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握两张王牌是怎么玩脱的呢?_风闻
静易墨-静易墨官方账号-微信公众号:静易墨2018-12-29 16:32
张三丰,名君宝,道号三丰,是武当派始祖,太极拳创始人,中国武学史上神话级别的人物,也是金庸先生武侠作品《倚天屠龙记》里的重要角色——这个大家再熟悉不过了。
我们还知道,在《倚天屠龙记》小说里,张三丰有七个徒弟,依次是宋远桥、俞莲舟、俞岱岩、张松溪、张翠山、殷梨亭、莫声谷,江湖上称为武当七侠,此七人武功和威望已经超过了一般门派的掌门人。在《倚天屠龙记》的世界里,武当派的江湖地位已经隐有压过少林的势头,张三丰本人更是当世第一高手——在金庸作品中,张三丰在武学史上的地位应该仅次于少林达摩祖师——拥有这般华丽的阵容配置,武当派却在张三丰百岁寿宴当天,没能在各大门派逼迫下保全张五侠夫妇的性命,想来也颇为遗憾。
稍微交代一下这段剧情给不太熟悉《倚天屠龙记》的读者:
张翠山与殷素素从冰火岛返回武当后,各大门派以为张三丰祝寿为名齐聚武当,追问金毛狮王谢逊的下落(只有张翠山一家知道谢逊下落),名为找谢逊报仇,实则打探屠龙刀的下落(屠龙刀在谢逊手里)。谢逊与张翠山殷素素为结拜关系,张翠山夫妇不肯透露谢逊下落,同时殷素素手里有少林派门下龙门镖局七十余口人命血债,殷素素当年也间接造成了俞岱岩残疾(但一开始武当派不知道),等于武当派当时既有外部威胁,同时还有内部矛盾。
熟读倚天的读者们都清楚,张翠山自尽的根本原因倒不是各大门派的胁迫,而是因为妻子的过失间接造成三哥俞岱岩的残疾,无颜面对三哥,又割舍不了夫妻之情,一时无法接受现实。这点不但剧情交代的清楚,也有殷梨亭的心理活动加以确认:
殷梨亭怒喝:“你们……你们逼死我五哥……”但转念又想:“五哥所以自杀,实是为了对不起三哥,却跟他们无干。”
而殷素素自尽则是殉情,这点也没什么疑问。
但我们以上帝视角来观察,还是认为张翠山夫妇有一些生还的希望——张翠山性格迂腐,一时无法在兄弟情与夫妻情的矛盾间找到最优解,一死解脱多少有点草率,如果在一个相对平和的,只有张三丰与武当七侠在场的环境下,俞岱岩听出殷素素是当年委托都大锦送自己上武当之人,会发生什么情况呢?
也许殷素素还是会拔出佩剑递给张翠山,让丈夫杀死自己,张翠山当然还是于心不忍只能自尽,但在这种场景下,张翠山未必死的了,因为张翠山的自尽成功也有一个必要条件——他需要师父和师兄弟们来不及救:
张翠山死志甚坚,知道横剑自刎之际,师父和众同门定要出手相阻,是以置身于众宾客之间,说完了那两句话,立即出手。
张三丰及宋远桥、俞莲舟、殷梨亭四人齐声惊呼抢上。但听砰砰砰儿声连响,六七人飞身摔出,均是张翠山身周的宾客,给张三丰师徒掌力震开。但终于迟了一步,张翠山剑刃断喉,已无法挽救。
你看,如果没有这么多宾客在张翠山身边碍事,以张三丰的能力,张翠山还真未必当场就能死得了,而只要张翠山一次自尽不成,有更豁达的师父开导,有师兄弟们想办法圆情,这事还有回旋余地——说白了,俞岱岩的残废不是殷素素亲手而为,殷素素也从来没有对俞岱岩有险恶动机,连过失造成重伤都不算。何况在没有外部压力的情况下,张翠山也不会如此神经敏感——张翠山的自尽虽然并非各大门派胁迫所致,但张翠山想要以死谢妻子对少林的罪,同时帮武当解围的心思是有的,不然他死前不会这么说:
“我妻子杀了不少少林弟子,那时她可还不识得我,但我夫妇一体,所有罪孽,当由张翠山一人承当!我和金毛狮王义结金兰,你们凯觎屠龙宝刀,想逼我对不起义兄,武当弟子岂是这等卑鄙无义之徒!”
也就是说,没有外部压力的情况下,我认为张翠山选择自尽不会这么果断,而只要有一点犹豫,这事就有的商量——退一万步讲,给俞二侠递一句:“无忌尚未寻回,五弟怎可自寻短见啊?”的时间也有挽回局面的可能呀!
所以,武当派保住张翠山夫妇不是没有机会——在没有外部压力的情况下,内部矛盾是有的谈的,关键还是先把外部压力解决。
那么问题来了——武当派有能力解决当时的外部压力么?
这才是我们遗憾的地方——武当派能把必胜局面玩脱,也是没谁了。
寿宴当天,武当派有两次绝佳的机会被浪费了。
武当派的第一次机会是,双方就“张五侠是不是杀害龙门镖局上下七十余口的凶手”与“俞三侠是否为少林大力金刚指致残”问题激烈争辩无果,少林神僧空智突然脑回路爆炸,提出了一个非常有建设性的意见:
“久闻张真人武功源出少林。武林中言道,张真人功夫青出于蓝,我们仰慕已久,却不知此说是否言过其实。今日我们便在天下英雄之前,斗胆请张真人不吝赐教。”
尼玛,站在上帝视角的我都笑死了,这种要求就跟方唐镜在那“我进来啦,我又出去啦,打我啊笨蛋”一样活该找打。
当然,空智以及在场的众人很可能并不知悉老张的真实实力,空智也提出了一个三打一的要求:
“张真人武功盖世,天下无敌,我少林三僧自非张真人对手。但实逼处此,贵我两派的纠葛,若不各凭武功一判强弱,总是难解。我师兄弟三人不自量力,要联手请张真人赐教。张真人高着我们两辈,倘若以一对一,那是对张真人太过不敬了。”
而在场的众人也认为,这种挑战对张三丰是不利的——毕竟张三丰年事已高,就算武功再强,这也是百岁寿辰了,少林三大高手空闻、空智、空性的围攻也不容小窥(空闻是少林方丈)。
众人心想:“你话倒说得好听,却原来是要以三敌一。张三丰武功虽高,但百龄老人,精力已衰,未必挡得住少林三大神僧的联手合力。”
但真实实力差距有多大呢?
有关张三丰实战能力到底多强,是《倚天屠龙记》读者们最喜欢考据的疑点之一,结论有很多种,但不管是老张粉还是老张黑,以下观点基本是一致的:
张三丰没有上限,但下限不会弱于张无忌太多;
张无忌大约等于少林三渡之和;
少林三渡之一大约等于两个法王级别,空闻、空智、空性还不到法王级别;
也就是说,张三丰下限不会弱于六个空闻级别的高手,打三个简直不要太开心。
有意思的是,少林三空在武当山挑衅张老道时极为自信,等到两年后张三丰去少林寺求取《九阳真经》时,这哥仨的态度就完全不同了。
两名僧人将信将疑,飞步回寺通报。过了良久,只见寺门开处,方丈空闻大师率同师弟空智、空性走了出来。**三人身后跟着十几个身穿黄色僧袍的老和尚。张三丰知道是达摩院的长老们,辈分说不定比方丈还高,在寺中精研武学,**不问外事,想是听到武当派掌门人到来,非同小可,这才随同方丈出迎。
当日在武当山时,少林可是客场作战,也不过是三空带了9名圆字辈的弟子,等到少林主场迎来张三丰时,哥仨叫了十几个比自己辈分还高的,而且是专门精研武学的达摩院长老(达摩院堪称武林技术研究最高机构),并且是过了良久才敢出门(摇人,探讨敌情,做好准备),可见三空对张三丰的认识发生了变化。等到张三丰在少室山说了一句“要向众位大师求教”,众和尚顿时就不淡定了,“不由得均各变色”,“一时之间,三僧都不接口。”你看看,一个个都懵逼了,只有最天真无邪的空性来了一句:
“好老道,你要考较我们来着,我空性可不惧你。少林寺中千百名和尚一拥而上,你也未必就能把少林寺给挑了。”他嘴里虽说“不惧”,心中其实大惧而特惧,先便打好了千百人一拥而上的主意。
看到这一段时,我真的特么笑死了——这得是有多怕,心里能抱着千百人一拥而上的打算,而且对结果还只有“未必就能把少林寺给挑了”这样不确定的预期。
为啥三位高僧前后两次态度变化这么大,从主动挑战到虚的一笔?
因为过去三位高僧根本没见过张老道出过手啊——书中也明确写到,张三丰数十年没跟人动手了,用SHH的话来说,大家早已忘记被张老道支配的恐惧了,对老张武林泰斗地位虽然承认,但对老张实战能力恐怕抱着“远古吹”是烧饼的态度,见面不如闻名。
而在武当山上,这哥仨后来真的见到老张出手了——这也是老张实力非常有力的证据之一:
便在此时,厅口长窗外一个孩童声音大叫:“爹爹,爹爹!”第二句声音发闷,显是给人按住了口。张三丰身形晃动,已到了长窗之外,只见一个穿着蒙古军装的汉子手中抱着一个八九岁的男孩。那男孩嘴巴遭按,却兀自用力挣扎。
张三丰爱徒惨死,心如刀割,但他近百年的修为,心神不乱,低声喝道:“进去!”那人左足力点,抱了孩子便欲跃上屋顶,突觉肩头压沉,身子滞重异常,双足竟没法离地,原来张三丰悄没声地欺近身来,左手已轻轻搭上他肩头。那人大惊,心知张三丰只须内劲吐出,自己不死也得重伤,只得依言走进厅去。
这个穿着蒙古军装的汉子便是大名鼎鼎的玄冥二老中的鹤笔翁了。鹤笔翁什么级别呢?吊打法王级别的高手,那比空闻、空智、空性可高了去了,老张对这种级别的高手简直如提孩童,一搭手对方都不敢动弹。有一些老张黑认为老张擒拿鹤笔翁算偷袭,不能反映真实实力对比——显然不是,鹤笔翁潜伏在窗外一直在关注屋内形势,在张翠山自尽时,被鹤笔翁挟持的小张无忌激动之下喊出了声音,这时候鹤笔翁的正确反映如何?
肯定是上屋顶逃跑啊,鹤笔翁在暗,张三丰在明,就算鹤笔翁一只手挟持了一个10岁孩子,他也在逃跑的有利位置上——之前已经有过一次张无忌喊出声音,张翠山冲出去找人,鹤笔翁成功藏匿的案例了——在张三丰从一个能容纳数百人的大厅内身形晃动来到窗外,低声呼喝完成两次操作后,鹤笔翁只完成了左足力点这么一个抬脚操作,这种速度压制,我想不用解释了吧。
三位高僧也许不知道这个“穿着蒙古军装的汉子”是玄冥二老之一(后来从武当方面也许有一些传闻出去,少林高僧们后来也可能得知),但张三丰这速度他们是看在眼里——会瞬间移动的…天下武功,唯快不破,这怎么打?
是的,实力差距就这么大,少林三空在老张手下不过是一合之敌。
所以这就是武当派最大的遗憾——张三丰没应战…
众人的目光一齐集在张三丰脸上,瞧他是否允诺,只见他微微一笑,不置可否。
老张笑而不语就尴尬了啊。最可气的是,余二侠这时候还多嘴,来了句:
“今日是家师百岁寿诞,岂能和嘉宾动手过招……”
俞莲舟就用这么个理由,痛失了武当派取代少林成为武林领袖的机会。
老张为什么不应战呢?
在场的围观群众认为武当派是不敢应战,俞莲舟的理由是寿诞不宜动手,而老张自己只是笑而不语——有城府之人往往笑而不语,老张不出手,是因为顾及武当与少林关系,不想撕破脸皮么?
好像不是,因为俞莲舟很快就提出由武当六位弟子与少林神僧过招,老张也没有制止——也就是说,老张不反对动手,他只是不想亲自动手。
是老张没信心,怕输么?
那更不是,既然宋远桥、俞莲舟对少林三僧实力的评价是与自己相当,即使有一定误差,也大致可认为,江湖上对少林三僧实力是有一定认知的——别人不知道张三丰水平如何,但张三丰对对方的实力应该是有数的,打三个自己首徒水平的对手,老张会怕输?要知道张三丰年轻时就已经扫荡群魔,天下无敌,这种人阅历之丰富不可能怕输不敢上场。
再想一想他与小张无忌从汉水返回武当遇到有人在身后大喊留下孩子时,老张是这么想的:
张三丰心下冷笑,暗道:“谁敢如此大胆,要我留下孩子?”
老张这笑而不语,其实很可能是脸上笑嘻嘻,心里mmp,内心活动说不定是——几个后生晚辈当真不知好歹,竟敢向我挑战?笑死贫道了。
那么作为武林泰斗,总得拿范儿吧——你们还不够级别,想见识本真人神功,先过我徒弟这关吧。
很可惜,老张错过了最快速度解决问题的方式——如果他知道殷素素与俞岱岩之间还有这层矛盾,我想他会赶紧解决外部压力。
**武当还有一次解决外部压力的机会。**张三丰不出战,双方最后议论的结果是武当弟子与少林6VS6(这里新修版与三联版有一些不同,我们以更加普遍被读者认可的三联版内容为准。)
宋远桥为了保证“武当七侠”七兄弟整整齐齐,最终又把对阵改成了7VS7。武当派这时有必胜的把握,原因是他们有一个必杀绝招——“真武七截阵”。这“真武七截阵”很可能是金庸作品里最厉害的阵法,他的威力叠加是呈几何级的,六个人同时使用时,相当于有三十二位一流高手围殴对手,而七个人同时使用,就相当于有六十四位一流高手凌辱对手——而书中明确说了,整个江湖一流高手不过二三十人,也就是说,只需要武当六侠出手,稳稳的把少林六僧捶出翔。
既然如此,那就赶紧6VS6开始整啊,赶紧力挫少林,武当威震华夏啊。这要是开打,结果只能是第二天江湖日报头版头条:
张真人躺赢!武当弟子完爆少林方丈!
然而,武当要的不只是吊打,还得是所有人都参与到吊打中,一个也不能少——俞岱岩虽然身有残疾,那也得让他临时传授一人替代,保证我武当七侠整整齐齐的。
这特么都到了最危急的时候,武当还在这务虚,整这些没用的破玩意,终于就出事了——殷素素代替俞岱岩出战,去跟俞岱岩求教时被俞岱岩认出来了,武当内部矛盾爆发,张翠山卒。
哎,**为了个真板凳选手的面子,武当山就这样折损了他们最有天赋的张五侠,**武当错失了他们第二次机会,于是就再也没有机会了。
有人可能会问:只要打败了少林,外部矛盾就化解了么?
长期矛盾也许不会化解,但眼前必然迎来一派祥和,生日派对气氛简直其乐融融。来武当山这些门派,说实在的,除了少林,水平太次了。昆仑来了何太冲,班淑娴都没来,而何太冲的水平还远远不到法王级别,但他已经是来到武当山各门派里,除了少林三空之外的第一高手;崆峒五老水平本来就不怎么样,属于何太冲看不起的级别,何况五老只来了一老;峨嵋是静玄带队,灭绝都没来,而且峨嵋根本不会出手;什么巨鲸帮,海沙派简直不够看的。各大门派说是人多,其实到了会场之后,大家都在张望门口——为啥?等压轴到场的少林来啊。
所以,少林被挫败,其他人哪还敢动手,剧情很可能是这样:
空性:张真人真乃一代宗师,贫僧服了你了!
空闻:师弟你住嘴!少林今日技不如人,待我等返还少林用功,假以时日再向真人领教高招。阿弥陀佛,贫僧告退。
张三丰:诸位意见呢?
各大门派:张真人生日快乐~~~
人是很真实的。
所以,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这样的道理:
别拿范儿,该出手时就出手;
别有完美主义强迫症,哪有那么整整齐齐的事,先击败对手再说。
武当派手握金庸笔下第二人张三丰和金庸笔下第一战斗体系真武七截阵两张王牌,还能痛失好局,实在遗憾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