撸起袖子加油干一张蓝图绘到底
专访广东省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文艺晚会总导演邢时苗
要呈现一场精彩的文艺演出,导演可谓是当中的灵魂人物。“花开新时代”——广东省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文艺晚会总导演邢时苗,曾先后8次担任央视春节联欢晚会的舞蹈总监和现场导演,还策划执导过第七届亚洲艺术节开幕式、多哈亚运会闭幕式“广州十分钟”和第八届全国残运会开幕式等重量级文艺晚会,对“大场面”的晚会可谓经验丰富。
作为在改革开放后“孔雀东南飞”来到广东奋斗的文艺工作者,这场文艺晚会对于邢时苗而言有着格外特殊的意义。在筹备本次文艺晚会之际,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对邢时苗进行了专访。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沈亦霖、申卉、黄蓉芳、张姝泓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杨耀烨、骆昌威
舞美设计 全国首创“蓝图”造型
广州日报: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准备这台晚会的?
邢时苗:之前虽然有在陆续筹备,但主要是从今年9月起带着团队,全力以赴打造这台晚会。
广州日报:在导演晚会的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难题是什么?
邢时苗:我们所面对的第一个也是最大的难题,就是作为晚会会场的海心沙舞台。海心沙曾经是亚运会开闭幕式的现场,如今成为市民公园,是全开放给市民的,地方很大,而且舞台不够集中。再加上珠江新城高楼耸立,所有的楼面都是灯光璀璨,这对晚会舞台艺术的光和色的表现来说很困难。
海心沙有四根桅杆和八面“风帆”组成的“亚洲风帆”屏幕,这八面屏幕对晚会的“压力”可不小,舞台高不过它,也大不过它,所以舞台不能一味地追求大场面,于是我们就本着广东人一贯务实的做法,在现场搭建了一个巧妙的舞台。
广州日报:能否介绍舞台如何巧妙,谈谈晚会舞美设计的理念?
邢时苗:整台晚会的理念是“撸起袖子加油干,一张蓝图绘到底”,于是我们把整个舞台设计成一张形象的“蓝图”造型。这张以LED“绘制”的蓝图漂浮在水面上,根据演出需要变换无数场景,从而绘出璀璨的夜晚、绘出改革开放的成果和未来的图景。舞台设计是非常巧妙的,在全国也属首创,而且LED屏幕的面积也是全国之最,有4000多平方米。
此外,海心沙还有1700多平方米的水舞台。观众能在现场看到,南狮在水中步舞,舞蹈演员走进水池,节目进行到一半的时候,水会悄然退去,变成陆地。最特别的是,“小蛮腰”也有绚丽多彩的灯光设计,与海心沙的舞台呼应,我想这也造就了海心沙所特有的舞美效果。
动人细节 展现广东人“敢为天下先”
广州日报:晚会的开场有何特别之处?
邢时苗:晚会是以市民的生活来拉开帷幕,这也与广州浓厚的生活气息相符合。伴随着交响乐《我的祖国》,LED屏幕上显示出羊城日常生活场景:有市民广场、有青石板小路、有“小蛮腰”和木棉花等。
广州日报:这台晚会主题是广东省庆祝改革开放40年,如何以文艺的形式呈现改革开放40年的硕果累累?
邢时苗:广东有很多得天独厚的条件,我们要做的就是如何把40年光辉岁月当中的动人细节展示出来。我听过一个很有意思的总结:改革开放40年来,广东人有许许多多“第一”,包括第一次提出“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第一声炮响在蛇口工业区……我们以此设计出很多好节目。例如第一篇章是“砥砺前行、敢为天下先”,描述的就是改革开放初期广东大地上发生的种种场景。
广州日报:当中有没有您印象特别深刻的场景?
邢时苗:我采访了许多老同志,他们回忆起内地第一次土地拍卖的场景,拍卖师手都在抖。还有《觉醒》的创意,要表现改革开放是中国的一次自我觉醒。于是我们选择用岭南特色的南狮来体现,让南狮从26米高台奔腾而下、卷起浪潮,这个设计让观众很惊喜。
广州日报:那在晚会中又是如何呈现“改革开放再出发”的雄心?
邢时苗:改革开放再出发,粤港澳大湾区是一个必然会提到的名词。这次晚会是大湾区的一个综合艺术聚会,聚集了广州、深圳、香港、澳门四大交响乐团,由著名指挥家余隆指挥,四地乐团联奏,这在全国也属首次。在另一个节目《我爱你中国》中,演唱者是穗港澳三地的三位男高音歌唱家。通过三地联唱来烘托后续《红棉花开》朗诵的气氛,真正做到了大湾区的全方位合作。
来穗26年 导演爱上这片土地
广州日报:对您个人而言,您觉得这次的晚会有何特殊意义?
邢时苗:改革开放初期,许多人南下广东,他们为广东的改革开放作出了巨大贡献,就像这台晚会一样,从五湖四海来的演职人员汇聚广东。
我1992年来到广州,在这里生活了26年,很喜爱这片土地和人。这里的人非常务实,好说话、好办事。我也将自己的一部分感情投入到了这台晚会当中,许多细节都有我自己的影子在里头。尤其是演出中,演员的一句念白“爸、妈,我在广州挺好的!”其实听到这里,我内心是有些酸楚的。
广州日报:您有什么话想对观众说吗?
邢时苗:来自广东大量的艺术家和志愿者,为这台晚会不辞劳苦,不计报酬,非常辛苦,希望大家也能多多关注他们的劳动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