亚管道已经开始间歇输送运行,今日中亚来气由1.2亿方进一步降至0.7亿方,中石油管网面临崩盘危险。”
这里说的“供气形势持续恶化”和“中亚来气下降”,指的主要是土库曼斯坦康采恩自11月开始多次临时性、突发性的违约减供。对方给的理由包括:本国用气量上升,输气设备坏了没钱修等。
这个主要外部气源减少后,国内天然气市场的供应缺口立刻暴露出来。去年陕西、内蒙等地的LNG出厂价一度在一周内每吨暴涨2000多元,全国LNG价格最高时直接飙升到每吨1.2万,逼的发改委不得不出售处罚了一批擅自提价的企业。因为缺口太大,去年部分地区的停供、断暖算是让不少人真正见识了一下“严冬”的厉害。
被卡脖子是非常难受的,土国坑了我们之后,我们跟美国得克萨斯州切尼尔能源公司签署了一份25年的液化石油气进口合同,略解了“燃煤之急”。
这个合同实际上也是川普去年11月访华时带来的礼物之一。但跟美国人买气也不是万无一失的。基本就是前后脚,我们刚跟切尼尔公司签完那份长期购销合同,才过了不到一个月,川普就宣布了加关税的措施。
中国的天然气进口,主要依靠西,北,东三个方向,西部是来自中亚土库曼斯坦和哈萨克斯坦的天然气管道,北部是俄罗斯的天然气的管道,东部主要是海运输入的LNG。
天然气的供应只是国家安全规划中的一部分,我们不能也没有依赖其中的任何一家。比如从美国采购天然气的数量和价格就要根据两国的经贸关系不断变化。
再比如俄罗斯的气价和管道建设成本都不算最优,而且拒绝和中石油联合开发,还多次推迟供气时间。但是根据中国石油大学能源战略研究院的庞昌伟教授的一篇文章,最近中蒙俄三国的石油管道计划就在睦邻友好的氛围下重新启动了。
中国的能源现状是缺油少气,国内四大主力气田塔里木、长庆、青海、川渝每年的产量都在增长,10年前这些气田的产量是500亿立方米,去年接近1000亿立方米,年增幅超过7%。
听起来增幅不少,但是跟需求增速一比,就太捉襟见肘了。发改委去年的数据显示,天然气消费总量超过2300亿立方米,比上年增加300多亿立方米,增幅达到17%,刷新了历史增量记录。
根据《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到2020年我国天然气消费的比重会增加到10%,供应量将达到3600亿立方米,到2030年将再翻一番扩大到6000亿立方米。
海关总署的数据显示,去年全国天然气进口增长超过26%,进口金额有1500多亿,比上一年增长接近45%,其中液化天然气,也就是LNG的进口从2010年的不到50亿立方米,攀升到目前的500亿立方米,年均增幅接近50%,是全球主要天然气进口国家中是最高的。
所以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中国获得的天然气价格不会太便宜,尤其是在冬季需求旺季的时候。
中国现行的暖气供应方式是国家补贴,中石油保证供应,居民按照固定价格缴纳暖气费,这导致无法对旺季天然气价格的波动做出反映。民生、财政、国资出现了一个不可能三角,总有一个要为高气价埋单,但是又没有一方会为高气价全部埋单。
所以高气价时限制价格或者限制供应,城市居民暖气不热,农村烧不起气就成了必然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