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委:加快建设市场化法治化资本市场
金融委办公室召开座谈会,与会专家呼吁——
加快建设市场化法治化资本市场
12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刘国强主持部分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机构、信托公司、基金公司负责人座谈会,听取对当前资本市场改革发展的意见建议。
会议认为,中央明确提出,要建立市场化、法治化的资本市场,金融部门要加紧行动。当前资本市场风险得到较为充分的释放,已经具备长期投资价值,改革面临比较好的有利时机。
与会代表认为,资本市场改革已经形成高度共识,即将进入一砖一瓦的实施阶段,需要加快推进。下一阶段,资本市场改革要更加注重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强化上市公司治理,严格退市制度。要强化信息披露制度,切实做好投资者保护。要坚决落实市场化原则,减少对交易的行政干预。要借鉴国际上通行做法,积极培育中长期投资者,畅通各类资管产品规范进入资本市场的渠道。监管部门要加强与市场沟通,积极倾听市场声音。
“这些措施是让资本市场市场化、法治化的关键。”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副总经理、首席研究员唐建伟认为,资本市场市场化、法治化就要做到有进有退、良性循环;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有必要加大对资本市场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置力度,要用重典来治乱象,让相关人员不能、不敢、不愿违规,这才是让资本市场平稳发展、真正做到保护投资者的关键。
对市场最关注的退市制度,唐建伟认为,如果在严格退市制度方面能有大的动作,将是资本市场最重要的改革措施之一。一个健康的股票市场也绝对不能是只有IPO发行上市而没有退市淘汰机制。比如美国资本市场经历了上百年的发展,目前也只有3000多家上市公司,而我国A股市场只有不到30年的历史,上市公司数量已经超过3200家。美国上市公司数量如此少并不是IPO数量少,最主要的原因是退市数量多。在美国资本市场发展历程中,已有超过3万家上市公司退市。
统计显示,1985年至2008年间,美国纳斯达克市场有11820家企业IPO,但同期退市公司达到12965家;同样,在英国的伦敦证券交易所,2001年至2013年间IPO的数量为965家,期间退市公司高达2004家。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董希淼认为,在当前背景下,金融委办公室组织市场各方召开座谈会,对稳定资本市场信心、推出下一步的举措有积极意义。
董希淼认为,会议指出了两个重点,一个是从源头抓起,坚持法治化原则;第二点是坚持市场化原则。从源头抓起,就需要提升上市公司质量,严格退市制度,这有利于让资本市场形成良币驱逐劣币的良性循环。
“从源头抓起还需要引入更多中长期投资者。”董希淼说,我国资本市场现在的投资者结构是机构和散户“二八开”,这和成熟资本市场是相反的,因此需要采取更多措施引入中长期投资者。
在坚持市场化原则方面,董希淼表示,在股市波动较大的时候,投资者就寄希望于监管层直接干预或者救市,此次强调坚持市场化原则,打消了一些人希望监管干预市场的幻想。同时,也需要监管加强制度建设、明确规则,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加强信息披露,实时把市场风险信息传递给投资者,这也是对投资者的保护。
在吸引长期资金上,唐建伟认为,提升资本市场对资金的吸引力,要让资金愿意投到资本市场,关键是要提升资本市场上市公司的质量,鼓励上市公司分红,鼓励优秀上市公司回购,夯实中国资本市场价值投资的基础,这样才能吸引长期资金流入资本市场。
在畅通各类资管产品规范进入资本市场的渠道方面,近期已有相关举措出台。12月2日发布的《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管理办法》已经允许子公司发行的理财产品直接投资股票。董希淼认为,对股市来说,这将可以引入更多的长期稳定资金,投资者结构和投资风格也有望改变。下一步,理财子公司将可能成为打通间接融资与直接融资的重要载体。
从眼前来看,如何加强与市场的沟通是关键。此次会议也强调,监管部门要加强与市场沟通。“如何有效地向市场沟通政策意图,在我国以散户为主的资本市场,是大有讲究的。”董希淼表示,谁能主导市场预期,谁就能影响市场行为,决定未来走向。对市场预期的管理是一件十分重要的工作。在预期管理上的不当行为,往往可能影响政策的效果,甚至产生严重的后果。因此,监管部门要加强与市场沟通,积极倾听市场声音。
市场人士表示,市场化、法治化是资本市场发展的大方向,市场期待各项政策细则落地。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陈果静