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40年 中国车企披荆斩棘走出去
改革开放40年,是中国车企“走出去”,与国际接轨的40年。40年里,中国汽车产业由弱变强,在满足国内产能的同时,勇于拓展海外市场,取得了非凡的成就。
中国汽车必须“走出去”
时间见证了中国车企在海外市场的进步。1957年10月17日,约旦海外贸易公司订购了3辆解放CA10卡车,这是中国汽车首次走出国门。时隔20多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揭开了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序幕,我国汽车出口借着改革开放的东风,顺势发展。
1978~1984年期间,以东风汽车集团(原第二汽车制造厂)为代表的整车企业开始逐步拓展海外市场,吸引了美国、日本、法国、联邦德国、罗马尼亚等国家和地区客商290多批,累计780余人。1982年,东风汽车向苏丹出口130辆汽车,1983年再次向菲律宾投标101辆自卸车并中标,同时与法国雷诺公司合作装配的EQD142汽车向喀麦隆试销了100辆。
改革开放如春风化雨一般,改变着中国汽车工业的面貌。1984年9月15日,载着101辆东风风神牌五吨翻斗载货车的船队,从湖北丹江口到达上海港再运往菲律宾。此次航行成功,标志着汽车出口首支水运路线成功开通。1987年6月,国营重庆长安机器厂生产的3辆长安牌微型汽车出口布隆迪,开创了我国微型汽车出口的新局面。
根据历史数据统计,1990年,我国小客车出口793辆,载货车2024辆,专用车1175辆。由此看出,从改革开放至90年代初,我国汽车出口已初具规模,小订单式出口逐渐转变为规模化出口。
而说到跨越式增长,就不得不提到2000年。据《中国汽车工业年鉴》(2000年版)资料显示,我国汽车整车出口从1999年的不足8000辆,增长到2000年的近2.3万辆。
更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加入WTO后,尤其是2003年以来,中国整车出口快速增长,汽车出口量从2002年的不足3万辆上升到2008年的68万辆,出口量增长20多倍,年均增幅高达81%。
2009年,受金融危机影响,我国汽车出口结束连续五年“井喷式”增长,全年整车出口量仅为36.96万辆,同比大幅下降45.7%;整车出口金额51.87亿美元,同比下降46%。在汽车出口的主要品种中,尤以轿车降幅最为明显。即便如此,中国车企走出去的决心依然没有改变。
2010年,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我国汽车出口开始摆脱之前的低迷走势,整车出口量达56.62万辆,同比增长53%,尽管同比增幅很大,但与危机之前的2008年相比,还是有11.5万辆的差距。
2012年,中国汽车出口首次突破100万辆,出口企业前5名分别为奇瑞、吉利、长城、上汽和力帆,其中奇瑞和吉利均超过10万辆。然而,从2013~2016年,汽车出口却连续四年呈现负增长,直至2017年,出口才实现触底反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2017年中国汽车出口89.1万辆,同比增长25.8%。预计2018年我国汽车出口有望重回百万辆。
从提升汽车工业整体实力,到进入国际汽车市场的“朋友圈”,再到扩大海外市场规模。40年里,中国车企走出去的每一个阶段,都有着时代的意义。
乘用车海外市场不惧风雨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汽车出口量稳步提升。这一过程中,不断深耕海外市场的车企可以说是功不可没。
作为国内自主品牌,奇瑞汽车近年来在海外市场上颇有建树。截至2017年,奇瑞汽车已连续15年保持乘用车出口量第一,累计出口汽车(130万辆)占全国出口乘用车总量的30%左右。
纵观奇瑞汽车拓展海外市场的模式,就是以品牌为导向,从产品品质和服务品质做起,避免与同行进行价格战。而今,放弃低价策略的奇瑞汽车已经在海外部分市场收获硕果。据了解,奇瑞汽车在伊朗市场销量排名位列第三,在埃及市场排名第五,在突尼斯市场排名第八,而在阿根廷进口车市场上排名第一。
海外拓展20年,长城汽车见证并参与了中国汽车产业在海外市场的成长和崛起。资料显示,1998年,200辆长城皮卡首次出口伊拉克、叙利亚,标志着长城汽车迈出海外扩展坚实的一步。从2004年开始,中国汽车出口进入高速发展阶段,长城汽车紧跟风口,当年整车出口达到4000辆以上;2005年,长城汽车出口总量超过14000辆,并且成为第一家进入南美国家的中国车企。2006年,长城汽车整车出口量再度翻番,达到28000辆。其中。哈弗SUV首次批量出口意大利,成为欧盟市场中国SUV第一品牌。2009年,长城汽车成为进入澳洲市场的第一家中国汽车品牌。2012年,长城汽车海外拓展再迎高峰,年出口量超过10万辆。
从1998年首次出口200辆皮卡,到进行海外KD组装业务,再到系统性进行国际化战略布局和全球化品牌建设,长城汽车海外扩张之路走得越来越成熟和稳健。
与奇瑞和长城汽车相比,吉利汽车海外市场拓展遭遇了不少困难。但吉利在收购沃尔沃之后,其品牌力大大提升,消费者认可度也得到一定增强。更值得注意的是,吉利汽车从2016年开始调整海外市场发展战略,目前吉利的海外布局已基本完成。
今年2月,在白俄罗斯明斯克“白俄吉”工厂投产的博越已正式在莫斯科上市,为吉利汽车覆盖俄罗斯、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乌克兰等市场打下基础。今年年内,吉利与宝腾汽车合作打造的“宝腾版”博越也将上市,吉利汽车将借此进一步覆盖东南亚市场。从今年开始,吉利汽车的海外市场业务将会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商用车海外市场硕果累累
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商用车发展迅速,成为支撑我国汽车工业发展的重要板块。在海外市场,商用车表现更是一枝独秀。
客车领域中,宇通客车“出口之路”最具代表性。早在2002年,宇通客车便收获了海外订单;2005年,宇通成立了海外市场部。同年,第一批12辆客车销往古巴,开启了宇通海外拓展的序幕。如今,在古巴进口客车市场中,宇通客车已占90%以上的份额。
纵观全球,宇通客车已形成拉美、独联体、中东、亚太、非洲、欧美六大区域的发展布局。
十几年来,宇通作为客车行业的龙头,不仅出口产品,也出口了品牌。另外,宇通客车以古巴市场经营情况为基础,分市场、分阶段推广“古巴模式”,也为中国客车走向世界提供了一套良好的发展思路。截至目前,宇通客车全球市场占有率达15%,连续七年位居世界第一,成为全球单一厂商销量最大的客车企业。
如今,中国客车遍及全球,但在2005年以前,最早带领中国高档客车在世界崭露头角,率先登陆欧洲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客车品牌,就是金龙客车。
当2003年中国大多数客车企业还未对海外市场提出营销战略概念的时候,金龙客车就已经在海外市场拿下了第一笔欧洲订单——82辆XMQ6113出口马耳他,成为中国客车首次出口欧洲的里程碑事件。
可以说,金龙客车开拓海外市场,代表了中国自主汽车行业和自主品牌国际化的进程。如今,金龙客车已累计出口13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客车8万余辆。自2014年开始,金龙客车连续4年出口量行业第一,成为中国制造的“金字招牌”。
在载货车领域,中国重汽是“走出去”的典型代表。2004年,中国重汽正式提出实施国际化战略,2005年即实现整车出口4920辆;到2007年,中国重汽已实现整车出口1.5万辆。今年1~10月,中国重汽累计出口重型汽车3.19万辆,连续14年占据国内重卡行业出口第一,继续保持国际市场优势地位。
中国重汽一直努力打造覆盖全球的经销、服务、配件网络,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与沿线国家大力开展国际贸易、产能合作。目前,中国重汽共建立70多个海外代表处(办事处),590个销售服务配件网点,并在尼日利亚、埃塞俄比亚、苏丹、越南等国家建成15个生产组装基地。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汽车企业通过技术引进,不断改造老产品,开发新产品,了解不同地区的消费者需求、培育销售渠道、提高品牌形象,在国际市场的地位与日俱增。如今,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将为中国汽车企业海外发展提供更多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