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四十年,中国怎么冒出来了?老外拍了部纪录片
【观察者网 综合报道】让一个外国人讲述中国改革开放40年,会打动中国人吗?
12月25日,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教授、历史学家迈克尔·伍德联合解读中国工作室共同策划推出的一部五集纪录片《中国改革开放的故事》正式播出。迈克尔·伍德既是纪录片撰稿人,又担任片子主持人。
作为一名历史学家,他希望追根溯源,揭示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的成功秘密;他想搞清楚西方一直搞不清楚的一件事:短短四十年,中国怎么就一下子冒出来了?
迈克尔·伍德是业界知名的纪录片制作人,过去拍摄的《印度的故事》、《英格兰的故事》等纪录片都取得相当亮眼的成绩;而且值得注意的是,这已经不是他第一次以纪录片方式向全世界讲述中国,2016年他负责的《中国故事》在BBC二台黄金时段开播,收视率是其他片子的两倍。《中国改革开放的故事》也将于明年2月在BBC播出。
解读工作室团队成立于2014年1月,主要制作时政类短片,以制作策划“外国人谈中国”的英文纪录片和英文短片为主。
纪录片海报
这次,他拿出的新片子《中国改革开放的故事》,也让不少中国网友惊呼:原来中国改革开放的故事还可以这样讲。不吹不黑,客观地讲述了中国改革开放40年来取得成就和经历的艰辛,当然也有不足,从农村乡镇、高铁建设、中企科技创新、新能源电厂等一直讲到中国教育现代化,南方科技大学、西湖大学等象征着高等教育新探索的大学模式逐渐兴起,而教育现代化极有可能是连接改革开放40周年前后的桥梁,这是中国未来的力量。
整部纪录片共5集,用5个不同的主题串起了中国改革开放40年最深刻的变革。
第一个故事是“人心所向”。
迈克尔·伍德来到改革开放的出发地安徽小岗村,他走进当年村民居住的茅草房子,见到了他们在协议书上摁下红手印的地方。
小岗村大包干带头人严金昌告诉迈克尔·伍德:“如果不这样干,我们就被饿死,如果这样干,我们担风险,最后我们就选择了这条路,我们宁愿去坐牢,去杀头,我们还要把土地分到各家各户。”
迈克尔·伍德不理解:“你们不怕被政府发现吗?宁愿坐牢、杀头,也要包产到户,为什么?”
另一位大包干带头人关友江回答他:“我那时候四个孩子都出去逃荒了,最小的都出去了,粮食肯定是不够吃,生活困难,所以我们才摁这个手印,来解决温饱。”
迈克尔·伍德感叹:“什么是民心所向?这就是民心所向。”片中,傅高义在接受采访时称,“世界上有且只有中国,一个如此庞大的国家可以改变得如此飞速,实在令人震惊。”
第二个故事是“走向世界”。
迈克尔·伍德站在深圳湾,讲述了他听来的“百鬼湾”这个故事:
1977年底,邓小平在广东调研期间,当地官员汇报称,有七十万人试图偷渡到香港,以年轻人为主。许多人直接游过去。十四万人成功了,大多数人返回了,但也有许多人溺亡。这里有一个海湾因此得名“百鬼湾”。而偷渡的最大原因还是经济,当时香港工人的日薪是广州的100多倍。
改革从中国南方、广东开始,当时主政广东的习仲勋认同邓小平的这个改革主张,而事实上他早已在当地企业中尝试改革。邓小平对习仲勋说,“中央没有钱,可以给些政策,你们自己去搞,杀出一条血路来,我们就把它叫做特区吧。”
由此开始,改革潮流逐步散播到其他城市、乡村。原广东省委副秘书长陈开枝告诉迈克尔·伍德,邓小平在南巡时对深圳领导讲,你们要大胆一些,发展要更快一些。
第三个故事是“中国创造”。
如今中国正投入大量资源,希望在科技方面重新回到领先地位,高铁便是最好的例子。
张国芹是中车集团一位普通工程师,“复兴号动车组所有的关键的系统,包括牵引系统、制动系统和网络系统,都是由中国完全自主生产制造的。现在最高的实验速度是420公里,是2016年7月15号在郑徐客专创造的。”
“到2017年底,中国高铁里程是2.5万公里,加起来是占全世界从第二名到第十名国家总和。是属于世界第一。”然而,如今中国高铁还在继续修,“到2025年应该全国的高铁线是到3.8万公里。我们时刻准备着,走到国外去!”
科技顾问杰克·芬斯特施托克在访问中谈到中国科技创新问题时,提出了独到的见解:过去中国引进零部件,利用廉价劳动力加工出口,“但2002年中国将注意力转至一小部分技术,现在中国开始推动自主创新,我并不认同中国一切都是抄袭的说法,中国人民可以说是在实干中学习,他们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他们关注的不是理论和过程,直接上手实干,先让人民投入其中,先发展经济,之后有时间再把其中的道理弄明白。中国之后开展了自己的项目,而且取得了非凡的成功。”
尽管中国过去在前两次工业革命中似乎失去了很多,只能靠着后期的发展努力追赶,然而以人工智能为标志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向我们走来时,中国抢占了先机。
第四个故事关于“绿色中国梦”。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中共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纪录片中,迈克尔·伍德认为,决定中国未来的关键因素有两点:一是能否实现绿色和创新发展,二是教育水平能否超过西方。
关于第一点,迈克尔·伍德问,“环境搞得那样差,当年为什么不重视?”
傅莹这样回答:“事情总是一步步发展的,物质匮乏的年代,你真的想不到更多。但随着经济不断发展,公众意识不断加强,对环保的关注和支持也越来越多了。”
在上海外高桥第三发电公司,这座电厂在节能减排技术上取得了巨大成就,“超低排放”技术被运用于实际发电中,主要污染物的排放比天然气还要低,与过去运作效率相比,相当于提速了大概六倍,可能有上亿吨级别的硫化物、几千万吨的氮氧化物、上亿吨的粉尘被减排,而如今实施超低排放技术的电厂已经超过71%。
同时,中国公众的环保意识也在不断增强。
第五个故事是中国的“未来之路”。
教育是改革开放最初着力点。当时中国缺乏人才,邓小平恢复工作后首先提出分管教育和科技,雷厉风行,恢复高考。此外,重启留学政策,中国人也重新认识世界,向世界学习。
傅莹讲述了她在英国留学的经历,尽管两个留学生共用一份奖学金,每天吃饭不超过1英镑,省下钱来买书,一个月才能奢侈一次,在学生酒吧喝半品特杯的啤酒;“我能感受到改革的浪潮,许多中国人,也包括我,开始向世界学习,重新认识世界,从世界学习。”
在教育创新问题上,西湖大学校长施—公直指问题所在:“中国有大概3000所高校。宏观上看,这些高校大同小异,也就是说高校从一个模子里刻出来,课程模式差不多。所以,国内外都认为,这是中国在创新上难以与西方匹敌的关键原因。”
施一公称,西湖大学吸引着海外人才回国教育下一代,“西湖大学是连通改革开放四十年与未来的桥梁,我们正竭力传承改革开放精神。”
迈克尔·伍德感慨,正是这些尖锐的观点,让他感受到中国的未来不可估量。
事实上,两年前,当《中国故事》上映取得佳绩后,迈克尔·伍德在接受环球时报采访时,曾讲过他在拍摄中国纪录片上的特殊手法,也对中国崛起发表了独到观点。
他认为,“西方国家拍摄有关中国的纪录片时,在叙事内容方面总少不了“三个故事”,表现出乏善可陈的“老三样”:一是高速发展的中国经济,二是中国的一党专政,三是中国的人权和言论自由如何如何。这是片面和先入为主的做法,原本更应该谈及的大量内容被忽视,比如中国灿烂的历史、辉煌的文化、曼妙的书法、高雅的绘画,等等。我不想改变什么,对中国的认知和理解,观众可以通过影片做出自己的理性判断。关键是这样的片子需要精益求精,拍出符合中国客观实际的纪录片非常重要。我的做法是,客观拍摄中国历史、文化,但以一种容易让西方受众接受的方式。因此,我们在片子中采访了大量能说英文的中国人,这样,包括英国在内的西方国家的观众在观看时就比较容易接受,不用看翻译字幕。”
在谈到中国发展时,迈克尔·伍德认为,上升的经济大国不足以定位中国,“西方人已目睹了中国的经济发展和大国地位的崛起,但他们不了解中国过去150年间所遭受的坎坷和曲折,不了解中国人民所经历的一切。中国人民深受磨难,付出很多,也失去很多,今天中国的成就来之不易,现在,中国人民可以轻松一下了。但西方对中国的理解,只是把中国定位成正在上升的经济大国。”
两年后,新片的拍摄仍十分紧张,尤其是对这位70多岁的历史学家而言。整个过程延续了2018年整个夏天,采访了近50位改革开放的重要亲历者、参与者和推动者。采访地涉及英国、美国以及中国的广东、吉林、北京、安徽、江苏、上海等近十个省市。
从小岗村到杭州的路上,迈克尔·伍德疲惫坐在高铁车厢地面睡着了。
图片来自“解读中国”微信号
迈克尔·伍德称,今天所有人都想了解中国,中国的故事他会一直讲下去。西方人要想真正了解中国的现在和未来,就必须了解中国过去四十年发生了什么。拍摄这一系列纪录片是个巨大的挑战,也是一场不可思议的探险,对今天的中国,我们求知若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