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实验室安全监管失控?北交大实验室爆炸事故警示安全无侥幸_风闻
酱油不水-2018-12-28 16:12
据北京交通大学官方微博消息,2018年12月26日上午9:30左右,该校东校区环境工程实验室内进行垃圾渗滤液污水处理科研试验时发生爆炸引发火灾。上午10:20,火情得到控制,经初步核实,共有3名参与实验的研究生在事故中不幸遇难。事故原因相关部门仍在调查中。北京交通大学全体师生沉痛悼念在事故中不幸逝去的三个年轻生命,愿逝者安息。
高校实验室应当是学生探索科学,探索未知,探索人生的另一个起点,而不应成为他们生命的终点。
历年高校实验室事故.
2018年11月11日南京中医药大学
南京中医药大学翰林学院一实验室在实验过程中发生爆燃。
2018年12月26日北京交通大学
该校东校区环境工程实验室内进行垃圾渗滤液污水处理科研试验时发生爆炸引发火灾。3名参与实验的研究生在事故中不幸遇难。
2017年3月27日复旦大学
复旦大学化学西楼一实验室发生烟雾报警,同时有学生报称在楼内听到疑似轻微爆炸声。实验现场一学生在实验中手部受伤。
2017年3月18日中北大学
20时,山西中北大学主楼背后的实验楼突发大火,实验楼二三四楼全部起火,现场曾传出爆炸声,主楼和操场周围有明显刺鼻味道。火情导致财产损失预估有200万元。
2016年9月21日上海东华大学
位于松江大学园区的东华大学化学化工与生物工程学院一实验室发生爆炸,两名学生受重伤,一名学生受轻微擦伤,暂无教师受伤。
2015年12月18日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化学系实验室发生一起爆炸事故,一名博士研究生在实验室内使用氢气做化学实验时发生爆炸,后被确认身亡。
2015年4月5日中国矿业大学
当天中午,位于徐州的中国矿业大学化工学院一实验室发生爆炸事故,致5人受伤,1人抢救无效死亡。
2014年9月1日成都高新孵化园
四川成都高新孵化园一化学实验室爆炸,化学品燃烧起火。
2013年4月30日南京理工大学
南京理工大学校内一废弃实验室拆迁施工发生意外爆炸,现场施工的4名工人2名重伤,2名轻伤,其中1名重伤人员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2011年12月7日南开大学
当天上午,南开大学一名女生在做化学实验时发生了意外,手部严重受伤。
2009年10月23日北京理工大学
当天下午,北京理工大学新5号楼一实验室发生爆炸,导致5人受伤,其中有一名实验室负责老师、两名学生和两名设备调试工程师。
2008年12月29日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
该校女学生在实验室做叔丁基锂反应时不幸被溅出化学物引燃,全身重度烧伤,最后不治身亡。
2008年7月11日,云南大学
云南大学北院云南省微生物研究所5楼510实验室,一名临近毕业的博士生在做实验时发生化学爆炸,该名博士生被严重炸伤。
国内高校实验室事故几乎年年都有。虽然不能以此就认为中国大学实验室的安全防范已经失控,实验设备日常维护保养工作未依规实行强制性的预防措施,操作安全监督环节疏失,导致实验室的从事日常维护保养或者使用的单位和个人流程混乱,责任不明。这些实验室事故每一次发生,不仅可能造成一定的高校实验器材损坏,更有可能造成一定的人员伤亡,令人心痛。希望大家做实验都要注意安全,愿逝者安息。
实验室中的任何一个安全隐患,任何一个操作步骤,任何一个小小的疏失,都有可能酿成大的事故,造成难以估量的高校相关人员以及财产损失。
想想培养一个大学生需要的资源,从幼儿园开始到大学毕业,最少要16年的时间,这十六年,教育培养他们的是文化知识、文化素质与专业知识技能,如此大的时间与金钱的投入,能够经过十六年的拼搏成功考入高校的,大多是未来的栋梁之才,每一次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对于国家来说都是一种损失。高校的实验室安全问题,必须得到重视。
“有些学生操作水平高,严格按照实验规范来做,安全性高,反之就容易出问题。有时,上一个实验做完时,该小组的人并没很好收尾,下一个小组来做实验时如果存在操作不规范等问题,风险就相对较高。”
中南大学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教授吴超曾总结了高校实验室事故特点:
各种实验室类型繁多、易燃易爆物品种类多、实验仪器设备设施多、各种实验样本标本多、试验内容和项目变化、接触和操作人员不固定、危险物品量少易忽视、安全管理制度难落实等。实验室事故类型包括火灾爆炸、触电、机械伤、腐蚀、辐射、中毒、感染和被盗等。
其次谈一谈科研安全问题。摘引知乎作者:Chen Iris作者的观点,高校实验室分基础实践型实验室和科学研究型实验室,两种类型的风险也不同。
1.基础实践型实验室使用的化学试剂、药品、设备装置、流程方法等相对成熟、固定,风险较易辨识和控制。
2.科学研究型实验室有可能会有试验药剂量少、种类多,或使用不熟悉的化学物质,或采用新开发的工艺流程,存在潜在未知的风险概率增大,因此控制起来要因各类实验室的情况而定。
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要提高,至少要从两个方面:
一个方面是管理水平的提升,这里面包括高校从上到下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执行,最主要是要提高师生的安全意识,师生首先由保护自己的意识,在开展实验前首先进行风险辨识和评估,可以查阅相关的MSDS\国内外同类实验,如果开展实验,需要哪些PPE等等;
另一个方面就是硬件方面,高校应该加大对安全设备设施投入的力度。
从技术角度来说,NRC出过一本非常好的全面的实验室良好实践手册,《Prudent Practices in the Laboratory》,其中有美国对于实验室安全管理的方法、标准和相关的样例表格。
从管理情况来说,虽然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目前很薄弱,但随着国人对环境安全健康意识的增强,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力度也逐年加大。这两年已经有教育部制定的《高等学校实验室工作规程》(国家教委令第20号),部分省市也有自己的高校安全管理规定,如浙江的《浙江省高等学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办法》和《浙江省高等学校学生实践教学安全管理办法》等等。
国内高校的实验室与装备处这几年也渐渐更多的承担起实验室安全管理的职责。
知乎作者:shauchian的补充也是同样说明我们实验室建设的顶层设计考虑的实验室运行管理方方面面。这里先说下EHS管理的概念:EHS管理体系是环境管理体系(EMS)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OHSMS)两体系的整合。EHS是环境Environment、健康Health、安全Safety的缩写。EHS管理体系是为管理EHS风险服务的,体系只是EHS管理必须的一部分。
实验室的ESH管理跟一般工业中的ESH管理可以殊途同归,比如应用ISO14001,OHSAS18001的管理标准来建立管理体系。实验室的ESH管理必须与实际情况结合,跟实验人员共同制定安全操作要求,因为其中危险源、污染源太多需要控制。
就中国高校的实验室ESH管理,个人认为远落后于欧美及优秀亚洲高校。因为欧美及优秀的亚洲高校基本都专门设立ESH部门,并且进入实验室前必须通过ESH考试才能进入实验室。
对于高校实验室的ESH管理,推荐参考外国高校网站的ESH部门主页。
其次说下高校实验室废弃物处置问题,高校实验室存放有一定量的易燃易爆物品,多样的实验设备也使得实验室的电路管线更为复杂,实验室实验废弃物有可能是废气、废液,固体废物甚至是死亡生物体。北京交通大学此次发生爆炸事故便是学生在实验室内进行垃圾渗滤液污水处理科研试验。垃圾渗滤液,简单来说就是垃圾中的脏水,发生爆炸引发火灾所致。
由于实验室分散的特点,大部分实验室建设并没有对实验室废弃物的处置回收措施,这也往往存在滥处废物的可能,比如废气通过实验室通风橱直排到室外,废液基本是直接倒入下水道。废渣以及死亡生物体大部分直接当生活垃圾倒了。部分有回收价值的估计废弃物存在有人会受利益驱使,进行私藏倒卖的可能。
这些疏失的监管流程都使得其发生安全事故的可能性大大增加。任何产生实验废弃物的单位,都负有对危险实验废弃物作科学、合理地收集、暂存和无害化处理的责任。因而实验室更需严格细致的标准,让做实验的师生按规定作业,让实验物处置措施严格执行,以此来确保安全。
从源头到末端的全过程监管,传统的监督方式主要依赖监督人员,依靠在各个高校的实验室管理机构自律,检查实验室废弃物收集、贮存、运输、处置、登记过程。
我们参考下目前一些对医疗废弃物的处置方式也许会让我们有更多思考,2017年上半年,苏州启动“互联网+”医疗废物规范化管理项目,通过在线监控系统、管理平台和手机APP等科技手段,可追溯医疗垃圾处理全过程。2017年2月底,苏州市政府出台“健康卫士531行动计划”,提出建立现代卫生计生综合监管体系,应用互联网+技术对医疗卫生重点环节进行在线监管、全程追溯。
到2017年年底,苏州姑苏区240家医疗机构将完成在线监管试点,2020年实现全市覆盖,以解决受人力、物力限制所出现的监管盲区。另外,为破除医疗垃圾监管盲区,贵阳市从2017年年底开始,借助大数据试点医疗废物条码跟踪管理。在该模式下,医疗垃圾经分类称重后,在转运到专门的医疗废物处理中心处置。不仅简化了中间的反复程序、减少人力物力,还实现从源头至处置的全过程监管。
这种智能化、信息化的监管方式正成为现下最有效的监管手段,并逐步在全国推广。由此可见,牵手物联网,借助大数据的力量,实验室同样可以学习医疗系统的处置监管模式,通过实验室废弃物产生数据采集、交接记录、科研院所内流转路线监控、实验室废弃物仓库库存监控等一系列管理措施,健全实验室废弃物处置流转追溯机制,让每一件医疗垃圾都登记在册、有据可查,使其处于可控、可管状态。通过医疗废物智能收集案例,我们在实验室建设规划的时候,就应该同时设计实验室环境安全监控以及实验物在线系统,紧盯实验全程,实现全过程、无死角监管。
高校的实验室的规章制度,每一条都是用前人的血泪书写而成,进行实验的学生理应严格遵守;学校在具体的实践中应坚持以学生为本,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意识教育,严格排查实验室的安全隐患,及时发现不足之处并做出改进;相关的政府部门也要加强关于高校实验室安全的要求,在顶层设计上合理规定,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科学实验本身就具有不确定性,是在探索未知的事物,我们应该对失误和事故采取宽容的态度。怕被炸就没有诺贝尔,怕电击就没有富兰克林,怕辐射就没有居里夫人,面对因科研牺牲的人,应该多一份尊敬,少一分责难。愿逝者安息,并向所有在未知道路上的探索者致敬。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的发展,出现了“VR+实验室”的新型教学实验模式。许多的实验室管理认为实验室最重要的是测试结果本身,特别是针对基础实践型实验室更适用于虚拟现实技术加持的VR+实验室建设方案来减少实操实训的风险。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理念的变化,现代社会管理更重视人性化管理,这种借助高科技的虚拟仿真技术的也在基础学科领域获得诸多运用实例,例如厦门创壹的VR+实验室项目覆盖电气,机电,模具,数控,工业机器人,无人机甚至医学护理多门课程,并且将实验平台化,线上化,因此凤凰创壹在这实训方面的打磨经验尤为丰富,这方面的信息大家可以参看他们的线上站点,这里不再赘述。
凤凰创壹的项目带头人林庆平博士完成的虚拟仿真教学系统通过综合应用虚拟现实、大数据、网络技术以及计算机编程等技术,构建与真实实验场景等同的操作环境和测试对象,使得学生在高度自主性和交互性的虚拟环境中开展充满开放性、经济性和高效性的实验,进而可以达到实物实验无法实现的效果。
虚拟仿真教学系统借助于信息技术与专业知识相结合,助力创新人才培养.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为学生提供自由和灵活的实验课程安排,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相比传统的实验教学,虚拟仿真实验技术在实验教学的方式、方法、效果、手段和模式等方面均有颠覆性的改变。
仿真教学实验是一种基于软件技术构建的虚拟实验教学系统,是现有各种教学实验室的数字化和虚拟化,为开设各种专业实验课程提供了全新的教学与科研环境。因此建设仿真实验室可以与实物实验室互补,它除了可以辅助高校的科研工作,在实验教学方面也具有如利用率高,易维护等诸多优点。近年来,国内的许多高校都根据自身科研和教学的需求建立了一些高科技的仿真实验室。例如,厦门大学机电类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所有的电路元器件仿真具有完整的物理属性,并能通过三维仿真电路各种操作的效果,仿真仪器面板和操作模式与实物相似,测量的波形图和特性曲线跟实际设备测量的匹配度极高。
虚拟仿真实验平台是一个运行和维护成本均较低的平台。实验室建设投资是学校教学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兼顾实验室的成本和学生的实验机会,虚拟仿真实验平台通过虚拟出实际实验过程相同的实验环境,使得实验效果和现实中设备实验效果一样,在这样的平台上实验时操作错误只会有适当的提示,而不会损坏设备造成增加实验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