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克疾:1962年那场仗,中国很少提起,印度却刻骨铭心
【文/毛克疾】
什么叫“六二情结”?就是1962年的时候,我们中国和印度打了一场战争,叫作“对印自卫反击战”,国际通称为中印战争。
当年英国把西藏作为势力范围,我们从中国内地走向西藏高原,它的路并没有那么通顺。50年代和平解放西藏过程中,很多时候对西藏进行物资运输,不是通过内地到西藏的道路的,而是通过印度运到加尔各答港,再通过陆路北上,进入藏区。
所以当年印度就想,我是大英帝国的继承者,你进藏还要经过我们的地盘,那我对西藏是不是应该有利益在?在这种留有帝国主义感觉的大国情结之下,印度人就有想法了。
他们想象西藏问题有两种解决方案:
第一,西藏就应该像今天的蒙古国一样,在两个大国中间作为一个缓冲国,你也不统治西藏,我也不统治西藏,让它自个儿独立,我们可以暗中施压。印度的如意算盘是什么呢?我从印度本土进藏,比你上高原要容易。所以如果它独立,其实我是有好处的,我可以去渗透它,这是印度的算盘。
第二种方案,我们按照某个分法,把当今的西藏一分为二,中国控制东北一半,印度控制西南一半。
但结果,在50年代,我们和平解放西藏,还在西藏掀起了轰轰烈烈的社会改革,把万恶的农奴制度也取消了,把封建主的利益给削平了。
50年代,其实印度跟咱们关系还不错,属于最早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批国家之一。它这时候发现,中国和平解放西藏,把藏区的大部分都拿在手里了,这个解决方案好像并不属于可以接受的两个范围之内。怎么办呢?想想,其实还有可以挽回的余地,因为按照英帝国主义者划分的麦克马洪线,藏南地区还处于印度的实际控制之下,那笔糊涂账还算不清楚。
印度当时的想法是,你中国都拿了大头了,把藏区的大部分都给占了,我作为你的好兄弟,作为你民族解放事业的同路者、被殖民地人民觉醒的代表,那我拿个小头有什么不可以的呢?就是在这种情结之下,印度频繁地对我们的边境进行骚扰、挑衅。它低估了中国领导人的决心,和对维护领土完整的这种勇气。
在印度不断地挑衅骚扰之下,我们也是不胜其烦。从50年代末开始,1960年、1961年、1962年,终于在1962年,在印军不断地挑衅之下,我们发起了反击,而且这仗打得比较漂亮,深入印方控制境内很多。
经过革命斗争的军队和殖民地的军队的战斗力是可想而知,一比之后发现大量的印度军队就投降了,甚至有出现中国的炊事班都上去打,结果还俘虏了一个连还是一个排的敌人的这种势力。总之就是我们在一个后勤保障处于劣势的情况下,还把印度的军队打得比较惨。
所以印度当时就想这个事情:当你是好兄弟,你把大头占了,我都不跟你算,我想占点小便宜,还被你揍一顿,这个是不可接受的。
这个,我称之为“六二情结”。
“六二情结”时时刻刻影响印度。你翻开历史就会发现,其实中印作为自然地理上的邻居,好几千年来并没有任何直接的武装冲突的历史,不像中国跟日本或者中国跟北方的游牧民族,甚至中国跟南方的中南半岛国家,完全没有。中印之间根本就没有爆发过这种武装冲突。但是1962年这一战导致的结果就是,印度很大程度上把中国视为了它最大的战略威胁,从而导致了一种不对等的关注。
中国非常关注美国,我们的抗美援朝、抗美援越以及台海危机,种种的东西都跟美国有关系。至于印度,我们打一仗就赢了,赢了就没什么了,所以我们始终不把印度视为主要的战略挑战。
但印度不一样。中国就在家门口,打败过自己一次,而且在这之后还和印度的主要敌人、主要对手巴基斯坦有比较密切的关系。所以印度处处把中国视为假想敌,凡事都要跟中国进行比较。即使在今天跟很多印度学者官员打交道,他们还是会把这一段挂在嘴边,时时地提醒你,你曾经揍过我们一顿,而且是在我非常信任你的情况下。
但是很多中国人并不把这一段放在眼里,很多时候甚至是拿(它当)笑话来讲。我们艰苦卓绝那也是在上甘岭上,虽然事实上对印自卫反击也打得蛮辛苦的,但是胜利的喜悦很快就冲淡了辛苦,所以大家记得没有那么清楚,笑笑就过了。印度人对这种态度是非常不满的,我这么关注你,你居然不关注我。
这个时候印度就常常会陷入一种自卑和自信交织的状态:一方面觉得我是世界大国,我跟你平起平坐,你对我关注那是应该的,这是自信的方面;突然一下又转成自卑了,当年这么打我,被你打得那么惨,一下就扮演了受害者这个角色。任何中国的非常小的举动,在它眼里都是巨大的挑衅。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