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一中就炼狱了?那你是真没吃过苦_风闻
崔紫剑-自由撰稿人-一个油腻的中年胖纸,喜欢胡说八道,自以为是。2018-12-28 14:04
这两天,@主笔唐驳虎 写了篇文章,《2 你知道炼狱的一天是如何精准运作的吗?》 为了避免说我曲解他的原文,我把原文放在这里,点击题目就可以看见原文。先看,看完了,我给大家分析分析。
一、出文动机
实事求是的讲,我们不去怀疑人家不好的初衷和动机。@主笔唐驳虎 在这篇文章发布之后的引言里是这么写的:这是某些人逼着所有人一起滚进绞肉机。 这句话我基本赞同,但是,他的文章分析方向和分析方式错了。
他写这篇文章的动机,我们从善意的角度来分析,无非是以下几种:
1、攻击这种严格的教育方式。
2、避免这种模式被全国化推广。
3、提出资源集中区域分配不均的问题。(一般他们不给出解决方案,但是解决方案无非也就是资源分配更均衡,在政策上,我们有个政策叫“均衡教育”,就是用来解决这个问题的。)
4、对赞同这种模式的观点,进行批驳。
5、不愿意、不同意自己的孩子接受这种模式的教育。
另外,还有一点不那么友好的看法,这一点是我臆断的,不算他的意图:封闭社会阶层流通渠道,封锁资源流通模式。这一点是最要命的,也是最诛心的。
二、那造成这种模式存在的原因是什么?
原因很简单:教育资源的不均衡。这一点,在我党十九大报告里专门提到过了,不仅讲了不均衡,还讲了要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原文是这么写的“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一)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办好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和网络教育,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健全学生资助制度,使绝大多数城乡新增劳动力接受高中阶段教育、更多接受高等教育。支持和规范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倡导全社会尊师重教。办好继续教育,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大力提高国民素质。”
所以说啊,报告还是要学要看要信。
原文用完了,我再来讲讲我的观点:
1、教育资源不均衡的另外一个原因,是先富是否愿意把资源拿出来帮助后富的问题。教育资源集中在哪里这个不用说了吧?就包括这篇文章的作者在内,他所在的北京,就是教育资源集中的地方。当然了,资源集中也不是他的错,也不是当地居民的错。这是由历史原因造成的,长期以来发达地区越来越发达是个必然嘛。各个发达地区也在源源不断的帮助落后地区发展,这也要看见。所以,不能眼红人家。也不能说人家不对不好。
只是,为啥会有衡水一中这种模式出现?因为其他地方的资源不行啊,在没有的情况下,不用这种模式,怎么去和教育质量好的地方比呢?根本比不了,竞争不过,这是现实。
有一种观点很有意思,说是既然通过这种方式获得了上升或者迁移的条件,就不愿自己的孩子再吃这道苦的人最可怕——这种人才不可怕,而这种方式和现象,恰恰说明:
上升的通道变窄了,才使得人们不得不通过这种方式来做。而他吃了这茬苦孩子就不用吃了,恰恰说明了在资源集中区域,不必如此辛苦就可以完成靠上阶层的继承,这又反证了这种方法存在的意义和必要性。
2、解决教育资源均衡最佳方案是什么?最佳方案有两个:其一,把现有资源向落后地区调配;其二,让落后地区自己有造血功能。
第一个方案,不用说,铁定无法执行。原因很简单,还是以唐驳虎为例,他是80年生人,今年也30有8了,我不清楚他的私人信息哈,这个是网上搜的,如果是他家里或者是他亲戚家里的孩子,是在发达地区学校读书,那么我们现在把这些学校的老师,抽调十分之九,分散到落后地区去扎根,他同意不?他同意,其他学生家长同意不?很显然,这是不合适也不可能的事情。真的这么干,学生家长能把教育部的门堵了信不?
既然第一个方案行不通,那就得用第二个方案,让落后地区自己有造血功能。
这第二个方案怎么实现?方法多种多样。有发达地区的老师们去帮扶支教的方式,有落后地区的老师们去进修学习的方式,也有国家每年师范类免费生定向培养的模式,还有对口支援省市派驻帮建的方式,总之各种各样五花八门的很多。
那么这些模式有效果吗?从我个人经历和我所了解的情况以及可以查到的数据来看,这些方式都是有效的,而且效果还不错。作为落后地区出身的我,必须向发达地区的同胞们表示感激和感谢。
但是,与此同时,我想说的是:这些模式,效率上,确实也不太高。
教育,毕竟是百年事业。
在这一现状之下,衡水一中的模式,也就应运而生了。其实,这并不是衡水一中一家,只是他们家的品牌运营做的比较好,喊得比较响亮,所以大家都比较熟悉罢了。然而,河北省,并不是高考大省,换成河南、山东、江苏、浙江、湖北,随便哪一家,都不会比衡水一中的模式轻松,这就是事实。
穷人的孩子想出人头地,想有个出路,读书是比较辛苦,却也比较轻松的一条通道。现在虽然不是一考定终身了,但是我们不能否定,高考考到好学校,确实是更容易在社会立足,更容易在竞争中取胜的因素之一,好高校的各种资源,与一般高校的资源相比较,那就是有差距的,这就是现实。
以上两点综合在一起,就是造成这种模式的原因。
三、这种模式该不该被批判?
我的观点是:不该。在不违反国家政策和法律的前提之下,通过努力来改变命运,是值得鼓励和提倡的。
我国有那么几件事情,还算是比较公平的,而方式基本上都是考试,例如高考、公务员考试、硕士研究生考试,这三样,基本上属于是和个人学习能力相匹配的事情。读书读的好了,够努力,在其他方面未必可以,但是在这三件事情上,还是可以体现出“不努力,一定不成功”这个逻辑的。
毕竟,读书这件事情,是每个人可以自己掌握的事情。读的好不好,用功不用功,自己最清楚,自己就可以把握。再破的地方,也有考清北的,就是概率极低,再好的地方也有落榜的,概率也不高。暂时,在目前,虽然也有生殖隔离、区域隔离、资本隔离这些非个人因素可以决定的隔离现象存在,但并不是绝对,也不是完全闭合封闭,这就说明这个事情是每个人可以自己掌握的事情。
只是,资源少的群体和地方需要更大的努力才可能实现资源多的地方可以实现的目标罢了。
衡水一中的这种模式,就是用学校可以调动的资源,尽可能的将这些努力高效化,有效化,而且这些都是可以复制、可以搬走的模式,并没有什么新鲜的东西,也没有什么太高的技术含量。这种追求高效化的方式,或许有问题,但是在考试这件事情上,没有问题。
所以,远远达不到批判的程度。
四、需要的是完善,而不是批判。
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才是国家需要的人才。单纯应付考试的模式,很显然在其他方面需要加强。当然,我知道衡水一中也有很多中学生文化项目上获奖,也有其他方面的优秀学生被培养出来。但是,并不是每一个学生都那么全面。
所以,如何让这种模式变得更加完善,才是需要考虑的问题,让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全面发展,而不是仅仅有一些出来当门面,这就很重要了。
五、那么,谁在反对衡水一中的模式?
谁都可以反对,只是这么多反对当中,有那么几种,我们需要警惕。为什么需要警惕?问问自己,家里有矿吗?父母是高官吗?家庭在发达地区吗?这三样都不具备,那你就要警惕。
因为:
第一种反对,他们的出发点并不是说为了孩子好。而是这些人已经在资源丰富区域,或者已经到了社会比较高的阶层,所以他们希望阶层固化,希望社会阶层流通和资源流通边界关闭,只有关闭了,他们才能一直享有这些资源,所以会创造出各种各样的概念来反对这种高效的、成规模建制的上升模式,也就是所谓先富之后,不打算带动后富了。
第二种反对,是冲着教育产业化来的。教育无疑是一笔大生意,打倒一个,起来好些个。哪个能赚钱就搞哪个,钱要赚到他们兜里,他们才不反对。至于说孩子行不行,他们才不在意,又不是他们自己的孩子。谁的孩子谁着急。
这两种反对,是需要警惕的,家里没矿、父母不是高官、又不在发达地区,人家喊两句好听的,小孩子们就想偷懒了,想快乐了,想没有压力了?那除了说你傻,剩下啥也说明不了。
穷人的孩子,那就是得努力,得付出,才可能出人头地。否则基本上不太可能了。衡水一中就炼狱了?
那你是不知道什么叫炼狱,也是真没吃过什么苦。有功夫了,去贵州山里看看,去四川山区看看,去甘肃山区看看,去新疆偏远地区看看。都不用你在那里做什么,单纯的上学,没有老师逼着你起床,没有人逼着你背书,也没人逼着你练考卷——只不过到考的时候,你啥都考不上。你的前途,就是一辈子这样了,自己的孩子,也就那样了……
吃苦这种事情,逃不掉的。年轻的时候不吃苦,那就老了吃苦。
脑子聪明一看就懂一通百通的精英和聪明人是否存在?当然存在。但是数量很少。绝大多数人都是普通人,普通人想改变命运,就这么一条路。
所以,要醒醒,千万别傻。现在还能坐在教室里、站在操场上、跑在食堂路上吃苦,那是幸福的。
再往前数几十年,偌大个华北,甚至安放不下一张可以读书的课桌。
这些道理,就不细说了。这些观点,供网友们参考。
就这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