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教君:沙尘暴的防治不是一个三北防护林工程就能完成的
12月24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请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张亚平、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刘东生、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所长朱教君介绍《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40年综合评价报告》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朱教君在回答记者提问时指出,关于老百姓关心沙尘暴的治理问题,和前面沙漠化是一样的。沙尘暴的问题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说到沙尘暴,还是要看它的源是怎么来的。沙尘暴的产生至少有两个特别重要的条件,一是得有风。有强大的动力,风来做动力,风是怎么形成的?北方地区,一个是地球大气环流的自然原因,对于北方地区,主要是受温差、气压的影响,北方地方主要是受西伯利亚寒流的影响导致的温差形成大风。我们可以看到,对于沙尘暴第一个起源的风,防护林能起多大的作用。防护林对大气环流的风是改变不了的。第二个沙尘暴因素就是必须要有沙物质来源。如果有风了,水泥地面上多大的风都吹不起沙尘来,至少得有沙源。沙物质源在三北地区主要是沙地和沙漠,这就是防护林能发挥作用的地方。防护林起的作用主要是通过地面覆盖,使沙物质源得到固定、得到防护,从而使沙尘在近地面的过程不能飞扬起来,这是三北防护林对整个沙尘暴的作用机理。
**综上所述,到底三北防护林对沙尘暴能起多大的防护作用,我们认为在近地面地区是起到作用的,在大气环流方面,防护林起的作用是微乎其微的。**在我们国家发生的沙尘暴,除了我们国内的沙地之外,还要看我们周边国家,比如说蒙古,大面积的地区是没有治理的。实际上沙尘暴也不仅仅是我们三北地区防住了,或者我们国家防住了就真正防住了,还有周边的国家和地区,这是个全球性的问题。
关于沙尘暴,我们老百姓关心的京津冀地区,根据我们的统计,从1978年沙尘暴平均每年从5.1天下降到2015年的0.1天了,从表面看沙尘暴的确是减少了。这个减少到底是谁起了作用,我前面说了,三北防护林肯定是起了一定的作用,我认为最大的原因还是大气候环境引起的,因为整个大风形成大的气候,比如全球变暖导致西伯利亚地区的草地、森林温度升高,导致气压差变小,形成大风的次数就减少,这是一个原因。另外,关于沙尘暴的防治,显然不仅仅是一个工程就能完成的,应该是全社会乃至全球大环境的问题。
以下是新闻发布会实录:
国新办新闻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袭艳春(赵一帆 摄)
袭艳春:女士们、先生们,上午好。欢迎大家出席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三北防护林建设工程是我国一项重大生态工程,今年也是这项工程建设40周年。今天《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40年综合评价报告》正式发布,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相关情况,我们非常高兴地邀请到三北工程评估工作领导小组的两位组长介绍相关情况。他们是: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张亚平先生;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刘东生先生,请他们向大家介绍情况,并回答提问。出席今天发布会的还有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所长、三北工程评估技术组组长朱教君先生。
下面,先请刘东生先生做介绍。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刘东生(张馨 摄)
刘东生:各位记者朋友们,大家上午好。感谢各位朋友长期以来对我国林业草原事业的关注和支持,也感谢中国科学院对三北工程40年的建设成就进行了科学评估。在这里,非常高兴向大家介绍三北工程40年的建设情况以及40年综合评价工作的有关情况。
今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三北工程建设40周年。1978年,在邓小平等老一辈中央领导同志的亲自倡导、关怀下,党中央、国务院作出建设三北工程的重大战略决策,开启了这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事业。根据总体规划,三北工程建设范围涵盖我国北方1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551个县(旗、市、区),建设总面积406.9万平方公里,占我国国土面积的42.4%。从1978年开始到2050年结束,历时73年,分3个阶段8期工程进行。
40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和坚强领导下,三北地区各级党委、政府精心组织,有关部门大力支持,广大人民群众艰苦努力,三北工程建设顺利地完成了一期、二期、三期、四期建设任务,目前正在实施五期工程。40年来,三北工程累计完成造林保存面积3014.3万公顷,森林覆盖率由5.05%提高到13.57%,活立木蓄积量由7.2亿立方米提高到33.3亿立方米。
为全面总结、评价三北工程建设40年奋斗历程、建设成效、基本经验等,确保评价成果的科学性和权威性,2017年,原国家林业局委托中国科学院作为第三方评估机构,对三北工程40年来的建设情况进行了综合评价。中国科学院和原国家林业局专门成立了综合评价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了由5名院士领衔的专家顾问组,组建了评价技术组,统筹开展综合评价工作。
整个评价工作历时一年多时间,先后有100余名专家和技术人员参与,充分利用遥感解译数据、生态系统定位站、气象站、水文站等数据和动态监测、抽样统计、实地调研、生态效益评价等手段,采取定量测算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对三北工程区森林资源消长、沙化土地、水土流失、农田林网、森林碳汇、生态服务功能价值、气候变化等进行了全面评估。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40年综合评价报告》,并请专家进行了论证。专家对三北工程建设及其成效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一致认为,评价报告指导思想明确,技术路线正确,评价方法先进,数据翔实可靠,评价结果科学、结论可信。《综合评价报告》通过专家论证后,分别上报了党中央和国务院。
根据《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40年综合评价报告》显示,三北工程建设40年来,工程区林草资源显著增加,风沙危害和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发挥出了巨大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前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对三北工程作出重要指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对三北工程作出批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韩正出席三北工程建设40周年总结表彰大会并讲话。中央领导同志的指示批示,充分肯定了三北工程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对下一步统筹科学推进工程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为我国林业草原事业发展特别是三北工程建设擘画了宏伟蓝图。
今后,我们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加强规划统筹,科学植树造林种草,切实加大保护力度,促进生态惠民富民,创新工程建设机制,推动三北工程高质量发展,构筑更加稳固的生态安全屏障,为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谢谢大家!
袭艳春:感谢刘东生先生的介绍,下面请张亚平先生做介绍。
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张亚平(张馨 摄)
张亚平:各位记者朋友们,大家上午好。欢迎大家参加今天的新闻发布会,感谢各位媒体朋友长期以来对中国科学院各项工作的关注和支持。下面,我向大家简要介绍《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40年综合评价报告》的主要内容。
我院受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委托作为第三方评价机构,开展了三北工程40年综合评价工作。我院组织专业团队历时一年半,收集整理了三北工程区内23万余个涉林样地的定位观测、监测和调查数据,分析了1978年以来5期近2000景遥感影像,大规模实际野外踏勘7万多公里;采用被国际学术界广泛认可的科学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开展综合评价。评价结果经过由领域内院士、专家组成的咨询组充分论证,最终编制出《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40年综合评价报告》等成果。
评价结果主要包括三北工程建设40年的计划完成情况、目前取得的成效、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在计划实施方面。40年累计完成造林面积4614万公顷,占规划造林任务118%。
在工程成效方面。首先,明显改善了区域生态环境质量,40年三北工程区森林面积净增加2156万公顷,森林蓄积量净增加12.6亿立方米;水土流失治理成效显著,水土流失面积相对减少67%,其中,防护林贡献率达61%;农田防护林有效改善了农业生产环境,提高低产区粮食产量约10%;在风沙荒漠区,防护林建设对减少沙化土地的贡献率约为15%;生态系统固碳累计达到23.1亿吨,相当于1980至2015年全国工业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5.23%。其次,促进了区域经济社会综合发展,三北工程吸纳农村劳动力3.13亿人,累计接待游客3.8亿人次。特色林果业、森林旅游经济等对群众稳定脱贫贡献率达到27%。
作为一项运营40年的大型林业生态工程,目前主要存在成林衰退、灌木规模有待提高、重度沙漠化防治作用有限、农田防护林更新改造困难、可持续发展压力大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对策建议如下:第一,继续加大三北工程建设力度;第二,遵从自然规律重新区划;第三,推动建设任务多元化;第四,建立国家生态建设公共财政保障体系;第五,精准提高工程质量,防治衰退现象;第六,建设“生态三北”区。
综上所述,三北防护林体系作为我国在改革开放元年启动的大型生态建设工程,同时拉开了我国绿色发展的序幕。如今,40年过去,“生态文明-绿色发展-美丽中国”已成为国家战略目标,此次“三北工程40年综合评价”代表该项工程已经顺利通过了期中考试,并将知往鉴今,再度整装待发。我们相信,我国在2050年实现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时,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将交上一份令国家满意的期末考试答卷。
谢谢大家。
袭艳春:感谢张亚平先生的介绍。下面开始提问。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记者:这次三北工程评估工作中实施的进度和效果、工程的目标以及效益等数据是如何保证科学性、客观性以及可靠性的?谢谢。
张亚平:这个是非常重要的问题。开展评估类的工作必须要科学、客观、公正,经得起历史的检验,这是此类工作价值和意义所在。本次评估工作我们高度重视,也反复强调,力求能够达到这样的目标和要求。
首先,为了确保评价成果的科学性、准确性和权威性,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委托中国科学院作为第三方评价机构开展三北工程建设综合评价。中国科学院党组、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党组高度重视,成立评价工作领导小组,设立多名院士专家组成的咨询组,组建技术评价组,共同开展综合评价工作。
第二,数据来源丰富、确保客观真实。本次评估利用了多源数据;包括统计数据、23万个涉林样地调查与监测数据、逾7万公里的大规模调查数据、约2000景的遥感影像遥感数据等。这些基础性工作确保了评估所用数据的综合性、代表性,以及数据质量的可靠性。
第三,评估方法科学,广受国内外广泛认可。本次评估根据三北工程的特点,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利用野外调查与定位观测相结合、模型与遥感监测相结合等手段,研究了三北工程实施的主要成效,主要研究方法均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发表,得到业界广泛认可。
第四,广泛征求意见,保证结论可靠。在评估过程中以及报告基本成型后,广泛征求领导小组、咨询小组和高水平同行专家的意见建议,力求评估结论的公正、客观。
综上所述,我院本次评估工作总体上比较好地体现了科学、公正、客观的原则,结论是可靠的。谢谢。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关于三北工程的经验,我们去塔克拉玛干沙漠、库布齐沙漠、荒漠高原这些地方实地看过,确实三北工程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特别好。目前国家正在进行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还有生态文明建设,三北工程在其他方面还有哪些好的经验可以分享?谢谢。
刘东生:三北工程建设的经验很多,这些年陆陆续续也做了很多总结。我个人以为,如果说现在这40年这个关节点上继续总结三北工程的经验,至少有三方面非常主要:
第一,在工程建设和实施当中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刚才我介绍了,这项工程历时73年,今年正好40年,还有33年的建设历程。这个工程从起步开始就有总体规划,一管半个多世纪的总体规划,在每个阶段,八期工程实施过程中,每期还有阶段性的规划,而且根据每个阶段发展的特点和要求,规划进行不断丰富、补充和完善。这项工程应该说目前看是世界上最大的一项生态工程,无论是面积、人口、时间跨度,都是最大的,这也得益于历届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持之以恒的精神。
第二,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集中力量办大事。我们曾经概括过三北建设机制上的几个重要特点,概括为几句话:一是政府主导、二是群众主体、三是部门协作、四是社会参与。从政府、群众、企业、社会、部门几方面,形成了一种合力。在党中央、国务院以及各级党委政府的集中统一领导下,社会各个方面都变成了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仅仅从投入情况来看,40年的三北工程总共投入了933亿元,其中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真金白银的投入占到了443亿,群众投工投劳折算的货币量占整个工程投入的52%,这就体现了群众作为工程建设主体的基本战略布局。
刘东生:第三,坚持生态治理与改善民生协同推进。工程开始之初制定的指导思想就很明确,其中一个是三大效益有机结合,即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结合。某种意义上讲,这项工程的主体目标是生态效益,如果离开经济效益的支撑,它的生命力就会大打折扣。尽管在执行三大效益统一相结合的过程中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也走了一些弯路,或者根据各地不同的特点,大概有不同的表现方式。但是总体上这个指导思想贯穿了工程实施的前40年,我相信今后33年会继续把这个指导思想贯彻下去。比如从经济效益角度来讲,许多地区,特别是经济林比较多的工程建设区的农牧民收入比重,50%以上来自经济林果,特别是在新疆地区,大家都吃过新疆的水果,味道又好,甜度也大,香脆可口,绝大部分来自于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的成果,这些地区的农牧民收入50%来自于这个渠道。在这个地区,三北工程所形成的经济林已经成为当地农牧民的支柱产业和收入的主要来源。
除此以外,三北工程建设中,我们贯彻了乔灌草、带片网等建设方针或者指导原则。比如从农田防护林建设角度来讲,大面积三北工程庇护了三北工程区的大片农田。据中科院测算,三北工程的农田防护林对三北地区低产区农业增产的贡献率大约在9%的水平,这个数字是这次评价当中得出的最新数字。
总体上的经验就是这些。除此之外还可以总结出很多,我个人认为这三个方面很重要。谢谢。
中新社记者:我们看到现在工程区的面积已经占到中国陆地的45%。想问一下在生态文明中,三北工程的重要作用是什么?谢谢。
张亚平:三北工程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的标志性工程,为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树立了一个成功的典范。
三北工程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
一是40年来,三北地区广大干部群众发扬愚公移山的精神,积极投身到改变自然的三北工程伟大实践中,涌现了一大批英雄模范人物,铸就了以“艰苦奋斗、顽强拼搏”为核心的“三北精神”,成为新时代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的强大精神动力。
二是三北工程建设,大大促进了三北地区生态观念的转变,成为生态意识的“播种机”,使生态意识植根于广大干部群众心中,形成了人人营林、护林、爱林的思想意识,从“要我造”变成“我要造”,加速促进了三北地区生态面貌的历史性转变,也使广大人民群众获得了实实在在的生态幸福感。
三是三北工程成为我国生态文化建设实践的主阵地。40年建设中,建立起8572处森林公园、324个国家湿地公园、90个国家沙漠公园等为主体的生态驿站、公共营地和体验基地,极大挖掘和提升了独具特色的森林文化、荒漠绿洲文化,有力促进了三北地区生态文化的繁荣和发展。同时,将普世的生态价值观、生态道德观、生态发展观、生态消费观、生态政绩观等生态文明理念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共同遵守的精神准则、文化修养和道德标准。谢谢。
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所长朱教君(张馨 摄)
光明日报记者:请问从专家的角度看,您认为三北工程对我国荒漠化防治起到多大的作用?对老百姓关心的沙尘暴治理起到怎样的作用?谢谢。
朱教君:沙漠化是一个非常综合的问题。沙漠化的形成,如果说三北防护工程对沙漠化的防治到底能起多大作用,我们可能要先知道沙漠化是怎么形成的。沙漠化的形成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人为的干扰,比如在三北地区生态脆弱区进行的“三滥”:滥砍、滥伐、滥牧等人为干扰活动。三北防护林的建设,在阻止沙漠化的过程中,我们在40年的评估中得到一个基本结果,整体上三北防护林建设对三北地区沙漠化的进度贡献率大约在15%左右。这样一个贡献是一个什么概念?我们国家沙漠化在评估过程中分了几个级别,这里15%绝大部分是在轻度沙漠化上做的贡献。因为沙漠化地区的扩展和防治,主要还是受人为干扰和气候的影响,有干旱、水等气候因子加上人为干扰,才导致了沙漠化发生。
防护林的建设,第一,把沙子真正固住之后,使沙漠化的扩展得到防治之外,最大的一个问题,刚才国家林草局、科学院已经发布了相关结果,三北地区人的生态意识的提高对沙漠防治作用是更大的,因为老百姓知道对沙区、生态环境脆弱区进行强力干扰,比如滥砍、滥伐、滥牧,是导致沙漠化发生的最重要因素,使这个区域的沙漠化面积大幅提高。沙漠化面积从2000年开始大幅度减少,减少的原因,一是三北防护林的确做了贡献,二是在三北防护林工程启动的昭示下,人民生态意识提升,还有国家启动了其他一些生态工程的原因,所以使沙漠化面积从2000年之后大幅度降低。
朱教君:关于老百姓关心沙尘暴的治理问题,和前面沙漠化是一样的。沙尘暴的问题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说到沙尘暴,还是要看它的源是怎么来的。沙尘暴的产生至少有两个特别重要的条件,一是得有风。有强大的动力,风来做动力,风是怎么形成的?北方地区,一个是地球大气环流的自然原因,对于北方地区,主要是受温差、气压的影响,北方地方主要是受西伯利亚寒流的影响导致的温差形成大风。我们可以看到,对于沙尘暴第一个起源的风,防护林能起多大的作用。防护林对大气环流的风是改变不了的。第二个沙尘暴因素就是必须要有沙物质来源。如果有风了,水泥地面上多大的风都吹不起沙尘来,至少得有沙源。沙物质源在三北地区主要是沙地和沙漠,这就是防护林能发挥作用的地方。防护林起的作用主要是通过地面覆盖,使沙物质源得到固定、得到防护,从而使沙尘在近地面的过程不能飞扬起来,这是三北防护林对整个沙尘暴的作用机理。
综上所述,到底三北防护林对沙尘暴能起多大的防护作用,我们认为在近地面地区是起到作用的,在大气环流方面,防护林起的作用是微乎其微的。在我们国家发生的沙尘暴,除了我们国内的沙地之外,还要看我们周边国家,比如说蒙古,大面积的地区是没有治理的。实际上沙尘暴也不仅仅是我们三北地区防住了,或者我们国家防住了就真正防住了,还有周边的国家和地区,这是个全球性的问题。
朱教君:关于沙尘暴,我们老百姓关心的京津冀地区,根据我们的统计,从1978年沙尘暴平均每年从5.1天下降到2015年的0.1天了,从表面看沙尘暴的确是减少了。这个减少到底是谁起了作用,我前面说了,三北防护林肯定是起了一定的作用,我认为最大的原因还是大气候环境引起的,因为整个大风形成大的气候,比如全球变暖导致西伯利亚地区的草地、森林温度升高,导致气压差变小,形成大风的次数就减少,这是一个原因。另外,关于沙尘暴的防治,显然不仅仅是一个工程就能完成的,应该是全社会乃至全球大环境的问题。谢谢。
中国日报记者:我的问题是,三北工程已经建设了40多年,未来还有30多年要去建设。如何总结现阶段?未来如何更好地持续推进三北工程的建设?谢谢。
刘东生:刚才讲三北工程前40年的总结已经做了很多概括,我刚才讲了三条经验,不再多讲。当前三北地区工程建设,包括整个生态状况,仍然面临着比较复杂的局面,如果要概括几句话的话,就是成就巨大、挑战很多、任重道远。
从挑战来看,有几个因素,我们在下一步治理中需要重点关注:
一是生态环境、生态状况依然脆弱。大家从数据可以看出,三北工程区的森林覆盖率比全国低8个百分点,是13.57%以上,全国是21.63%。另外,全国沙化土地面积目前有84%分布在三北工程区,全国水土流失面积有67%也分布在这个地区,治理的工作量极其巨大。
二是治理的难度越来越大。经过40年的建设,按照最初确定的先易后难的原则,易治理的基本上已经治理或者正在治理了,剩下的这些面积绝大部分都属于难啃的硬骨头。另外一个因素是治理成本在大幅度上升,40年前的每亩造林成本大概是几十块钱,逐步增加到几百块钱,目前通常达到几千块钱,少则一两千,多则就没有上限了,几万的都有。
三是生态用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大数来看,三北工程区占全国的国土面积45%,但这个区域的水资源总量只占全国的14%,无论是面积还是人口,水资源的极度短缺问题十分突出。改革开放40周年来,三北工程区经济社会的发展,人口的增加,各方面用水的需求大幅度上升,特别是农业开发导致的用水量增加,在我们多点调查中都得到了充分的印证。这也导致目前三北工程区地下水位严重下降,一方面需求在上升,一方面供给在减少。
刘东生:还有一个比较重大的挑战,就是基础支撑保障能力比较弱。总的来看,科技贡献在三北工程建设中贡献率很低,其他的支撑保障能力特别是投入问题,目前也是工程建设进一步推进中一个比较头疼的问题。我刚才讲了,造林成本现在是上千或者是数千,我指的是造乔木林,造灌木林成本会低一些。到目前,中央财政对乔木林补助最高标准是500元/亩,对灌木林补助是240元/亩。如果从投资需求和供给角度来看,这个矛盾一目了然。当然,基础保障能力还有其他诸多的因素仍然存在。
从下一步的设想来看,我们还是按照过去成功的做法继续继承和发扬,另外是结合新时代、新情况、新问题、新要求推出一些新措施。大体有几个方面:
一,增总量。要通过推进大面积的国土绿化,推进强有力的植树种草,增加绿色植被,增加总量。按照目前规划,在三北工程区40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每年我们要增加大约5千万亩的林草植被,这个数字中主要包含了森林。这个数字什么概念?大体占到每年全国国土绿化任务的一半左右,三北工程是未来国土绿化的主战场。
二,提质量。现在三北工程区提高林草植被质量的矛盾十分突出。除了传统意义上的加强森林经营、加强森林抚育、提升森林质量之外,目前面临一个巨大的问题,就是退化林分的改造和修复问题,包括低质低效林的改造修复问题。到现在工程已经40年了,杨树的寿命也就是30年左右,目前已经出现了小老树、死亡树等情况。退化原因很多,在这里我不展开讲。退化林分的改造修复是我们在未来一个时期面临的一个重大战略任务,当然这项工作不是今天才开始的,在十年前三北工程建设30周年左右的时候,这个问题已经提上我们的议事日程,已经进行了十多年的努力。但由于各方面因素,目前它退化的速度、退化的数量在增加。关于退化天然草场的保护和修复问题,大家知道今年机构改革以后,草原管理刚刚划到国家林草局,原来我们不管这个事,现在变成我们的一个重大任务。退化天然草场,现在面临的问题同样十分严重。
三,强保护。现有的植被,特别是天然植被,我们要进行有效的保护。这个区域中破坏植被、破坏生态的行为要严厉打击,这是多少年以来一直坚持的做法,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力度。
四,促民生。这个区域的工程建设要继续贯彻“三大效益”有机结合的原则,要继续贯彻与国家重大战略有机结合的指针,包括乡村振兴战略、脱贫攻坚战略、污染防治战略、“一带一路”倡议、西部开发战略,还有区域发展战略等进行有机结合。特别是在这个区域中,要大量地推广选育一些与“三大效益”有机结合的树种或者草种,大力发展灌木经济林,大力发展对畜牧业有重大支撑作用的草种和草原,为脱贫攻坚做出更大贡献。
五,创机制。40年建设已经创新了很多的建设机制,在今后的发展中,结合目前工作中的短板,有些机制要进一步强化。比如,在这个区域中实行更加精准的生态效益补偿政策,包括林业、森林、草原,生态效益补偿政策。既然是生态林,财政应该买单。要进一步加大对工商资本、金融资本以及其他社会资本进入林业的支持力度,形成公平政策。当然前提是生态保护,在生态保护与产业开发相结合的项目上,提供税收优惠等。在机制建设上,我们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去做。谢谢。
袭艳春: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再次感谢三位发布人,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