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若愚:这一年的中外联演,有哪些格外耐人寻味的细节?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王若愚】
现在,人们越来越多地谈起“世界一流军队”。对解放军来说,这是一个宏伟的目标,也是一条艰难的道路。
要想成为世界一流,光靠自己埋头苦练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更加积极地走出去、请进来,与更多国家军队进行交流合作、联演联训,以外军为镜,认清优势、找准差距、明确前进方向。
在即将过去的2018年,我军先后组织和参与了上合组织“和平使命-2018”联合反恐演习、俄罗斯“东方-2018”战略演习、“和平友谊-2018”中马泰联合军事演习、中国-东盟“海上联演-2018”实兵演习、中美人道主义救援减灾联合演练、“携手-2018”中印陆军反恐联合训练等一大批联演联训活动。这些联演联训活动,国内国际新闻媒体都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报道,相信关注军事新闻的读者也有很多了解。
最近,笔者与几位参与报道的记者聊一聊,谈谈那些未见报道、但又耐人寻味的细节。细节之变,或许就是那只能够引发龙卷风的“蝴蝶”。
“我们的很多做法,都是以鲜血为代价换来的”
我们喊了几十年“实战化”,但实事求是地讲,军队已经几十年不打仗,与那些常态经历战火考验的军队相比,对和平积弊的清理清除,远远没有鲜血的检验来得直接而深刻。
“东方-2018”战略演习中方导演部,我军迷彩服按军种区分颜色(图/新华网)
比如,参加俄罗斯“东方-2018”战略演习,我军官兵身着陆海空等多个军种的迷彩服,看起来五颜六色;而俄军则是全部一种颜色。俄军官说,我们有些军种迷彩服鲜亮的颜色,在楚戈尔靶场后期变得枯黄的草原中很难隐蔽。
难道俄军不分军种吗?其实,他们是根据作战地域的环境来决定穿着迷彩服的颜色,军衔和军兵种粘贴在迷彩服上以示区分。这样一来,在战场上的生存率就大大提高。
俄军还向我军开放了极为机密的导演部。他们的导演部是几台重型“卡马斯”卡车方舱拼接而成,根据任务需要随时增减,减少了临时搭设帐篷、布设线路的麻烦。虽然是演习,但俄军依然在导演部外建起了一圈高3米、厚1米、周长约200米的砂箱围墙,格外牢固。沙箱围墙的四角、中间设置有摄像头、观察口和射击口。这种围墙,可以有效抗击敌人发起的特种袭击。
用我们的眼光来看,俄导演部外的哨兵看起来松松垮垮、吊儿郎当。他们从不会笔直站着,而是不停地走来走去,有的还抽着烟。但他们始终目光注视着四周的一切,枪械已经上膛,手指就放在扳机旁边。只要有突发情况,哨兵随时可以举起枪“突突突”。相比之下,我们的哨兵则是威武有余、应变不足了。
美军臂章采取全粘合式。(图/国防部网)
一个小小的臂章,也会成为胜战的“阿喀琉斯之踵”。一名近距离观察中美人道主义救援减灾联合演练的记者告诉笔者,美军士兵的迷彩服,两个胳膊上都有一大块粘贴布,一边用来粘贴现服役部队的臂章,另一边用于粘贴曾经服役过部队的臂章,以展示自己的服役和作战经历。他们的臂章,可以很牢固地粘贴在胳膊上。
我军臂章与迷彩服间会有很大的缝隙。(图/中新网)
相比于美军的全粘合式,我军官兵的臂章采用的是悬挂式,臂章正面是一个盾牌形状,背面有一个细长的粘贴条,穿过迷彩服胳膊上的两个穿孔来粘贴。这种臂章粘贴方式最大的问题就是贴合不紧,与胳膊间有一定的缝隙,在紧急出动时容易挂住车门、舱门,比较耽误事。另外,很多战士在肩枪换持枪动作时,很容易因为挂住臂章而扣分。
而在马来西亚的原始丛林里,经验丰富的马方特战队员教会中国和泰国军人,如何斩断树干、从中间喝到甘甜的“水”,如何从树叶折断的方向来追踪敌人,如何搭建庇护所,等等。这些极为实用的技能,保证了特战队员能够在丛林中生存下来。
“和平友谊-2018”中马泰联合军演。(图/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融媒体)
最让中泰军人感到震撼的是,有着15年特种射击经验的马来西亚射击教练查希尔,居然在他们进行实弹射击训练时,在枪口前晃来晃去,极为考验射手心理素质。要知道,面对活人瞄靶时会承受更大的心理压力,稍有差错就可能误伤教官。但这样一来,走上战场的那种逼真感也随之加强。
“我们要有计划,但更要适应变化”
参与报道中外联演的记者都有一个深刻的感受,那就是我方拟制计划周密、但应变性不太强;外方经常临时更改计划,但组织较为高效,应变能力较强。
对此,外方有军官直言不讳地讲:“战场情况瞬息万变,哪有可能一切按照计划来实施,作为指挥员,必须随时敏锐地观察各类突发情况,并及时调整命令。”以俄军为例,他们参加“东方-2018”演习的高级军官很多参加过叙利亚战争,在临机处置上展现出了较高的专业素养。
在应变性的背后,涉及到一个重要的方面,那就是各级指挥员∕军官的职责范围,或者说是权力清单。
参加“东方-2018”战略演习的中方参演直升机在俄罗斯楚戈尔训练场搭载特战队员实施快速机降训练(图/新华社)
比如,“东方-2018”演习中,我方提出要搭乘对方的直升机前往某演习地域,当时俄方一名指挥员现场答复:“这是我职责范围内的事情,我可以给你办理。”在几个小时内,搭乘直升机事已经办妥。
这种善变性,也表现在新闻发布等环节。比如,外方有时会要求提前或推迟新闻发布,要求增加采访范围,要求采访一定级别的领导,等等。他们完成这些调整的速度,往往比我方要高。
在中美人道主义救援减灾联合演练中,我方提出要采访对方的官兵,美方新闻官当即表示,这在她的职责范围之内,这件事马上就可以安排。
极为清晰的职责清单,有利于各级指挥员各司其责、自己职责范围内的事情即可拍板,省去了请示、协调等诸多环节。这种清晰的职责划分,正是指挥效率得以提速的基础和保证。
中美人道主义救援减灾联合演练,中美两军官兵进行交流(图/中国军视网)
相比较于办事上的善变性,外方军官对于个人成长路径,往往表现出较强的确定性。他们更加清晰自己应该怎么设计职业生涯才能走得更远,很多人主动要求走上战场、走进战火,这样他们就可以获得加分。从机关到基层、从一线到后方,大部分军官都是在频繁的身份转换中,得以越走越远。
有记者跟我说,采访外军的一些军官,明显感觉他们更加自信,敢于谈论自己的目标和规划,有的认为只要按照设计路径踏踏实实走下去,将军只是迟早的事情。
“每支军队都有自己的传统,感谢你们帮我们找回了它”
几位记者朋友都谈到,从他们接触到外方官兵来看,他们都极为重视传承和弘扬部队的优良传统,并将之作为部队文化及战斗力的一个部分。
在“东方—2018”战略演习举行前不久,根据俄罗斯总统普京签署的命令,前俄军驻叙部队司令、前西部军区司令安德烈·卡尔塔波洛夫7月30日出任国防部新设机构俄武装力量军事政治总局局长。这一举动,被视为俄军全面恢复苏联时期政治工作的重要一步,目的在于凝聚军心士气,更加具有战斗力。
中俄两军文工队员联合进行表演(图/中国军视网)
在演习期间,中方组成的文艺轻骑队,多次深入训练场为中俄两军官兵表演。有一个细节格外令人难忘:当唱到《喀秋莎》时,俄军官兵都全体起立,边拍手打着节拍,边与中方演员合唱,有的人更是唱得热泪盈眶。有俄方人员说,感谢中方让他们重温经典歌曲,把他们带回曾经的辉煌。
和中方一样,俄军也编配了一定数量的文工队员。演习期间,来自中国人民解放军文工团和俄军亚历山大红旗歌舞团、俄军伏龙芝中央之家歌舞队、俄军东部军区歌舞团歌舞队的演职人员们同台献艺,多次举行文艺演出,通过文艺拉近了彼此间的距离。
俄军文工队员表演(图/中国军视网)
如前文所述,美军官兵的迷彩服上,有一边可以粘曾经服役过部队的臂章。很多人把曾经待过的那些久负盛名的部队臂章,郑重地粘在胳膊上。有次,记者和一名美军士兵交流时,他就详细地介绍了臂章上图标的含义,说那是一个历史极为悠久的旅,光介绍这个旅的历史就花了足足20分钟。
马来西亚军队也很注重维护自己的荣誉。在我方参观军营时,他们就曾专门展示本单位的军旗和取得的各类荣誉、奖励旗帜,让参观者感受到这是一支承载厚重、值得尊敬的部队。
最后说点题外话。
每次出国,对于记者们来说,最为煎熬的莫过于饮食,有一些当地菜对他们来说,一些口味确实一时半会难以接受。于是,有经验的记者就会带上几瓶“老干妈”,还得小心翼翼地吃,就怕被一哄而上的人抢个精光。
所到国有时也会努力改进下伙食,比如马来西亚就安排一天吃5顿饭,有早饭、茶歇、午饭、茶歇、晚饭,有时看中方在夜训,还会安排吃个烤全羊。啃着羊排,说说一天来的采访经历,也算是紧张采访期的一个有效调节了。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