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2岁弑母少年,窥探中国阶层教育一撇_风闻
苦艾文艺-原创平台,微信公众号:苦艾文艺2018-12-29 11:33
教育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对于一个家庭来讲也是极其重要的,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有耕读传家的民间传统。一旦触及到教育,总会引起整个社会的广泛讨论。
前不久冰点周刊发表的一篇名叫:《这块屏幕可能会改变命运》的文章,引起了广泛的社会人士的的极大兴趣,加之湖南沅江市12岁少年弑母事件,使得中国城乡的教育问题再一次摆到大家面前,供大家探讨,使之成为众人茶余饭后的谈资。
当“弑母事件”出来之后,包括我在内,以及身边的很多同事都惊愕了。是什么促使12岁少年讲冰冷的屠刀挥向了自己的母亲?是什么让一个12岁少年变得如此冷漠?
与“弑母事件”几乎同时发生的另一件新闻,云南省禄劝县一中在引进成都七中远程视频教育之时,曾遭到老师的撕书抗议。
这两件看似不相关的社会新闻,最后剑锋所指,恐怕还得归根到教育阶层化问题。
**教育作为中国社会底层平民改变阶层现状的唯一上升通道。**这些年在经济发展的助推剂下,国民改变阶层现状的迫切之心,大有不可阻挡之势。从黄冈中学跌落高考的神坛,到衡水中学,毛坦厂中学的崛起。这些好的地方性重点高中,几乎囊括了当地莘莘学子进入重点大学的大部分名额。
好的学校往往垄断了当地的优势资源,而普通高中一本的升学率几乎是个位数,甚至是0。 这一点可以从《这块屏幕可能会改变命运》一文中的禄劝一中在未引进成都七中远程视频教学之前的升学历得出结论,更何况禄劝一中是当地的重点高中?其他的普通高中可谓是可见一斑。
针对禄劝县一中,教师撕书抗议一事,其事实的本质是一个弱势教育阶层对另一个优势群体的无力反抗,他们之间存在着一种心理上的较量与博弈关系。这种博弈不仅仅表现在教师群体之间,同时也表现在中央教育部门与地方教育部门之间。
中央政府早在1996年6月份就深化教育改革问题,推出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相关文件。可这么多年以来,素质教育在很多地区并没有取得显著的实质性进展,地方政府也并没有做到上行下效,认真贯彻落实。
教育阶层的分化,不仅仅表现在学校教育的升学率上,更表现在家庭教育之中。
12岁少年弑母,案发后居然说:“我又没杀别人,我杀的是我妈!”,可见其无知与冷漠到何种地步?网络上有人将少年的无知与冷漠简单的归咎为父亲的缺席。恐怕这事没这么简单。
在此我想引用复旦大学田丰教授与牛津大学社会学系的静永超发表在《文化纵横》上《“三代养个贵族”:中国家庭文化资本的流动与分化》一文中的观点,文章中提到作家拉鲁提在其《不平等的童年》一书中,提出了两种针对未成年人的教养方式:一种是“协作培养”;另一种是“自然成长“。
“前者强调理性沟通,在与孩子的交往中注重以理服人;注重孩子社交能力、语言能力、自我解决问题等能力的系统性培养,对孩子的课外活动采取系统性的规划和组织。
而后者强调孩子的成长应顺其自然,与孩子交往中采用命令型口吻,并不特意给孩子组织课外活动,把大部分教育孩子的责任交给学校。”
针对12岁少年弑母一事,很显然,其家庭肯定是不具备“协作培养”这一家庭条件的。
要想培养一个孩子的社交能力,语言能力,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其父母本身就需要接受一定的教育,懂得一些教育孩子的科学方法,以便于在孩子走向错误的方向时,及时对其加以引导与纠正。
网络上将少年弑母归咎为父亲的缺席,恐怕这套说辞有些牵强。即便是父亲在家,恐怕对孩子的教育也是不知所措,无从下手,因为其本身也缺乏这方面教育的方法与经验。
更可况其父亲是这个家庭经济来源的顶梁柱,常年奔波在外,恐怕对孩子也无心教育,任其自由成长,自由发挥。
对于一个在“自然成长“环境下长大的孩子来讲,作为其家长更多只是满足其物质层面的需求,而对其在成长过程中必要的是非观念的引导、价值观的形成,往往采取的是强制性的命令型口吻。
这种命令型语气,是导致拉开亲子疏密关系最直接的诱因,其强硬口吻本身也并不是建立在和谐对等的沟通关系上。虽说一个是晚辈,一个长辈,但相互之间的沟通应该建立在一个平等引导的对话机制上。
**在“自然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其思想与价值观的形成,很大一部分受其成长的周围环境所影响。**县城与城乡的结合部作为沟通中国乡村与城市的节点,其环境的本身具有一定的复杂性,既带有乡村的特点,同时也有大城市的影子。
我见的最多的成年人的娱乐方式多是:打麻将、喝酒、看电视、KTV、广场舞…;而未成年人的娱乐,多是玩游戏,手机游戏不过瘾啦!去网吧,去游戏厅。至于看书、运动、旅游那也只是少部分人的娱乐方式,至于精神层面的娱乐活动那就更少。
在这种“自然成长”环境下成长的未成年人,其家庭的亲子关系往往随着家庭教育的缺位,而使距离越拉越大,最后并形成心理上的隔阂与矛盾,并酿造出人伦悲剧。
“协作培养”与“自然成长”,是一个家庭文化资本的多寡而表现出来的维度与差异性。
中产阶级与精英阶层对后代的培养更倾向于“协作培养”,他们更懂得儿童发展心理学所提倡的科学的教育方法,懂得以正确的方法与观念去塑造自己孩子,并引导其以正确的价值观去待人接物,注重与孩子之间的情感建立与感情培养,从而促使亲子关系更加密切。
北大社会学系郑也夫教授在其《吾国教育病理》一书中,提到这样一个观点:“不靠社会制度约束,凭借家庭选择完成的‘自然分流’是个绝妙的机制。其一,它降低了家庭投入教育的成本。一方面使一部分成员不再陪绑,家庭不再为他们烧钱。另一方面因压缩了应试教育的规模,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竞争的力度,而使在校者的学习不致过分异化。”
这一观点站在为国家培养精英的层面上讲是好的,但同时也为国家的稳定埋下了不确定性因素。任其“自然分流”,会使当前中国贫富阶层之间的距离越拉越大。
作为城乡自然环境下成长的未成年人,其本身所接触的优质教育资源有限。作为中国城乡一级的优质教育资源可谓是极度匮乏的。
且其周围所的成长环境处在一个自然状态下,加之大多数家庭在教育孩子上不懂得科学的引导与施教。即便是一个有潜质的孩子也很容易在这种鱼龙混杂的城乡环境下沦为尘埃,变得平庸。
这些年来网络上开始倡导德国的职业教育,但在当下职业教育真的适合眼前中国的国情吗?我不是要讲职业教育不好。
别忘啦!自隋朝开科举以来,读书取士始终是深入民心,就如同刻在中国人骨子里的一样。即便是在当下,国家公务员的社会地位,在一些三四线以及城乡也远不是其他职业可比的,可见读书在中国人心目中的重要性。
“协作培养”本身具有一定的功利性,也是社会精英阶层代际培养的重要手段。
12岁少年弑母,只是中国阶层教育投射出来的一段缩影,至于精英教育与素质教育哪个更适合当下的国情?阶层教育怎样缩小差距?
这些不是我一个小小网民能够决定的,在此我只是写出了自己的想法。东一榔头,西一棒槌,不知道写了些啥。还望诸君加以指正修改。
参考资料:
1、《吾国教育病理》| 北大社会学系教授 郑也夫
2、《“三代养个贵族”: 中国家庭文化资本的流动与分化》| 复旦大学社会学系 田丰 牛津大学社会学系 静永超
3、《这块屏幕可能会改变命运》| 《冰点周刊》
4、《北上广是中国的幻象,县城才是中国的底色》 | 白靖平
5、《小小屏幕背后竟有六重博弈: 中国教育改革为何这么难?》 | 南京师范大学教授 吴康宁
6、《卷土重来: “混混”的3类变种正包围中国基层》|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教授 陈柏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