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改委一口气给沪杭两城批10条轨交线,总投资近3500亿
【观察者网 综合报道】12月19日,国家发改委基础产业司网站同时公示上海、杭州的城市轨道交通项目批复文件,两城共新增10条轨交线路,新增项目投资总额将近3500亿。
其中,上海三期规划包括6个地铁项目以及3个市域轨道项目,杭州新增1条机场轨道快线项目;此外,杭州还调整增加3号线、5号线的投资额度。
截止目前,本月已公示了四个城市的轨交建设项目。
截图来自国家发改委基础产业司网站
19日,国家发改委基础产业司批复上海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2018~2023年),初步估算项目总投资约2983.48亿元。
在给上海的批复中表示,同意上海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建设19号线、20号线一期、21号线一期、23号线一期、13号线西延伸线、1号线西延伸线及机场联络线、嘉闵线、崇明线等9个项目,规划期为2018年至2023年,上述项目总长度286.1公里。项目建成后,形成27条线路,1154公里的轨道交通网络(含市域铁路342公里)。
关于杭州地铁的批复指出,杭州作为2022年亚运会举办城市,为加强城市轨交与萧山机场枢纽、杭州西站的衔接,提升公交体系对城市高质量发展以及国际重大赛事的服务保障能力,原则同意对《杭州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2017-2022年)》进行适当调整。(注:根据批复日期显示为11月26日)
其中针对现有3号线一期、5号线二期均增加线路、增设车站;前者投资增加108.7亿元,调整为486.3亿元,项目工期5年,后者投资增加31.6亿元,调整为49.1亿元,项目工期为4年。此外,新增的机场轨道快线将连接规划火车西站、杭州东站及萧山机场等重要外交通枢纽,投资419.8亿元,项目建设工期4年。
杭州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2017~2022年)方案调整示意图 图片来源浙江在线
稍早前,发改委也通过重庆、济南两城的轨交建设项目;根据批复内容显示,重庆的投资规模达473.77亿,济南为229亿。
以上分别为重庆、济南两地轨交建设批复内容,截图来自国家发改委基础产业司网站
不过,发改委在这几则批复中都特别提到,要切实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严格按规划批复要求落实地方财政出资,并分年度纳入地方财政预算支出计划,具备条件后方可启动项目建设。
由于轨道交通建设成本高、周期长,对地方政府的财政压力较大,去年就曾发生过叫停包头地铁的情况。
从“81号文”到“52号文”
2017年8月,内蒙古在进行大型基建项目融资的内部调查时,叫停了总投资规模高达300亿元、开工不到百日的包头地铁项目,理由是中央认为300亿的巨额投资与包头财政收入规模不匹配,希望将资金更多用于支持企业发展。同时,还有多位银行业及监管人士透露,呼和浩特的3、4号线地铁项目以及呼和浩特到鄂尔多斯的高速公路项目也被叫停,三个项目涉及投资超过500亿元。
对此,有评论认为,这是决策者嗅到了基建热潮下隐匿的金融风险。也有业内人士判断,未来一段时间内,中央对地方轨交项目既要考虑技术,又要考虑金融风险,审批将趋严趋紧。
此后,发改委便暂停了对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的审批。
据《中国经营报》今年3月消息,国家发改委对国务院2003年下发的《关于加强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管理的通知》(即“81号文”)进行部分修订,并在一定范围内征求意见。
新修订版本中提到,申报地铁的城市,将地方财政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从100亿元以上大幅提高到300亿元以上,地区生产总值从1000亿元以上大幅提升至3000亿元以上。
对此,有财经评论人士解释,“15年过去了,中国的城镇化率早已从2002年的39.09%提升到了2017年的58.52%,GDP水平也大幅提升。按照‘81号文’的标准,越来越多的城市达到了申请建设城轨的标准。”
此外,对城市轨道交通规划的科学性、投资力度等方面有所规定,要求申报地铁的城市近三年的政府债务率不应高于120%,并相应规定地铁项目中地方政府的财政出资比例,严控债务风险,禁止城市通过PPP等形式违法变相举债修建项目等。
不过,新修订版本针对申报地铁城市的市区常住人口和规划线路客流规模单向高峰小时两项指标仍保持不变,分别为300万人以上和3万人以上;另拟增加问责机制。
根据上述新版本的规定,截止当时,发改委已批复建设规划的43个地铁、轻轨城市中完全符合的有30个,不符合的有13个。其中,南宁、呼和浩特、包头、昆明、西安、兰州、沈阳、哈尔滨、贵阳9个城市政府负债率不符规定;包头、兰州、洛阳、呼和浩特、南通、福州6个城市,市区常住人口不符规定;一般预算内收入和地区生产总值不符合的各1个,分别为太原和乌鲁木齐。
至今年7月,国务院正式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管理的意见》(即“52号文”),基本确认此前对地方轨交建设风险投资的管控。
其中提到,除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中明确采用特许经营模式的项目外,项目总投资中财政资金投入不得低于40%,严禁以各类债务资金作为项目资本金;严格防范城市政府因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严禁通过融资平台公司或以PPP等名义违规变相举债。
新一波地铁建设热潮正在到来?
8月起,随着长春、苏州成为“52号文”发布后最先拿到地铁审批的城市,标志着一年前开始按下暂停键的地铁审批恢复启动,新的城市轨交审批和建设周期正式开启。
尤其从近期多个城市的轨道交通建设动态来看,“52号文”最初给一些城市地铁建设带来的“阴霾”似乎一扫而光,可能正在进入一个史上最大的地铁建设狂潮。
尽管文件提高了建设门槛,但城市经济体量本身的增长将使符合要求的城市越来越多。绝大多数省会城市、直辖市的规划,实质受影响程度应该不大,而基础设施落后的城市也亟待补齐交通短板。而且,从未来几年中国城市基建来看,地铁建设的红利是很明显的。
据澎湃新闻湃客“西部城市”12月14日称,近期有多个城市宣布地铁开工或正式对外招标:11月19日,广州同一天开工6条地铁新线建设;南昌3号线、深圳5号线、南京4号线二期工程、杭州5号线,长沙6号线B线部分、绍兴一号线等公开招标;南京11号线资格预审结果公示;苏州S1线发布中标结果。
从目前批复或开工的项目来看,本轮地铁建设热潮不仅属于二三线城市,也包括一线大城市。
据“西部城市”统计,除了广州一天内开工6条线路,深圳在建地铁线路共14条,是建设史上最高峰。从2019年起,深圳每年将会有不少于2条的地铁线路开通。若单论在建线路数量,深圳应为全国之最。其它二线城市也紧随其后,如武汉有12条,成都有10条,重庆有9条,西安有7条,都分别在建。当然,这里面有些是新批项目,有些是过去“积压”项目。
此前据媒体统计,近年来,更多的三四线城市开始规划或者申报自己的地铁项目。截止2017年底,咸阳、银川、西宁、扬州等城市的地铁规划已经进入申报流程,等待国家发改委批复;唐山、保定、烟台、株洲、九江等城市正在加紧制定地铁规划方案;另外,秦皇岛、沧州、绵阳、南充等城市提出地铁建设设想。
今年10月发布的《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潜力报告》显示,全国有43个城市获批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其中34个城市开通了运营线路。
上述报告的数据是截至今年7月。(注:上图中第26位的“东竞”,应为东莞,第33位的“责阳”,应为贵阳。)图片来源基建通
事实上,除了地铁项目外,国家发改委近期还密集批复了多个高铁项目,投资规模超千亿元。发改委明确表示,进一步加强重大项目储备,进一步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前期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